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琴;张晓婷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护理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9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77例手外伤患者作为临床护理研究的对象,进行临床护理的对比分析.将17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受伤手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心理护理等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中,剧烈疼痛的患者为0例,中度疼痛的患者为6例,轻度疼痛的患者为28例,无痛的患者为54例.对照组的患者中,剧烈疼痛的患者为4例,中度疼痛的患者为29例,轻度疼痛的患者为38例,无痛的患者为18例(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罗前;汤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将影响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70例来我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水平,通过改善输液室的环境、输液流程规范化、护士的形象的改变、输液技术水平进行提高等措施,利用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根本上改善护理的输液质量,将这些措施深入到每个输液流程中,分别利用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对输液流程进行评价,每天将投递箱里的评价信进行统计处理,将不满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发放的1200份评价信中收回了1000份,有83%的回收率,其中满意率有96%,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了护理过程中纠纷和投诉.结论:将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并且根据相应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有效的提高输液室的护理质量,这样的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这样能够减少护理过程中的纠纷和投诉,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孙飞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性缺损20例.结果:术后7天引流后揭除敷料,感染均已得到控制,创面缩小,17例行一期治疗,3例行二期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植皮后效果满意.结论:在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皮肤护理,术后做好健康宣教,对疼痛的处理以及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熊凌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治疗,其代替开腹手术已经称为明显的趋势.与普通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临床护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认真做好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是进一步体现腹腔镜治疗模式优势的重要环节.
作者:熊成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的差异.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各项并发症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能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心理,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尽早康复,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非常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花娟;赵军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我院271份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我院2015年3月27日至2015年6月27日共271份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271份尿液培养的标本中有意义的细菌尿79份(占29.2%),其中分离出G-杆菌42株(占53.2%),G+球菌17株(占21.5%),真菌11株(占13.9%),分离出合并两种细菌的有9例(占11.4%).由数据可看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其他阴性杆菌、G+球菌(主要为肠球菌)及真菌,临床应根据病原细菌的鉴定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尽量减少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姚思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我院针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容易发生膀胱痉挛的原因实施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间于我院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lasma,TRP)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2例进行分组研究,将上述病例随机平均分至常规组和综合组中,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综合组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结果 在出院前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与常规组相比,综合组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更低、膀胱痉挛持续的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后出血、精神压力、术后疼痛、导尿管堵塞是造成行TRP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密切监控病情的基础上,及时予以止血、镇痛、对症治疗和心理干预,同时保证导尿管的通畅、清洁,可有效缓解患者在行TRP术后出现的膀胱痉挛情况,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公庆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无创助产技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产科接收分娩产妇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产妇行传统助产技术,干预组产妇行无创助产技术,比对两组产妇临床结果.结果:干预组产妇临床疼痛度和常规组相比,具有鲜明性临床差异(P<0.05).结论:针对分娩患者行无创助产技术,可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度,保证会阴完整性,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李茹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例患者均为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dm),采用口服美托洛尔25~ 50mg,2次/d进行为期4周的诊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①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为(153±2)mmHg,舒张压为(101±3)mmHg,心率为(75±9)次/min;治疗后两周收缩压为(133±13) mmHg,舒张压为(89±3) mmHg,心率为(70±7)次/min;治疗后四周收缩压为(129±11) mmHg,舒张压为(85±7)mmHg,心率为(62±9)次/min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②患者治疗前24h平均收缩压为(133±10)mmHg,24h平均舒张压为(85±7)mmHg,24h平均心率为(76±7)次/min;患者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为(125±10)mmHg,24h平均舒张压为(81±8)mm-Hg,24h平均心率为(63±6)次/min.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为5.79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5.78mmol/L.二者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效果可靠,降压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颜廷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随着根管预备和冲洗技术的不断完善,根管预备可明显减少报管内残存的感染物,但尚不能彻底清除根管内的微生物.根管预备后充填前进行根管消毒,杀灭残存的微生物,预防再感染是必要的.氢氧化钙因其抗菌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口腔治疗的材料中,例如:根管治疗术中诊间封药用氢氧化钙.其作为根管消毒药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临床应用,并作为目前主要根管内消毒药物.
作者:刘富萍;谷楠;闫胜男;张宇娜;徐召男;张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当代卫生事业的发展,在研究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综合教学法.通过实验组综合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对比新的综合教学法和旧的传统教学法的教学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教学角色转化扮演和案例分析等形式为主的综合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牢固记忆,能为现代社会培养出适合社会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型人才.
作者:董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旨在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和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全国各大中小医院纷纷开展创优活动,我院也不例外,各科室各出奇招,我科全体护士经过认真学习认识到,创优不单要体现在护理工作的细微,更重要的是调动全员参与护理病人的全过程,通过改善医院人文环境,服务于病人、服务于社会,使患者满意.只有患者满意才能使患者成为医院的忠诚顾客,再通过这些顾客的口碑影响其他患者,提升医院形象阍.在开展创优活动中,我科在护理服务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全员参与三方面做实事,制定了九项创优服务举措,通过一年的实施取得满意的效果,受到患者及家属一致好评.现将做法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香;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4 ~2015-4间收治的116例腹泻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62例,酪酸梭菌活菌散、锌制剂合理食物搭配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1.48%),患儿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病治疗中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锌制剂及合理食物搭配等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代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并且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保健问题,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日趋增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文简要分析了2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概述了中老年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现状,为中老年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郑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温馨提示牌和护理标识牌在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以我院门诊护理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共计10名,年龄22岁~49岁.文化水平为高中、大学、硕士等.我们将2014年12月~2015年1月作为护理管理月,将温馨提示牌和护理标识牌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将2014年10月~2014年11月作为对照月,不实行护理管理.评价护理管理月与对照组月中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月与对照组月中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5±8.2分、71.2±5.7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实行温馨提示牌和护理标识牌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对减少护理差错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燕;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解毒益正丸的质量检验标准及辅助抗恶性肿瘤的药理学疗效.方法 将4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30例,观察组在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解毒益正丸(主要药物:墨旱莲15g、枸杞子15g、灵芝10g、莪术10g、鸡血藤15g、菟丝子15g、等)治疗,对照组单用上述西医治疗,两组均在1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91.3%、82.5%,而对照组(分别为58.7%、41.4%),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解毒益正丸的质量检验标准易于控制,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药理学研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健;任启明;秦超;刘克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门诊输液室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共计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输液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优质穿刺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普通穿刺护理.对比(1)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间及穿刺成功率.(2)两组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静脉穿刺时间及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5.6±23.8秒、95%)、(56.8±15.7秒、10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家属与对照组家属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优质的输液护理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静脉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伍佳;袁海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后出现副作用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后出现副作用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发生在面部,26例发生在躯干四肢.主要表现为红斑78例(100%)、皮肤萎缩52例(66.7%)、毛细血管扩张47例(60.2%)、干燥脱屑8例(10.3%)、瘙痒36例(46.2%)、灼热21例(26.9%)、局部毳毛增多47例(60.2%)、毛囊性的炎性丘疹或脓疱36例(46.2%)、毛孔粗大28例(35.9%)、色素沉着9例(11.5%),原发病加重42例(53.8%).结论: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需慎重,副作用明显.
作者:袁雅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围术期配合药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不同治疗模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20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化疗+手术+化疗”的围术期化疗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化疗”的术后化疗模式,2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均为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铂/顺铂.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程度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0.2%,对照组为31.4%,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为59.8%,下降率为6.9%,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为19.6%,下降率为42.2%.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高于对照组,下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采用“化疗+手术+化疗”治疗模式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熊胜春;尤彦华;刘会彦;房晓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回顾性分析42例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科学合理的临床疼痛护理体会,探讨胸部护板对肋骨骨折骨折的疼痛护理方法与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胡烨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