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脑出血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患者均及时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和重症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和S100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指标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而生活能力评分增高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干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可有效降低血清NSE和S100水平,提高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
作者:周景富;于海龙;白俊利;鲁连记;王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是全世界常见的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指除小细胞肺癌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75%~ 80%.此类肺癌早期局限性病变可以采用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播散性病变则主要以放、化疗为主,然而疗效不佳,患者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的发展,以及基因治疗、介入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的应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有了新进展.
作者:陈冉;单鸿剑;方贻铃;王银娇;万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抽取同一时期7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经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浓度、甘油三酯浓度、低密度脂蛋白密度等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两组结果差异不明显(P>0 05).结论 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好,可为开展后期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医师可根据患者血脂变化情况,正确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为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作者:孙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外疝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65例腹外疝患者,术前进行详细评估、心理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防止腹压增加,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65例患者中,切口Ⅰ期愈合63例,Ⅱ期愈合2例,住院8~15天,均痊愈出院,随访10 ~30月,无复发.结论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是促进腹外疝患者康复,也是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钮玉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入住我科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和必要的卫生知识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抑郁状况恢复情况明显优干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脑梗塞后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叶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了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从而辅助临床诊断,浅谈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OD值)的几个主要因素.
作者:杨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疏附县2014年甲肝疫情发生的原因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甲肝疫情措施,评价疫情控制效果,为制定甲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疏附县2014年甲肝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大疫情网络按照现住址报告疏附县甲肝病例154例,发病率55/10万,11月、12月达到高峰,2015年1月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发病人群中6岁以下儿童发病构成占总发病人数的69.48%(107/154),病例分布除阿卡什乡外的其余10个乡镇均有发病.结论 当地对适龄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低和卫生条件差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薛振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院外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院外的延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年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相关的用药依从性.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完全依从率(78.33%)高于对照组(33.33%);两组出院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出院时,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延续护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谢德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微针经皮给药技术作为新时代先进的无痛给药技术,其发展前景较为可观.本文主要从微针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微针技术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人造微针及生物微针之间的差距.基于当前加工技术的限制,人造微针达不到生物微针一样完善的微纳结构,人造微针达不到生物微针刺入过程中能够根据已有条件进行主动控制的能力.因此,人造微针若想达到生物微针的操作水平,还需解决其面临的诸多障碍.
作者:唐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莫匹罗星治疗感染性难愈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手部创面感染患者4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纽用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呋喃西林溶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治疗组优良率95.2%,对照组优良率85.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莫匹罗星治疗感染性难愈创面,可促进伤口愈合,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小光;黎明华;黎润超;陈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纪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后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术后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良好的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邓楠;殷官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前列腺疾病由于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老年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症结所在,因此开展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技术方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三组人群(健康对照组、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含量,并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fPSA/tPSA即%fPSA)值.同时对三组人群血清中的tPSA、fPSA及%fPSA值进行比较,探讨该方法在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于头位难产的情况找到早期识别和处理的方法 方法 统计和分析152例发生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 结果 存在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的产妇易发生头位难产,除此之外,还可能因为宫缩乏力、产道和胎头位置异常等.152例头位难产的产妇有110例(约72%)选择进行剖宫产,有42例(约28%)的产妇选择阴道分娩;120例困胎头位置异常导致难产的产妇中,有91例(约76%)选择剖宫产,有29例(约24%)选择阴道分娩.结论 头位难产经常发生,原因也是多样化,不容易识别,检查、诊断、治疗应该尽早,减少对母儿的伤害.
作者:彭盛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改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增高引起的肾性骨病疼痛.方法:对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血液透析中心原有10例患者改用高通量滤器透析治疗3个月后,对照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结果 高通量滤器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明显降低,疼痛缓解.结论 高通量滤器透析明显改善了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增高引起的肾性骨病疼痛症状.
作者:郝圆圆;汪军;范婷婷;许诺;李勃男;范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B超筛查在临床上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产科进行产检的孕妇320例为研究对象,先对所有孕妇进行血清学筛查,为对照组;之后,再对所有孕妇进行B超检查,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产妇出生缺陷的检出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检出率的情况:对照组320例孕妇检出胎儿畸形17例,检出率为5.31%;而观察组320例孕妇中检出胎儿畸形45例,检出率为14.06%.所有检出胎儿畸形的孕妇,经过引产终止妊娠后,均得到了证实.统计学比较后,P <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孕妇通过B超筛查出生缺陷的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清筛查.结论 B超筛查的出生缺陷的阳性检出率高,在预防出生缺陷工作中意义重大,有效地减少了出生缺陷率,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了人口素质.
作者:聂霞;李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开腹手术已经称为明显的趋势.与普通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临床护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认真做好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是进一步体现腹腔镜治疗模式优势的重要环节.
作者:熊成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背景:近年来,关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都较为广泛,但是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相对较少,缺乏说服力.目的:系统评价临床上使用EGF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15年;以“表皮生长因子”或“EGF”和“面部深Ⅱ度烧伤”为检索词,收集所有关于使用EGF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RCT研究.筛选所需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文共纳入了6个RCT研究,其中共包括328例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EGF的治疗组第14d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01),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0 01);同时治疗组的瘢痕增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0 01);治疗组疼痛评分也显著轻于对照组(P=0.0003).结论:应用EGF治疗面部深Ⅱ度创面,可以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减轻疼痛,抑制创面瘢痕的增生,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奔;陈旭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比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行单纯髓核摘除术与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的疗效.方法:通过追踪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手术治疗的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患者,单纯髓核摘除23例,进行融合固定26例.分别统计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切口愈合、早期活动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23例单纯髓核摘除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腰腿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8例不少于12个月随访腰腿疼痛完全改善,术后2年随访2例患者症状再次复发.26例行椎体间融合固定患者术后3月随访腰腿痛症状缓解良好,术后12个月腰腿痛症状无明显变化,术后2年随访有一例椎间融合器脱出,行手术取出.结论:与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术相比,单纯髓核摘除术出血较少、术后疼痛轻、需要手术时间短、术者接受较少的放射线暴露及再次手术难度较小.
作者:徐建平;侯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玻尿酸注射美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美容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全部注射玻尿酸对注射后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接受美容患者中,注射玻尿酸后共有1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占18.52%(15/81),其中包括9例局部红肿、6例局部淤青、5例感染、3例过度知正.结论:针对于接受美容的患者而言,在注射玻尿酸后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以局部红肿、淤青等较为多见,因此临床中需要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加以预防,降低患者*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宗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振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把患者们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按事先定制的护理计划实施.对照组按照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实验组的护理人员增加早起康复护理,加强对患者本人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适当的心理辅导,与患者家属结合起来,记录患者每天每时每刻的病情变化,无论是心情、病情的任何情况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从入院至出院的资料要做到细致、清楚,在护理期间要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并电话回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随时关注患者住院及出院后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天数少,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跟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也有一定的关系.加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有大幅度降低.患者及其家属也认可了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恢复中的重要性.高效的护理均能降低复发率.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很有效.
作者:唐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