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病理诊断要点

张剑

关键词:结直肠癌, 规范化, 病理, 诊断, 要点
摘要:目的:本文对结直肠癌的规范化病理诊断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医院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300例结直肠癌患者,对结直肠癌病理诊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在结直肠癌不同的分期,有着不同的诊断标准,医生需要掌握不同的分期的诊断要点,还要了解病理学诊断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诊断的有效性.结论: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诊断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所以,医生一定要加强学习,要了解病理诊断的要点,在结直肠癌不同的分期,要保证诊断的规范性,还要参考不同阶段的诊断标准,这样才能提高病理诊断的可靠性.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改进的探讨

    目的 探讨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879例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患儿分为常规组443例和改良组436例.常规组按照常规穿刺程序进行静脉穿刺,双手配合置管.改良组按改进的穿刺程序进行静脉穿刺,单手置管.并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改良组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 <0.001).结论 改良组对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程序的改进,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惠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尿液白色念珠菌分离情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来住院病人尿道真菌感染的特点及动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从2012年至2014年微生物实验室的698例尿液培养的标本.结果 从698例尿液标本中微生物培养阳性数有318例,分离出真菌的标本89例,占尿液微生物培养阳性标本的27.98%;真菌阳性中主要的白色念珠菌占86.9%,热带念珠菌占9.2%,光滑念珠菌占3.9%.阳性标本以晨尿中段尿标本为主占71.8%,导管尿标本占17.6%,随机尿10.6%.结论 临床中,尿液真菌的感染率上升,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且产生一定数量的耐药菌株;同时院内感染增多!

    作者:李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护理指导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护理指导是否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护理干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50例,随机将5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25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的呼吸科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指导,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自我效能的护理指导进行相应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以及自我管理三项评分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且三且差异数据间均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自我效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指导,能够树立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并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沈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金属烤瓷冠和全瓷冠的临床使用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金属烤瓷冠和全瓷冠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采用金属烤瓷冠或全瓷冠修复牙齿的患者80例,其中采用金属烤瓷冠的3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瓷冠的4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修复后两组的牙龈色泽、牙龈指数、瓷裂、桥体断裂情况.结果:观察组牙龈变色率、牙龈指数≥1级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瓷裂和桥体断裂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瓷冠在牙齿修复中兼顾了牙齿的美观,且对牙龈的损伤较小,牙龈红肿、糜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抗裂强度不及金属烤瓷冠,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牙齿修复方式.

    作者:邓鉴;谢秩芬;李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麻夷鼻炎喷雾剂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麻夷鼻炎喷雾剂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麻夷鼻炎喷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症状量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症状量化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量化评分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麻夷鼻炎喷雾剂治疗儿童鼻窦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改善患儿鼻窦炎症状情况.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在眼外伤患者静脉输液的应用

    目的 研究静脉留置针在眼外伤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对2011年眼外伤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严密观察,总结了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和护理体会.结果 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眼外伤患者可减轻病人疼痛挣扎引起的静脉穿刺部位肿胀.结论 认为静脉留置针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护理工作、利于病情治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温慧敏;李嫣然;黄思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4C营销理论在开展农村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处于迅速发展的态势之中.有限的供血往往不能满足临床的大量需要,常出现供血不充足的现象.这就要求采供血系统大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是无偿献血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本文将就4C营销理论在开展农村无偿献血宣传活动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研究献血人群的需求;分析可能存在的成本;为献血人群提供便利;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旨在为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石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脑卒中与肿瘤、心血管病并称人类三大杀手,在我国由于高发病率[1]、高病死率、高致残率而备受关注,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在下降,但发病率和致残率在增加,而其高致残率(3/4的脑卒中幸存者留有残疾)[2]则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作者:罗燕;张凤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结果:路径组术毕的MAP、HR、血糖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水平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路径组术毕的MAP、HR、E、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路径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围术期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应激反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家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39例,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有显著差异(x2=16.541,P =0.002 <0.05);观察组复发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541,P =0.012 <0.05).结论:奥曲肽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甘国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的俗称,常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因其在我国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尤其中老年患者居多1已经成为危害人民的严重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沉重的负担.因此积极的救活,包括康复、护理都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使得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2].

    作者:谢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病例资料报道

    目的 探究临床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脑梗死并收治住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控制感染、抗脑水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再给予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再给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和口服丁苯肽.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通过对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葛根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不良反应少.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死不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毒副作用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护理在糖尿病患儿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50例,均为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在救治过程中加强整体的急救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本次选取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50例,行护理满意度问卷发放,结果示患儿家属非常满意40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为98%总满意度.相较干预前,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加强整体的急救护理,对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水平意义显著.

    作者:何爱琼;刘芳宇;李丽蓉;苟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主要是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处理建议.方法:主要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之间的200例妇产科患者,对其进行随机的分组,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每组为100例.对于实验组则是利用风险措施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则是利用常规普通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终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通过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进行分析思考,发现了实验组采取了风险护理措施,因此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医疗失误率也很低,对照组情况相对干实验组来说则是较差,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的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优势,护理人员要针对一些风险制定出预防的措施,以此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机率,促进患者的健康康复,提升医疗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 2015年04月收治的5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疗效以及死亡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护理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护理有效率为70.3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康复疗效,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本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是儿童及健康青年猝死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肌炎病人经过及时治疗和休息,症状一般在数周内即可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则需要几个月.急性期目前定为3个月,3个月后少数未能完全恢复者转为慢性病程,临床可见心脏增大、心电图异常,可并发心力衰竭,易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许多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如柯萨奇病毒A或B、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和疱疹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引起的心肌炎常见.在病变早期,病毒常直接侵犯心肌,造成心肌细胞溶解,间质水肿,同时也存在免疫反应的作用;在病变后期,免疫反应则成为造成心肌受损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58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方式.方法:对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接诊的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回顾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患者37例,其中治愈21例、有效13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患者21例,其中治愈10例、有效8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症.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需要结合不同的病情、病因来考虑,充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晏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即刻和延迟治疗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影响

    目的:分析即刻和延迟治疗对新诊断癫病患者复发法的不同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某医院收治的123例新诊断癫痫患者,并将其按照治疗前发病次数进行分组,其中,对72例发病次数(≤3次)的患者进行即刻治疗,对51例发病次数(>3次)的患者进行延迟治疗,均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并对两组进行3、6、12、24个月随访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结果:在即刻治疗组中.3、6个月累计复发率为13.9%和19.4%,而延迟治疗组分别为41.2% 、45.1%,即刻治疗复发率明显低于延迟治疗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随访9个以上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治疗前发作次数≤3次的新诊断癫病患者给予即刻的治疗,可取的更好的临床效果,早期复发率更低.

    作者:祝鸿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30例(75.0%),高于对照组的21例(52.5%);患者在总体感觉、思考能力、情绪控制上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鲜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亓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五常法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改用“五常法”的管理,寻找高护理质量的适应模式,降低成本,利用有效的资源,提供佳的服务.有效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方法 找出新生儿室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存在的问题,应用“五常法”的理论加强规范管理.结果 改善住院环境,提高了家属对服务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科室形象及工作效率,加强管理意识,防范了医疗差错及纠纷.结论 “五常法”是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简单,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