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彬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凝、扩血管、降脂等常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应用于冠心痛治疗,治疗后患者全血比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明显改善,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降低血栓的发生,降低异常升高的血脂等作用.
作者:赵剑;王桂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脑血管病的预后不仅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也和早期的治疗效果以及良好的护理有关 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利干其肢体功能和语言的恢复,预防合并症,减少后遗症.
作者:王娇娇;孙倩;赵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兼腹部外敷芙蓉教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选择盆腔炎性包块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盆腔炎灌肠方内服,联合运用中药保留灌肠及芙蓉散腹部外敷,对照组单一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联合疗法与单纯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各60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联合疗法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有效方法之一,为制定有效的、可行的多途径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和深入研究.
作者:张敏;曹保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且均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现探讨护理方法.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成功率为95.0%,且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合并视网膜复位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效果优良,与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可强化手术效果,提升成功率.
作者:李萍;崔程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免疫球蛋白水平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各组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中度组和重度组的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重度组的IgA 、IgG、IgM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观察组中,病情改善组的IgA、IgG、IgM、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病情恶化组,PTA水平显著高于恶化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的发生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表示肝脏受损程度越严重,其可作为临床评估乙型肝炎病情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干预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其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等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定期检查、运动控制、药物治疗等各项依从性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全面、科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杨秀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眼科病人比较特殊.皆因眼睛的各种不同的疾患就医或住院.加上诊断医治和护理过程中对眼部点滴了药物、施行了专科处置手段或包扎等处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病人的视觉能力,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有点犹如盲者的生活状态.总结眼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施行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对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每一个眼科护理工作者的职责.现将我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文旭敏;唐子为;李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儿女,1月,因“左颈部肿物20天”以“颈部肿瘤(性质待查)”收入院.PE:左颈部可触及一4cm×3 cm×2cm大小实性肿物,质韧,边界清,有一定活动度,无压痛,肿物表面皮肤无异常,波动征(一).血常规:WBC11.70×109/L,N36.1%.LS0.9%,RBC3.62×1012/L,HGB114g/L,HCT35.8%,PLT237×109/L.肿物超声示:左颈部囊实性包块,肿物位于甲状腺左叶位置,大小约37×22mm,边界较清,有包膜.双侧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右侧甲状腺及狭部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鞠海珍;江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5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饮食指导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能合理控制饮食,效果满意.结论:合理的饮食指导可以有效地预防营养不良,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彭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激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及免疫调节障碍,从而累计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急性胰腺炎是指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2].其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较多、病程长,可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总体死亡率高达20% ~ 30%[3].SLE疾病本身可降低机体抵御和抗感染的能力,此外治疗SLE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亦同样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4],患儿罹患胰腺炎的风险远高于正常人.2014年12月,本院肾内科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胰腺炎,经过对症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患儿胰腺炎治愈,原发病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安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杭州市余杭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通过调查随访,进一步提高该人群的认知情况.方法:随机调查杭州市余杭区代谢综合征患者308例,根据不同方法分组,研究各组之间的认知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自身疾病知晓率普遍较低;2女性的认知率高于男性组;3.老年组认知率低于青年组及中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之间无差异;4文盲组和小学组的认知率低于中学组和大学组,文盲组与小学组无差异,中学组和大学组无差异.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度不足,特别是女性、老年、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
作者:夏良洪;吴建玲;鲁贵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临床护理,研究临床护理成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12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糖尿病临床护理结合全方位护理的方式,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方式,记录两组患者对糖尿病五项基本知识的了解水平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科学比较.结果:在糖尿病五项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方面,研究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护理结合全方位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全面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五项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科学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起着积极作用,而且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创伤后成长主要是指患者在病发后的心理积极方面的变化情况.目前,国际医疗人员对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关注,其普遍认为,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拥有积极的心态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进行文献综述分析,以期医疗人员可以制定合理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房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张掖历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但具体的资源量及相关基础数据一直不清楚、不掌握.为客观、全面的掌握我市种植的大宗中药材特别是甘草的基本状况,及时了解其变化趋势,资源调查和质量考察工作已成为必然选择.
作者:蒋德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实施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满意率为93.02%,明显较对照组7442%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咽痛、切口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干对照组23.2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案的效果显著,可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谐护患关系,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患纠纷均有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曾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护理中进行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传统的临床护理,护理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4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5);护理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极大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医护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高红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 2015年04月收治的5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疗效以及死亡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护理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护理有效率为70.3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康复疗效,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出现肝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减轻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白钰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处于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患者进行应用风险管理的模式,研讨其影响效果与临床意义.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自我院选取处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患者92例,对这92例患者进行适当的风险管理,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护理的方法.结果:在对92例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风险管理的模式护理结束后,可能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较低,促进了康复.结论:通过在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方式,大大地降低了护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也提升了患者对该过程服务的满意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患者李X,女,24岁,无业,未婚,因“反复咳嗽、咯痰半年,咯血3+月,再发加重6天”人院于2012-12-07.2012-06月咳少量黄色粘痰,无异味,无潮热、盗汗、无胸痛、气紧,曾行胸片提示: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2012-09月再发咳嗽,伴咯血,为暗红色,混合较均匀,伴轻微气紧,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基底段巨大空腔,壁不规则增厚,可见多发结节向腔内突起,性质?支气管囊肿?其他?邻近右肺下叶基底段斑片影,考虑慢性感染.PPD试验阴性.纤支镜未见新生物,灌洗液片未见肿瘤细胞,TB-DNA阴性,予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咯痰好转出院,未再咯血,院外自行中药治疗,间断咳嗽,咳少许黄色粘痰,未进一步诊治.2012-12-01咯血、气紧加重,伴轻微头晕、乏力,胸部MRI:1、右肺下叶背段、后基底段空洞性病变(空洞内积气、积液及少许积血),考虑:肺结核可能,脓肿或其他待排;2、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予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2012-012-07转入我科.既往无支扩、百日咳,无经期咯血,无肺结核接触史,无长期激素、抗生素使用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家族史.月经史:月经初潮14岁,经期5天,周期28-30天,经量适中,色暗红,痛经症状明显,需服用止痛药物治疗,末次月经2012.09.18,停经2月余,自行查尿HCG阳性,未行B超检查.婚育史:未婚,有性生活,2010年人流一次,此次系第2次妊娠.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9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mmHg,体重51k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脸结膜稍苍白,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罗音,心腹阴性.初步诊断:1、肺结核伴咯血?;2、早孕.治疗:2012-12-07血常规WBC 8.89×10^9/L、N% 92.11%、HGB 96 g/L;血沉33mm/h:AFP 12.266 uIU/mL;HCG 276396 mIU/mL;乙肝、丙肝、艾滋、梅毒阴性;肝肾功、电解质、CEA、结核抗体正常.彩超检查:中期妊娠、单活胎.经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决定放弃妊娠,予止血、抗感染、调节免疫等治疗.2012-12-10请胸外科会诊后考虑肺脓肿可能性大,不排除肿瘤及其他,建议人工流产后手术.请妇产科会诊后考虑目前孕周引产效果差,若病情允许,建议4周后再行引产.病情复杂,于2012-12-12转华西治疗.行血管造影,考虑:1、肺结核?;2、右侧支气管动脉畸形、右侧T6-T10肋间动脉畸形,予支气管动脉栓塞、肋间动脉栓塞,术后咯血症状基本消失,并长期予以“异烟肼300mgqd、乙胺丁醇750mgqd、利福喷丁胶囊0.45 biw”,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每月复查胸部CT,病灶稳定.期间于2013-01-21我院妇产科行引产术.2013-10-08再次出现咯血,量较前明显增多,再次人我科.查血常规:G%83.21%;结核抗体、血沉、AFP、CEA正常.结合抗结核治疗10月,复查胸部CT,空洞较前无任何改变(见图1),空洞周围团片影(见图2)不排除真菌感染,予血凝酶、垂体后叶素、氨甲环酸等止血同时,予氟康唑及伊曲康唑抗感染,胸腺法新调剂免疫,营养支持等治疗,咯血仍重,建议外科治,治疗.故于2013-10-14日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住院.2013-10-15胸部CT:右肺下叶可见空腔及液平形成,空腔大小为8.9cm* 7cm,增强后无强化,其周围见团片、絮状及条索影,增强后团片影中度强化,右肺下叶可见多发大泡状强透光区.诊断意见:1、右下肺考虑感染可能,并右肺下野液气平形成;2、右下肺囊肿.多次痰涂片、TB-DNA、痰培养阴性.2013-10-21在全麻下行胸腔镜辅助右肺下叶切除、胸膜粘连烙断术,术中见右下肺背段可见一大小约5*6cm囊性病变,囊壁与胸壁形成致密粘连,血运丰富.术后病理:右下肺囊性病变,囊内见曲霉菌菌落,周围肺组织呈慢性炎症,间质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泡沫细胞沉积,伴多灶淋巴小结形成,病变符合肺曲霉菌病.术后予伏立康唑200mg q12h静滴抗真菌治疗,咯血停止,咳嗽、咳痰逐渐消失.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多次复查胸部CT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于2013-11-27日出院.之后我院因无伏立康唑,调整为伊曲康唑20mg qd,于2014-02-11复查胸部CT提示积液减少,未见感染征象(见图3),结束治疗,随访1年无异常.二、讨论
作者:杨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