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祝州琴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系统性分析通过护理方式干预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方法:病例来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病例,纳入本次观察组的患者50例接受全面系统性护理干预,纳入本次对照组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方式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感情评分、社会生活评分、躯体活动评分及精力评分结果分别为(6.3±21)分、(4.7±0.6)分、(3.7±0.4)分、(12.3±1.3)分全部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后经统计分析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治疗的总有效率合计为(92.00%)与对照组的合计总有效率(66.00%)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根据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饮食、心理等有效的干预护理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青州市加强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本文分析了青州市卫生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提出了加强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意见,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真正实现信息共享,造福于民.

    作者:赵湘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偏头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都进行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增强偏头痛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患者遵医嘱依从性,缓解偏头痛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喷量,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Videotape糊剂用于乳前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乳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乳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儿中随机性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儿给予Vitapex糊剂根充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充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0例患者中,有37例患儿轻度疼痛,有6例中度疼痛,有7例重度疼痛,对照组有12例轻度疼痛,21例中度疼痛,17例重度疼痛,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儿,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的方式较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充治疗更为有效,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患儿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司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护理风险能力.方法:根据急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特点,制定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在护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去.结果: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护理缺陷事故发生,同时还可降低工作年限较短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大大降低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结论:护理缺陷和经验分享制度可有效的将低临床护理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

    作者:李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血栓患者应用综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脑血栓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1例每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血栓,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NT-proBNP联合HCY检测对心力衰竭及其疾病程度的诊断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CHF患者60例为观察组,上述患者再根据心功能分级进行等级分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检测及比较两组人员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NT-proB-NP以及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T-proBNP及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YHA分级增加,NT-proBNP及HCY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参考,且上述指标含量与其心功能分级相关,可作为疾病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韩守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可行性及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将10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54例每组.观察组行MPCNL,对照组行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一期结石取尽率为90.74%,与对照组的87.0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与对照组的5.5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PCNL治疗肾结石可获得与标准PCNL相当的取石疗效,但MPCNL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周荣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个聪明孩子正确实施胎教的方法

    胎教在中国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在祖国医学中就有许多关于胎教的记载.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也为孕期胎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胎教主要是指母体孕期通过接受音乐、语言、运动等方式适时给予胎儿感觉系统刺激,使母体血液中的激素和化学物质产生变化,经由胎盘进入羊膜,激发胎儿的大脑神经细胞增值到佳的数目,对胎儿产生影响,为促进母儿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林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洛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洛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 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洛铂联合替吉奥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总缓解率为81.39%,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5.1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69.7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缓解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杨文福;杨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玻璃体切除合并视网膜复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且均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现探讨护理方法.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成功率为95.0%,且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合并视网膜复位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效果优良,与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可强化手术效果,提升成功率.

    作者:李萍;崔程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腹泻患儿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沄,观察组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具体分析,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并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恶心、呕吐、发热、腹胀、脱水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对腹泻患儿临床症状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以显著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继发感染率,有效缓解患儿病情.

    作者:张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前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针对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孕妇的病情给予产前护理,并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正常健康孕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42例孕妇均顺利分娩,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做好先心病孕妇的产前及围生期护理,经过精心的产前护理后,先心病孕妇分娩风险接近普通孕妇水平.

    作者:杨利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科专科护士对骨科护理质量及康复的意义

    目的:研究探讨骨科专科护士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与康复的意义.方法: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针对骨科护理工作实行骨科专科护士,该项活动实行的时间为期一年,比较实行专科护士实施前后骨科护理质量与康复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结果表明,在骨科实行专科护士后,骨科护理人员护理能力、临床护理质量与康复质量高于骨科专科护士实行之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行专科护士之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采用骨科专科护士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还可以提升骨科患者自我康复能力.

    作者:孙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检测在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检测在不同类型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A组)、化脓性脑膜炎(B组)、病毒性脑膜炎(C组)各40例,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对所有样本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A组、B组、C组样本脑脊液LDH含量较对照组均出现增高,A组、B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样本脑脊液LDH含量均高于C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样本脑脊液ADA含量较对照组均出现增高,A组与B组、C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进行检测有助于不同类型脑膜炎的鉴别和诊断,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曾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切除手术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实施乳腺癌切除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前后的负面心理状态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负面心理状态的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负面心理状态的发生率为52.08%,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7.91%,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9.58%,实验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乳腺癌切除术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小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VHL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VHL(von Hippel-Lindau)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法对VHL基因的三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结果:24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有6例存在外显子Ⅰ、外显子Ⅱ或外显子Ⅲ的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5%(6例/24例).VHL突变与年龄、性别、有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基因突变可能是VH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突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作者:颜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接种狂犬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在狂却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92例,对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好发年龄主要集中在1~10岁以及60周岁以上的老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分别为32.5%(39/120)、20.0% (24/120),并且在接种第一针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1例,患者主要以局部出现的病症为主,患者采取相应的对症护理后其军安全度过相应的用药期顺利完成接种,并且无病例出现免疫失败而出现狂犬病.结论:在狂犬病疫苗接种过程中针对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对症护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优化接种过程,提升免疫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伯妍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吴深涛教授治疗发热验案1则

    吴深涛教授认为治疗发热病证应先辩外感和内伤,内伤发热多由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湿浊郁于下焦而生“阴火”所致.患者发热日久,初诊时寒热休作有时,时有恶心,高热时伴有呕吐,大便干,小便黄,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予以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加减.药后患者热势减退,转为低热,食少纳呆,舌质淡,略嫩,苔白略浊,脉濡少滑,予以升阳益胃汤加减.后期予以健脾消食和胃之品调理脾胃,培土固本.治疗同病异治,对证施治,疗效显著.

    作者:于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破裂麻醉研究

    目的:对胸腔镜下治疗肺大泡破裂的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1例肺大泡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结束后,患者的VT、Sp02得到显著提高,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未发生明显变化.在手术过程中,有4例(7.8%)患者的Sp02低于95%,在将分泌物吸出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束手术后,3例(5.8%)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症状,在将导管重新放置,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后,患者获得良好恢复.结论:对肺大泡破裂患者施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麻醉处理措施,可充分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有效防止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李良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0-2015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就诊记录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和信心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因胆囊切除而产生的术后负性心理影响,加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减轻术后负性心理情绪和提高工作生活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