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导体激光治疗酒糟鼻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效果评价

何涛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 酒糟鼻, 毛细血管扩张,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半导体激光治疗酒糟鼻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酒糟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毛细血管扩张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比较病程、治疗次数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以4次为分界点,从中可以看出,4次以上的治疗总有效率和4次以下的比较,比后者明显偏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年为分界点,从中可以看出,病程时间4年以上的治疗总有效率和4年以下的比较,比后者明显偏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能够有效治疗酒糟鼻毛细血管扩张,而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肿瘤手术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45例膀胱肿瘤术前术后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术前术后护理,术后治愈出院43例,好转2例.结论:全面分析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对手术成功疗效及为重要.

    作者:蔡元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冠心病老年患者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明显要优干对照组患者(80.7%),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有敏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贺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诊断与分析

    目的: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门诊2013年10月-2015年3月间诊断的4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产前明确为胎盘早剥的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余者15例经产后胎盘检查为胎盘早剥者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发病原因不明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由于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创伤等原因导致胎盘早剥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的腰腹疼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子宫高张、胎心异常、超声异常等各症状的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胎盘早剥通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且超声影像不典型,故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因此针对不典型胎盘早剥要采用多种方法辅助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罗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对策

    目的:研究和分析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子宫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流血天数等手术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采用导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显著,并且有快速止血、缩短出血时间的特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我国在1971年开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1982年将计划生育定为一项国策,这期间我们去的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诸多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简述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政策.

    作者:刘鲜;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及康复

    急性脑出血的常见症状多伴有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作者:杨琴;张晓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孕期非典型肺曲菌病1例

    患者李X,女,24岁,无业,未婚,因“反复咳嗽、咯痰半年,咯血3+月,再发加重6天”人院于2012-12-07.2012-06月咳少量黄色粘痰,无异味,无潮热、盗汗、无胸痛、气紧,曾行胸片提示:肺部感染,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2012-09月再发咳嗽,伴咯血,为暗红色,混合较均匀,伴轻微气紧,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基底段巨大空腔,壁不规则增厚,可见多发结节向腔内突起,性质?支气管囊肿?其他?邻近右肺下叶基底段斑片影,考虑慢性感染.PPD试验阴性.纤支镜未见新生物,灌洗液片未见肿瘤细胞,TB-DNA阴性,予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咯痰好转出院,未再咯血,院外自行中药治疗,间断咳嗽,咳少许黄色粘痰,未进一步诊治.2012-12-01咯血、气紧加重,伴轻微头晕、乏力,胸部MRI:1、右肺下叶背段、后基底段空洞性病变(空洞内积气、积液及少许积血),考虑:肺结核可能,脓肿或其他待排;2、双侧胸腔少量积液.予抗感染治疗后无好转,2012-012-07转入我科.既往无支扩、百日咳,无经期咯血,无肺结核接触史,无长期激素、抗生素使用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家族史.月经史:月经初潮14岁,经期5天,周期28-30天,经量适中,色暗红,痛经症状明显,需服用止痛药物治疗,末次月经2012.09.18,停经2月余,自行查尿HCG阳性,未行B超检查.婚育史:未婚,有性生活,2010年人流一次,此次系第2次妊娠.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9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mmHg,体重51k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脸结膜稍苍白,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罗音,心腹阴性.初步诊断:1、肺结核伴咯血?;2、早孕.治疗:2012-12-07血常规WBC 8.89×10^9/L、N% 92.11%、HGB 96 g/L;血沉33mm/h:AFP 12.266 uIU/mL;HCG 276396 mIU/mL;乙肝、丙肝、艾滋、梅毒阴性;肝肾功、电解质、CEA、结核抗体正常.彩超检查:中期妊娠、单活胎.经沟通后,患者及家属决定放弃妊娠,予止血、抗感染、调节免疫等治疗.2012-12-10请胸外科会诊后考虑肺脓肿可能性大,不排除肿瘤及其他,建议人工流产后手术.请妇产科会诊后考虑目前孕周引产效果差,若病情允许,建议4周后再行引产.病情复杂,于2012-12-12转华西治疗.行血管造影,考虑:1、肺结核?;2、右侧支气管动脉畸形、右侧T6-T10肋间动脉畸形,予支气管动脉栓塞、肋间动脉栓塞,术后咯血症状基本消失,并长期予以“异烟肼300mgqd、乙胺丁醇750mgqd、利福喷丁胶囊0.45 biw”,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每月复查胸部CT,病灶稳定.期间于2013-01-21我院妇产科行引产术.2013-10-08再次出现咯血,量较前明显增多,再次人我科.查血常规:G%83.21%;结核抗体、血沉、AFP、CEA正常.结合抗结核治疗10月,复查胸部CT,空洞较前无任何改变(见图1),空洞周围团片影(见图2)不排除真菌感染,予血凝酶、垂体后叶素、氨甲环酸等止血同时,予氟康唑及伊曲康唑抗感染,胸腺法新调剂免疫,营养支持等治疗,咯血仍重,建议外科治,治疗.故于2013-10-14日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住院.2013-10-15胸部CT:右肺下叶可见空腔及液平形成,空腔大小为8.9cm* 7cm,增强后无强化,其周围见团片、絮状及条索影,增强后团片影中度强化,右肺下叶可见多发大泡状强透光区.诊断意见:1、右下肺考虑感染可能,并右肺下野液气平形成;2、右下肺囊肿.多次痰涂片、TB-DNA、痰培养阴性.2013-10-21在全麻下行胸腔镜辅助右肺下叶切除、胸膜粘连烙断术,术中见右下肺背段可见一大小约5*6cm囊性病变,囊壁与胸壁形成致密粘连,血运丰富.术后病理:右下肺囊性病变,囊内见曲霉菌菌落,周围肺组织呈慢性炎症,间质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泡沫细胞沉积,伴多灶淋巴小结形成,病变符合肺曲霉菌病.术后予伏立康唑200mg q12h静滴抗真菌治疗,咯血停止,咳嗽、咳痰逐渐消失.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多次复查胸部CT右侧胸腔少量积液,于2013-11-27日出院.之后我院因无伏立康唑,调整为伊曲康唑20mg qd,于2014-02-11复查胸部CT提示积液减少,未见感染征象(见图3),结束治疗,随访1年无异常.二、讨论

    作者:杨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9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69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69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取普通护理,作为对照组(32例),一组采取特殊强度护理,作为观察组(37例),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中妊娠情况、分娩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护理情况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相关临床的护理实践,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采取特殊强度护理后,有效促进了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和肠道功能的恢复,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孙庆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T与磁共振动态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动态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2008年2月到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都进行CT与磁共振动态扫描.结果:CT与MRI对于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0.0%和100.0%,MR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 <0.05).MRI对于病灶边缘、边界的显像表现优于CT(P <0.05),两种方法对于病灶形态的显像表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CT,磁共振动态扫描对乳腺癌有更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容;胡帮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幼儿核磁共振检查中水合氯醛不同给药方法镇静的护理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多种用药方式的护理的差别.方法 选取行核磁共振需镇静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口服用药组(甲组)、不同深度灌肠用药组(乙组、丙组、丁组)、肌注苯巴比妥组(戊组),每组24例.甲组口服10%的水合氯醛溶液;乙组、丙组、丁组应用用稀释的10%的水合氯醛0.5 ml/kg灌肠,灌肠深度分别为6-8 cm、9-12 cm、13-15 cm;戊组应用苯巴比妥注射液,剂量5mg/Kg.分析各组给药方式的镇静效果.结果 甲组和戊组镇静有效率均达95%;乙组、丙组、丁组镇静有效率分别为90%、100%、100%.结论 婴幼儿水合氯醛深部灌肠镇静效果明显.

    作者:郭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社区中老年居民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糖尿病主要的致病原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社区45岁以上常住人口2800人进行体检并记录结果.结果:社区中老年居民当中糖尿病患病率为39.3%.结论:加强我院社区中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需要提升社区对疾病的管理的控制力度,对居民进行相应的心血管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预防意识,可以更好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罗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手术方式探讨

    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病有效的方法[1-2],在器官移植中疗效佳,成功率高,而且费用少.角膜移植可主要分为以恢复角膜透明性和提高视力为主要原因的光学性角膜移植和以修补及重建角膜完整性为主要原因的治疗性或结构性角膜移植.而板层角膜移植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1984年Morrison等提出光学性全厚板层角膜移植的概念,即将全层供体角膜植片直接缝合在仅保留完整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的受眼植床上,它在角膜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深板层角膜移植在1984年提出之后,在10多年期间并未被广泛接受和推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手术难度大,手术过于费时.

    作者:王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曾敬光先生辨治胎漏、胎动不安经验总结

    曾敬光教授为四川省名老中医,擅长中医妇科经、带、胎、产及疑难杂症的诊治,经验颇丰.本文对曾敬光教授治疗胎动不安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曾老认为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肾气、冲任、气血之变故”,故治疗上以调气养血、补肾固冲任为其根本治法,疗效显著.

    作者:曹婷;朱鸿秋;韩姣姣;张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目的 对血涂片镜检血常规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的住院病人经过化验的400例正常标本,作为观察组,以1000例异常标本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标本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观察组中的400例血涂片检查中,发现有6例异常,假阴性率为1.5%;而在对照组中的1000例血涂片检查中发现47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47.2%.结论:使用血涂片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漏报的发生.

    作者:再依努尔·卡米力江;凯丽比努尔·喀迪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长沙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现状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现状,为该类人群健康保健服务的提高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在长沙市某社区服务中心随机抽选356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保健和卫生服务状况,研究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医疗保健特征.结果 该社区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处于较高水平,常态开展了卫生宣教和健康体检服务,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72.3%)享用劳保形式的医疗保健,并经常进行了社区开展的相关健康体检,目前困扰患者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是“医院服务不方便”.结论 该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水平处于较高水平,相关经验值得推广,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出的看病困难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

    作者:刘爽;刘晴雯;胡玲;谢益;龚磊;王忠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血常规幼稚粒细胞报警对临床的参考价值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出幼稚粒细胞(IG)对临床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通过血常规检初次出现有IG值报警信息的血样共计165例,对其进行推片染色镜检,观察是否有幼稚粒细胞存在.结果 仪器Q-Flag图示从100 ~300范围显微镜镜检阳性率结果逐渐增高,IG从0.5%~3.0%,镜检阳性率结果也是逐渐增高,两者都呈正相关(P<0.05).其中镜检查见幼稚粒细胞128例,未查见幼稚粒细胞37例均为IG< 0.5%.且Q-Flag在100 ~200之间.结论 仪器法检测IG结果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特别是当IG%值大于1.5%时镜检阳性率大大增高,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谭杰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临床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种植系统种植体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种植附加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种植系统的不同分为ANKYLOS组与XIVE组,观察两组骨吸收情况及5年脱落率.结论 在排除表面处理技术、负重条件等条件下,骨水平种植体的周围牙槽骨吸收相对要少,有利于保持种植体稳定,种植体脱落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徐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设计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表,分析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品管圈活动前的61%上升到85.6%.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了手术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是一种有效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

    作者:何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皮肤感染致病菌细菌谱分析

    :目的 分析我市某医院皮肤感染致病菌细菌谱.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皮肤科患者60例感染部位样本,对其病原菌分布、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菌分布60例感染部位样本经细菌分离,获得56株病原菌,其中43株革兰阴性菌,7株革兰阳性菌,6株真菌.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100%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100%;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结论:皮肤科感染性疾病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高.

    作者:王戈;邓婵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目的:对普外科护理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 2015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患者共58例,随机将5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人.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中普外科患者的各项护理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的护理手段上,加用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燕;李智英;柯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