陈桂升;张亚南;翟晓翔
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人才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来提高,所以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人才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妇产科护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职业学校或者医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训基地的建设资金不足、忽略对实训基地的利用、管理手段不足等,后就如何对妇产科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探索,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熊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有个体差异,由于各种状态和条件既复杂又相关,客观地判断疼痛的程度较难,重要的是具有早期发现疼痛,收集信息的能力,只有对其作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术后疼痛是临床中普遍、重要的征症状,患者往往伴随着消极、低沉的情绪;疼痛还是诊断疾病的重要特征及评定疗效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因此,术后对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
作者:姜雯;樊春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血脂调节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学统计法,对2009-2011年血脂调节药物的用量、规格、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血脂调节药物的使用种类和用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辛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使用量大,使用频度高。结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在我院的血脂调节药物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符合近些年冠心病发病率上升情况及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指导思想。
作者:唐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功能检查对高血压疾病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作用价值,并作出合理的评价。方法随机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5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选择针对性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功能的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血压的分型。结果在500例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单纯型高血压患者一共59例,占所有患者的11.8%,而混合型高血压的患者一共441例,占所有患者的88.2%。结论在高血压的分型诊断中,心功能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的选择降压药物,从而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淑范;姚凤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梁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管理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管理模式与临床路径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效果及管理前后SBP、DBP及尿微量白蛋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管理前后血液中的SBP、DBP以及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管理后上述各指标较对照组管理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前后患者生命质量未见明显改善,但观察组随访前后患者生命质量改变显著。结论:与常规管理模式相比,临床路径式管理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章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新形势下,医院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必须强化超前意识,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要关注医院的发展,这是责任使然。医院班子成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确医院发展目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医风建设,千方百计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靠人才发展战略,在不断创新中打造品牌,走有特色的健康发展之路。
作者:韩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已被众多人所接受。合适的胰岛素制剂、优良的胰岛素注射装置以及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三者在治疗中缺一不可,其中在患者方面要紧的是能否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因它会关系到患者血糖控制的成败。但是有调查显示很多患者在胰岛素注射中存在有关知识和技巧的误区,所以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护理指导,加强健康教育与注射技巧指导,从而提高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
作者:余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战争模式的新特点和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新要求,对卫生士官战场救护教育训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为贯彻落实军委习主席关于“能打仗,打胜仗”的指示要求,我们以本职岗位为“主战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学员开设野战护理课程,在培养学员战场救护实战能力上进行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
作者:贺卫萍;米安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眶隔前壁组织松弛,张力降低以及眶隔内脂肪组织过多膨出,使下睑皮肤松弛,形成下睑袋外观,称为眼袋,多发生于40岁以后的中年人,男女均可发生。鱼尾纹,又名鸡爪纹,是由眼轮匝肌眶外侧区域肌束的过多收缩产生,属动力性皱纹。目前针对鱼尾纹的解决方法中,手术矫正以及肉毒素注射是主流方式。注射肉毒素是将面神经支实施机械性离段,以达到减弱产生鱼尾纹产生的动力性因素。注射肉毒素效果立时见效,但效果维持时间短,约6-12月注射一次,另外还有可能出现表情呆板,视力模糊等并发症。是其主要缺点。
作者:李尚亮;荆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左旋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168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84)与观察组(84),对照组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旋卡尼汀治疗,将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在B超检查以及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采用左旋卡尼汀治疗,能使血脂代谢以及血糖得到改善,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卓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对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4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维U颠茄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3%(3/26),略低于对照组13.64%(3/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可取得较好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绍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中处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实施剖宫产术中临床处理方法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剖宫产中采用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法、缝扎止血法、宫腔纱条填塞法、子宫动脉结扎法、子宫切除法等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止血;48例产妇均痊愈出院,1例(2.08%)产妇产后出现肠梗阻,2例(4.17%)子宫切除产妇中1例术后并发肾衰竭、1例术中大量出血导致DIC;48例新生儿均全部存活,存活率为100.00%,其中早产儿16例(33.33%),体重2.4~3.3Kg;足月儿32例(66.67%)均按期出院,2例(4.17%)为低体重儿。结论剖宫产是解决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方法,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同时合理选择止血方法,减少术中出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以预防出血为主,做好术前准备。
作者:赵学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呼吸科临床路径实施后进行治疗的44例作为观察组,临床路径实施前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满意比例和不满意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科应用临床路径,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孙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佳治疗方法。极易引起水肿,甚至坏死,是混合痔严重阶段。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3月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150例。采用外剥内结扎术,术后给予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三黄洗剂坐浴。结果:150例患者均治愈,肛门外观平整,功能正常,无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疗效显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瑞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本次入选病例均为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共计100例,根据入选10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组,60例为支气管肺炎组,40例为节段性肺炎组。对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肺外表现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支气管肺炎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与节段性肺炎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支气管肺炎组患者C反应蛋白检出值、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节段性肺炎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支气管肺炎组患者肺外表现发生率与节段性肺炎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表现有一定差异,节段性肺炎炎症反应较重,需要临床引起高度关注与重视。
作者:衡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两性霉素B用于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来我院妇科治疗的10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给予两性霉素B泡腾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于治疗结束后的7d、30d、60d、90d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及妇科检查,判断疗效;记录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对照组48%、观察组60.0%;两组患者治疗的分别有效率为对照组92.0%,观察组98.0%,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65.6±3.2)d,实验组患者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为(40.3±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和两性霉素B对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两性霉素B治疗RVVC效果更好,远期疗效优于克霉唑。
作者:陈亚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肩周炎是疼痛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以肩关节活动障碍,活动受限,肩前区、肩后区及肩峰活动后疼痛,尤其外展、后伸、上举明显受限,笔者自2008年6月一2010年6月采用综合方法治疗顽固性肩周炎98例,取得很好治疗效果,98例都是经过口服药物治疗等无效的患者。
作者:李丽琼;李宣;屈泽;王余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胆结石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60例,采用气管插部管全身麻醉,镜下探查胆囊、胆囊三角、胆总管解剖及炎性反应、粘连程度、电凝钩分离胆囊,胆囊床电凝止血,剑突下穿刺孔取出胆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组52例,采用硬膜外麻醉,B超定位胆囊底、胆囊颈部的位置,切口长约4~6cm,常规进入腹腔后切除。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并发症发生率15#明显低于MC组34.6#(χ2=5.86,P<0.05)。结论:LC和MC治疗胆结石均是理想术式,可根据情况选用。
作者:胡建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法,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自卑、恐惧、烦躁和紧张心理发生情况,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自卑、紧张、恐惧和烦躁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芳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