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国
目的:分析血糖和尿糖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晨尿尿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尿糖和血糖的检测结果可见,血糖的测定值和尿糖的测定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中有6例出现尿糖检验阴性,血糖程度上升的现象.结论:尿糖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作用,但是只能够作为初步筛查的方式,要杜绝误诊和漏诊现象的出现,应当联合患者的血糖检验,才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蒋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纯钛及其合金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硬组织缺损的修复.但由于种植体术中术后感染所导致的种植体修复失败使得钛表面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钛表面改性,通过修饰具有独特结构的有机分子,使其表面拥有长效抗菌性能可以有效改善钛种植体术中术后感染而导致的种植体修复失败的现象.
作者:董伊雯;金逸凡;胡晓慧;刘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6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指导,对2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教育1年之后的肺功能情况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经健康教育1年之后,其在PEF%、FEVI/FVC、FEVI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存在优势(P<0.05),同时实验组在戒烟率、住院时间、发作次数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存在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 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赵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保障输液安全.方法:通过收集小儿各种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得出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有管理因素、认知因素、行为因素及其他因素等几方面.结论:对儿科输液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协助管理者从直接的小环节整改,逐步解决问题,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发生率.
作者:董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干扰素治疗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干扰素治疗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方晓云;金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背景:岩骨解剖形态模糊,空间构筑关系复杂,在传统教学条件下很难得到清晰展示,使学生准确掌握存在较大难度,而计算机三维立体成型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直观、高效的将岩骨解剖形态及内部空间构筑展示,而且满足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需要,所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岩骨手术解剖教学具有现实意义.目的:评估虚拟现实技术在岩骨手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志愿者组成两支队伍,受试队伍仅进行教科书阅读,对照队伍在进行教科书阅读的同时观察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的非颅底病变患者岩骨三维解剖模型,在一周后对两组进行统一解剖知识笔试和图谱标识测试.结果与结论:一周后图谱标识测试对照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受试组,而解剖知识笔试成绩却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虚拟现实技术对岩骨手术教学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
作者:唐国斌;查艳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肝硬化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及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心态变化情况.结果 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乙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肝硬化患者抑郁焦虑心态,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酒精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45例,其中,兴奋期11例,共济失调期21例,昏睡期3例95%不同病理期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基础护理、分期护理、即刻护理和饮食护理,记录患者意识及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轻度中毒患者3小时内均恢复正常,中度中毒95%以上6小时内中毒症状缓解,3名重度中毒患者,只有1名患者6小时内无起色.结论:优质护理在酒精中毒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集.
作者:张玲雅;朱西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完善,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产科是医学治疗中比较特殊的科目,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如果出现护理问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所以,医疗人员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做好妇产科护理中的每个环节,实施人性化管理,与患者互相协作,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妇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胃HP的影响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03月期间诊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泮托拉唑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胃HP(幽门螺杆菌)结果.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可以有效清除胃HP,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在肺鳞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125例Ⅲa期肺鳞癌患者的原发灶及配对的45例淋巴结转移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RCC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ERCC1在肺鳞癌淋巴结转移灶及原发灶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1.1% (32/45)、52% (65/125),二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5).ERCC1在肺鳞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复发明显相关(P<0.05).同时,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ERCC1高表达患者预后明显较差(P <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ERCC1可作为肺鳞癌患者预后评估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ERCC1为肺鳞癌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其表达影响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
作者:莫春生;罗学平;洪强;陈健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我科自2005年开展鼻窦内窥镜以来,截止2014年12月共计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623例.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及硬性鼻咽镜检查,按照海口会议标准分期.术中依据病情采用局麻或全麻.结果:按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好转率为95.6%,无效4.4%.结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尤为重要,既往接受过鼻部手术患者术后效果明显低于初次手术患者.多发性鼻息肉伴鼻窦炎患者、筛窦骨质增生明显者、鼻腔狭窄者术后效果较差.
作者:张瑞勇;高慧丽;林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制备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愈肤生物膜敷料,并进行其质量控制标准的初步研究.方法:利用乙酰半胱氧酸抗氧化性与生物高分子成膜材料组合研制成抗氧化的喷雾剂作为破损皮肤愈合敷料,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确认了乙酰半胱氨酸抗氧化愈肤生物膜敷科处方工艺,经60℃加速考察试验、室温长期考察18个月,各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该制剂制备处方工艺科学合理、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有效期暂定24个月.
作者:温天文;贾元超;陈庆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18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1%)(P<0.05);实验组50例满意,满意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81.8%)(P<0.05).结论: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采用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面部年轻化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松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经皮胆红素值在检测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到2012年7月在我院足月的黄疸新生患儿55人,对这些患儿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A种方法为经皮测总胆红素值(TCB),B种方法为血清总胆红素值(TSB),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出生后时间等因素对胆红素值的影响.结果:当血清总胆红素值< 260 μmol/L时,经皮测总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之间的相关性为0.947,当血清总胆红素值≥260μmol/L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0.295,两种检测方式均为正相关,但是当血清总胆红素值<260μmoL/L时,两者的相关性更高,P=0.0001,并且不受新生儿的体重、胎龄、出生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当血清总胆红素值< 260μmol/L时,经皮测总胆红素可以代替血清总胆红素值,经皮测胆红素值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林红;李文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过程中应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中选出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4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的方法,根据患者颅内压强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法,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手术介入时间、甘露醇药物使用剂量以及并发症几率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当中,研究组患者的疗效良好率为72.73%(32/44),明显高于对比组59.09%(26/44).同时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几率为11.36%(5/44),明显低于对比组27.27% (12/44),研究组患者手术介入时间和甘露醇使用剂量也要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过程中,采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护理能够有效为药物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持,并提高治疗效果和效率,降低并发症几率.
作者:王书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在血站采血护理环节中,主要分析并研究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站无偿献血者共10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持续服务质量改进),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经研究得出观察组一针率1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针率98%(49/50),观察组一针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的9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服务质量改进在采血护理中切实可行,能提高采血一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液报废率,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李瑛瑛;唐敏;朱虹伊;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进行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并严密观察、记录.结果:50例患儿均行腹腔镜下疝囊结扎手术,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儿伤口恢复好,食欲正常,无一例发生腹股沟疝复发.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腹腔镜下行疝囊结扎术的腹股沟疝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毕艳丽;谭俊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对体检护理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改善体检护理质量的对策.进一步提高体检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完善工作人员的倒体制度,改善调整环境,增强护理技能培训,通过奖惩措施的建立来改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体检质量,降低体检者的投诉率.
作者:张密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与护理对策实施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情况,分别选取风险管理运用前后一年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情况数据做研究,分析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对护理差错、投诉以及满意度情况的影响.结果:在护理差错率上,干预前为7.3%,干预后为2.23%,p<0.05;护理投诉率上,干预前为7.98%,干预后为2.03%,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干预前为83.87%,干预后为91.06%,p<0.05;在医生对护理满意度上,干预前为77.78%,干预后为93.33%,p <0.05.结论:对手术室风险因素进行排查并进行对应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提升护理安全性和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与纠纷.
作者:代福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