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祝州琴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慢性胃炎,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系统性分析通过护理方式干预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方法:病例来自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病例,纳入本次观察组的患者50例接受全面系统性护理干预,纳入本次对照组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方式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感情评分、社会生活评分、躯体活动评分及精力评分结果分别为(6.3±21)分、(4.7±0.6)分、(3.7±0.4)分、(12.3±1.3)分全部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后经统计分析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治疗的总有效率合计为(92.00%)与对照组的合计总有效率(66.00%)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根据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饮食、心理等有效的干预护理后,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利用与依从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orisky推荐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指标对进行评定;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患者药物利用与用药依从性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42份(98.22%)问卷,其中规则服药256例(57.92%),不规则服药186例(42.08%);患者了解不依从性的危害,药品标示完整,对药品知识了解,用药频次≤2次/日;给药途径、使用剂型数及品种数均≤2种为提高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会影响血压的有效控制,因此,临床医生宜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有效措施合理用药.

    作者:蒋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分析及就医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分析我社区老年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状况,并探究影响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我社区确诊的老年生殖道感染妇女286例,分析各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就医情况.结果:所选患者患有多种类型的生殖道感染疾病,其中以老年性阴道炎为主,约占55.94%,其次为宫颈炎与霉菌性阴道炎,分别占15.73%和11.89%.约有57.34%的患者首选去社区医院就诊,约有22.03%的患者首选去区级医院就诊.医院的医疗水平与药品种类是影响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各占43.81%和40.00%.结论:老年性阴道炎是社区老年妇女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疾病,社区医院应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增加药物种类,以改善患者的生殖道健康.

    作者:余燕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84例阴道分娩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2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5%;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3.5%,对照组满意度为75.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翠花;王德慧;卢美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锁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探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接诊的52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骨折的愈合率,缩短手术时间,加快锁骨部位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玉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目的: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宋群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血栓微导管溶栓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脑血栓采用微导管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21例脑血栓患者,采用微导管溶栓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血栓溶解情况较好.结论:如果患者可以在超梗死期进行溶栓,具有良好的预后,同时采用接触联合贯穿法进行溶栓,对溶栓起到促进作用,提升溶栓效果.

    作者:胡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研究腹腔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加强对该疾的认识,提高临床的诊治水平.方法 79例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分成内科保守治疗组(A组24例)、腹腔灌洗组(B组28例)、腹腔灌洗血必净联合治疗组(C组27例)三组,比较上述三组之间腹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APACHEⅡ评分的变化,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10天后,C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CRP的浓度,APACHEⅡ评分变化,腹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低于A组和B组(P<0.05),而死亡率(P>0.05)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腹腔灌洗联合血必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此方法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夏炳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腕管临床应用解剖研究进展

    引言: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为常见腕部疾患.随着工业化进程及电脑操作等诱发因素增多而呈现逐渐增多趋势[1-3].目前针对CTS.解除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4]腕管为一骨性纤维鞘管,其中有正中神经、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拇长屈等9条肌腱通过,每条肌腱都有腱旁系膜包绕,以保证血液供应和滑动功能,凡是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都可引起腕管内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压于腕横韧带的近侧缘而产生正中神经功能障碍,称为腕管综合征.

    作者:张辰路;赖育鹏;王娟;刘辉;朱菲菲;陈镜宇;唐顺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病例资料报道

    目的 探究临床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脑梗死并收治住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控制感染、抗脑水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再给予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再给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和口服丁苯肽.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葛根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不良反应少.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死不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毒副作用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舌淀粉样变性的报道

    报道1例舌淀粉样变性,回顾有关该病的文献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讨论该病的病理机制,提示对临床原因不明的舌部广泛肿胀和血疱应警惕该病的可能,以对舌淀粉样变性做出及时诊断,这对早期发现和治疗其他脏器的淀粉样变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取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并拟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90例,据患者意愿与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5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持续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干预前、同期对照组,对照组心理状态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给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化疗中乳腺癌患者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平均水平,持续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朱和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8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与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探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早期高压氧治疗下是否会有更好的疗效,并进行护理经验总结. 方法:临床试验病例选取为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临床试验中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人.一组沿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另一组则在原有的常规治疗模式下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加用早期高压氧进行治疗与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治疗护理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伤势好转情况,并予以记录.对临床试验中收集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原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高压氧治疗的试验组,在患者治愈的总有效率上高于传统模式治疗组,通过统计学软件,可以得到P<0.05,分析得出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高压氧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上,显著优干传统的治疗模式,并在治疗中安全性高,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可以广泛推广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刘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职业暴露原因与防护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与防护对策.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护理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原因和发生比例.结果:54例护理人员中有34例有职业暴露经历,职业暴露次数为121次,其中锐器所伤为76次.其中职业暴露后上报后为28人.结论:职业暴露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率较高,需要提升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才可以减少职业暴露的损害.

    作者:侯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饮食结合药物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饮食结合药物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抽选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饮食结合药物治疗.结果:两组孕妇术中以及产后情况对比,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实验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早产、窒息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情况以及产后42d空腹血糖情况对比,实验组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可以采用饮食结合药物治疗,此种方法有效降低了孕妇的并发症,提高的新生儿的质量,同时孕妇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思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伤后的处理方式.对神经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名护士、10名医生、15名实习生中,只有4名医生、1名护士没有发生过针刺伤,其余人员均发生过针刺伤,其中有11名护士、3名实习生反复被针刺伤过,并且针刺伤后缺乏正确的伤后处理.结论:加强院感培训,增强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了解,树立职业防护观念等对策,对减少针刺伤及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总结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研究分析医院收治的实施消化道手术治疗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情况,总结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00例实施消化道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8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2%,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为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数量.结论: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数量相关,明确影响因素后实施对应护理,减少感染发生,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作者:罗永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干预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观察与剖析.方法:择我院2014年1月至10月间,接收过的18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严格依照随机分组原理,将180例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90例.研究组行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心理护理;药物指导;环境护理;睡眠护理.对照组行传统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护理.结果:研究组“PSQI(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评分’)”超过7分的患者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可在临床上对其加以广泛的使用..

    作者:关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塞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浅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塞病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月脑梗塞病人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50例与基础干预组50例.基础干预组病人给予基础干预;针灸推拿组病人在基础干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治法,将两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针灸推拿组综合疗效显著高于基础干预组P<0.05.针灸推拿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干预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表现P>0.05.结论:将针灸+推拿治法方法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治疗中,有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重新建立,并改善治疗效果,安全度高,值得在神经科病人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开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小儿重度烧伤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重度烧伤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小儿重度烧伤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如何更好的维护小儿的生命健康;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与患者康复的关系;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矛盾调解.对策:护理工作中坚持:安全、公正、有利的原则;加强护患沟通;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生命价值;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护理工作质量得以提高.结论:提高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有效改善了护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作者:吴秀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西医儿科用药的现状与合理性研究

    儿童正处于成长期,各个器官尚在发育,在疾病治疗和用药方面,都应该和成人区分开来,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都有着直接影响.在用药上如果药品的选择和计量计算不适当,就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损伤.经调查研究,我国儿童的约在四亿左右,其中2/3的儿童是在14岁以下,且其患病率很高.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很不规范,甚至出现用成人药品替代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医儿童用药的现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作者:方旭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