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典型心肌梗塞临床调查和院前急救

张友来

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塞, 临床调查, 院前急救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不典型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不典型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40例典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总结院前急救措施.结果:不典型AMI患者年龄(79.9±3.8)岁明显高于典型AMI患者(56.8±5.8)岁,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以及性别分布都没有很大差异(P>0.05),但是不典型AMI患者心律失常、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AMI患者(P<0.05).本组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措施后,4例患者由于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症状,没有抢救成功而死亡,死亡率为8%,其余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2%.结论: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合并糖尿病以及老年患者比较多见,临床一定要深入、全面认识不典型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减少病死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68例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探究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就诊的168例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依巴斯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显效例数74例,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显效例数58例,总有效率为69.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堆患者有6例,不良反应率为7.1%,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5例,不良反应率为15.8%,两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在治疗荨麻疹中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副作用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分别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干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9.0%,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对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不仅能显著改善其焦虑状况,同时还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孝欣;杜方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随着生活水平及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探索跌倒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对避免纠纷和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良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74例小儿腹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病症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2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患者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后,用药更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商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观察及护理

    目的 分析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进展和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80例疤痕子宫行阴道试产产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加强产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疤痕子宫产妇行阴道试产过程中加强产程护理有助、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霞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伤后的处理方式.对神经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名护士、10名医生、15名实习生中,只有4名医生、1名护士没有发生过针刺伤,其余人员均发生过针刺伤,其中有11名护士、3名实习生反复被针刺伤过,并且针刺伤后缺乏正确的伤后处理.结论:加强院感培训,增强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了解,树立职业防护观念等对策,对减少针刺伤及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提供科学、合理的麻醉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术前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全麻,作为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腹后5min和10min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气腹后5min和10min的血压值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气腹后5min和10min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可有效控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患者二氧化碳蓄积,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安全性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曾传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本病可见于各个年龄阶段,是儿童及健康青年猝死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肌炎病人经过及时治疗和休息,症状一般在数周内即可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则需要几个月.急性期目前定为3个月,3个月后少数未能完全恢复者转为慢性病程,临床可见心脏增大、心电图异常,可并发心力衰竭,易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许多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如柯萨奇病毒A或B、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和疱疹病毒等,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引起的心肌炎常见.在病变早期,病毒常直接侵犯心肌,造成心肌细胞溶解,间质水肿,同时也存在免疫反应的作用;在病变后期,免疫反应则成为造成心肌受损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鼻整形采用板条状鼻中隔加强移植物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鼻整形手术中采用板条状鼻中隔加强移植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鼻整形科收治的鼻整形病例48例,采用板条状强移植物插入鼻中隔L型支架处,分离软骨膜单侧的下腔隙,将加强抑制物固定在前角,保持鼻中隔L支架垂直,评估患者术后鼻型稳定性.结果 48例行该手术的患者鼻中隔强明显增加,移植软骨量增加明显.术后对所有患者保持长达2年的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鼻子形态变化情况.结论 采用板条状鼻中隔加强移植物能够应用于亚洲人鼻整形手中,提升鼻中隔强度,增加并固定软骨移植物,整形后鼻子形态稳定,该整形方法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杨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六龄牙的异位萌出的处理研究

    目的:探究六龄牙的异位萌出的佳处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六龄牙异位萌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其病情,进行矫正治疗.结果:从治疗远期效果上来看,轻度异位萌出治愈者25例,占数量的86.21%;中度异位萌出治愈者7例,占数量的63.64%,重度异位萌出治愈者3例,占数量的20%.从患者入院到痊愈时间上来看,治疗时间短者为2.5周,时间长者为6.4个月.结论:对于病情中轻度患者,使用该方式进行治疗较为合适,对于重度异位萌出治疗效果则较差,因此对于该疾病应该本着“三早”的原则进行治疗,在根本上减少错牙合畸形的现象发生.

    作者:刘秀英;宋爱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 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予以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护理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凤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偿献血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讨论无偿献血过程中应该怎样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金沙县中心血库2013年有2160人次参加无偿献血,其中有8例有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并根据这8例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结果:2014年有2197人次的献血者经过预防和有效处理后,仅有5例献血者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从0.4%下降到0.25%,不良反应在处理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无偿献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处理,能够切实有效的降低无偿献血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作者:肖德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入住我科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和必要的卫生知识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量表)积分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抑郁状况恢复情况明显优干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脑梗塞后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叶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护理当中加入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1年11月一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有DM(糖尿病)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对病人采取健康教育,对照组病人不接受DM健康教育,对干预组与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干预组病人血糖控制率、掌握相关技能以及掌握相关知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护理当中加入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使病人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的能力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吸毒特征与中医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研究吸毒特征与中医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的60例吸毒者其诊断结果均符合《诊断标准》第三版,本次研究利用气血津液状态辨识系统,对这60例吸毒者展开中医病理因素调查,且采用的方法是:素辨法采集.并且将这60例吸毒者分为三组,自愿戒毒组、司法强制戒毒组和公安强制戒毒组.结果:中医病理因素的分布趋势在自愿戒毒组以及公安强制戒毒组吸毒者身上所变现出来的吸毒特征基本一致,而司法强制戒毒组吸毒者的吸毒特征与两组有显著差异.自愿戒毒组以及公安强制戒毒组的中医病理因素体现在:精亏、血瘀、证素热、大肠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司法强制戒毒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自愿戒毒者和强制戒毒者所处的毒瘾时期不同,因此其中医病理因素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虽然自愿戒毒组以及公安强制戒毒组吸毒者身上所变现出来的吸毒特征基本相似,但是由于吸毒者的心理压力的变化,毒瘾复发的可能性会很大.

    作者:张润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替比夫定联合主被动免疫对晚期妊娠乙型肝炎病毒阻断的认知及干预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主被动免疫阻断HBV感染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住院分娩的80例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自孕28-32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mg/d,晚睡前服,至分娩后42天停药;对照组不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观察两组孕妇分娩前的血清乙肝DNA水平,两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均在出生后2-6小时内及半个月给予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各200IU,0,1,6个月肌注乙型肝炎疫苗各10vg,检测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生后1周岁时血清HBsAg及HBV-DNA的阳性率.结果 孕28-32周干预组与对照组孕妇血清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前干预组孕妇血清HBV-DNA(3.18±0.80)* 102/IU/L,较对照组血清HBV-DNA(6.36±0.85)*106IU/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服替比夫定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婴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发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率.

    作者:葛建芹;胡娇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大承气汤结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8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首先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4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给予胃管内间断注入大承气汤,同时保留大承气汤灌肠,而对照组42例以等量生理盐水胃管注入及灌肠.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种化验指标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结果 实验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检验指标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转手术率等低于对照组,同时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切实有效,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莉;吴开军;刘艳;黄洪涛;王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n=50)和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措施的观察组(n=50).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从接诊到治疗的时间、致残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从接诊到确诊、从确诊到治疗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其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P<0 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过程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接诊时间,使患者尽早得到治疗,使致残率和死亡率得到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阴道栓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阴道栓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5月门诊和住院部148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74例)与对照组(7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阴道栓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9%,对照组为86.49%,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出现1例呕吐,实验组出现1例恶心,1例呕吐,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35%、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采取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临床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优质护理应用于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酒精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酒精中毒患者45例,其中,兴奋期11例,共济失调期21例,昏睡期3例95%不同病理期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下的基础护理、分期护理、即刻护理和饮食护理,记录患者意识及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轻度中毒患者3小时内均恢复正常,中度中毒95%以上6小时内中毒症状缓解,3名重度中毒患者,只有1名患者6小时内无起色.结论:优质护理在酒精中毒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集.

    作者:张玲雅;朱西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