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峰
随着根管治疗器械的发展,根管的成形能力和根管预备速度大大提高,镍钛器械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根管治疗的质量。但镍钛器械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出现增加了器械折断的概率,使用者有必要了解器械折断的原因并且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器械的折断。本文就根管治疗器械折断的发生率、原因、以及如何避免作一综述。
作者:赵旭;孙莹;郗红;王亚斐;闫胜男;王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泮托啦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止血或输血、扩容等抗休克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泮托拉唑静滴治疗,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静滴治疗。观察两组给药后3天及7天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9.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副作用小。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效,且无毒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马玉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切口瘢痕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剖宫产切口瘢痕早期妊娠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彩超图像特征、临床转归、预后等情况。结果:本组22例诊断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19例为瘢痕妊娠,诊断灵敏度为86.36%。超声图像特征:8例单纯孕囊型患者表现为子宫增大、子宫下段切口处能见妊娠囊声像,且呈双环征。11例不均质团块型患者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能见到杂乱性回声团,其内能见到片状无回声区,且团块与肌层之间分界不清、回声非常紊乱。血流特征:7例患者血流丰富,其中6例频谱表现为高速低阻。6例患者团块及其周边探测到少许血流信号,6例患者未探测到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为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提供有效指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原发性痛经指功能性痛经,表现为月经期痉挛性疼痛,常集中在下腹部,多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只发生于经期和行经前后。是一种妇科常见病。无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常伴发血紫暗有血块、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等。临床多采用口服止痛药或应用抗生素输液治疗。
作者:王艳;李军霞;王冬蕊;官莉;裴志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气管切开病人 ICU 内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 ICU 内出现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取并培养所有患者的深部疾液,开展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感染菌种、药敏性及其分布等信息,探究出现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提取并培养深部疾液发现,32例肺炎链球菌,4例溶血性链球菌,10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26例铜绿假单胞菌,4例鲍曼不动杆菌;气管切开患者 ICU 内肺部感染多因 ICU 病房无菌环境平衡状态被打破、呼吸机使用不当、呼吸道内防御系损伤等所;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后,28例治愈,38例显效,10例有效。结论深入探讨气管切开患者 ICU 内肺部感染诱因,强化 ICU 内环境管理,合理应用湿化呼吸机,重视感染预防,有助于防控肺部感染。
作者:刘婵;井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对129例患者进行包括术前的询问、术后护理等方式,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分散。结果:使患者能够健康的进食,顺利的恢复,并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康复。结论:护理人员的高效工作和恰当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亚平;蔡瑜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针对各法律的完善,人们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我权利,因此医疗纠纷日益增强。为了防范医疗纠纷中牵涉的护理问题,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意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各环节的安全工作,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如要避免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发生,提示加强法律教育,落实各安全制度可有效防范护理纠纷。
作者:汪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效防治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份-2013年12月份门诊确诊高血压病人进行筛选800例无用药过敏史,无哮喘类疾病患者进行疗效调查分析。结果:卡托普利引发的咳嗽可以有效被防治,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邵加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方式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手术室实习的护生96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PBL 教学组)及对照组(常规教学组),每组均为48名。观察组采取 PBL 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两组不同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 PBL 教学法教学后护理安全考试总分为(88.35±4.67),对照组常规教学教学后护理安全考试总分为(72.98±3.85),两组成绩差异明显(P <0.05);两组护生的满意程度差异明显(P <0.05)。结论 PBL 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护理安全教学的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晓燕;邓秋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7年6月~2012年4月收住入院行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的106例膝关节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按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前47.4±19.3分。结果:术后106例获随访1~38个月,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6±10.6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成志;张明;卓祥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方法收集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共42例,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有否并发症为观察指标。结果手术时间(48.15±5.1)min,术中出血(6.15±3.1)mL,抗生素使用时间(3.1±0.8)d,住院时间(4.2±0.7)d。无切口感染、肠粘连、肠管损伤、粪瘘等并发症。结论采取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乃远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胎盘组织液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人胎盘组织液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结果。结果人胎盘组织液能够有效地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症。结论人胎盘组织液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症是安全、快速、有效的。
作者:王玉娟;廖前芬;韩绍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根据心血管内科疾病以及老年患者的特点,提出心血管科人性化护理的重点及干预办法,旨在有效地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少急、危、重症的发生。
作者:刘彦;赵桂贤;王春艳;杜青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D -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妊娠期妇女体内激素发生变化,导致机体凝血与纤溶系统发生明显改变,出现生理性妊娠期高凝状态,血浆 D -二聚体的含量也显著增加[1]。这种高凝状态有助于产后快速、有效地止血,但又使母体血液处于易发生血栓形成状态。
作者:徐洁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旨在深入研究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3月做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563例,总结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组352例患者的检查中患者投诉率和风险性降低为零。结论运用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在此项检查中,有效地降低了风险系数,提高工作效益,使就诊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治疗护理,体现了我院医疗护理的质量和综合实力。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对30例 lgA 肾病患者进行中医药辩证分析治疗,观察临床治疗的结果。方法:30例患者分别属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湿热下注、血瘀下阻5型。均采用辩证中医药治疗,疗程3月-3年的疗程不等。结果:本组30例,治疗后获显效12例占40%,有效15例占50%,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药是治疗 lgA 肾病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途径。
作者:冯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胃溃疡是我们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发病的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年龄高,以男性多见。胃的任何部位都可见溃疡,但以胃窦部为多见,约占90%,并以胃体与胃窦交界处胃窦一侧的小弯侧和近幽门前方胃溃疡为多见。后壁溃疡、高位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比较少见。不同类型的胃溃疡,根据胃溃疡的部位和溃疡面积大小的大小,类型不同,采用外科或者内科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
作者:舒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必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和思维的更新,有人认为中医药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产品的要求,甚至于不愿意使用。本文将村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和趋势谈一些看法。
作者:王献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便秘是以排便次数减少,大便排出困难,大便间隔时间延长,常伴有排便不尽感及肛门下坠感为主要表现。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手术,及环境改变等原因使便秘的发生率达90%,而便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麦海芬;欧艳;李尔勤;全小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20例 III ~IV 期带入压疮患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的护理能力,以促进压疮愈合,预防和减少带入压疮的再次发生和加重。
作者:王巧玲;田美琴;郭金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