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云;罗颂椒
目的探讨Notch信号在体外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人牙髓细胞体外连续培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方法对该过程中人牙髓细胞Notch2-Delta的表达及rhBMP-2对Delta表达的影响进行定性及半定量研究.结果体外牙髓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有Notch2-Delta的表达,随细胞增殖、分化状态的不同,二者表达的部位及表达强度发生变化,外源性rhBMP-2在牙髓细胞结节形成后期可上调Delta的表达.结论 Notch信号途径参与了体外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过程,其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可能是控制牙髓细胞对信号分子反应性的机制.
作者:何飞;谭颖徽;杨峥嵘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腮腺多形性腺瘤腺体切除范围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对25例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连续病理切片的观察,尤其是重点观察和测量腺瘤包膜外浸润、出芽生长情况,并探讨有无原发多中心分布.结果①包膜外浸润及出芽生长的具体扩展范围为:0.09~0.29 mm,远小于腺体部分切除的安全边界(5~10 mm).②原发多中心分布2例,但具有分散程度小、有统一融合包膜的特点.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瘤体外5~10 mm的腺体部分切除,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作者:温玉明;陈润良;王昌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五倍子对口腔常驻菌形成的人工致龋生物膜的影响,探讨其防龋应用前景.方法在体外模型中的羟基磷灰石片上定植4种口腔常驻菌,以形成实验性生物膜.实验组定时给予质量浓度4 g/L的五倍子提取物的蔗糖溶液处理生物膜,观察其pH的动态变化,生物膜表面微结构与微生物组成的改变.以同质量浓度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分别作为阳性与阴性对照.结果①实验组培养室内pH值呈先下降,再逐步恢复正常的波浪形变化;②五倍子的加入能抑制变形链球菌对羟基磷灰石片的粘附;③五倍子的加入可使生物膜表面胞外基质的量减少.结论五倍子作为一种潜在的防龋药物可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继遥;黄正蔚;周学东;刘天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表达骨形成蛋白2 (BMP-2)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观察其体内成骨作用,为牙周缺损修复基因疗法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脂质体载体将人BMP-2噬菌粒表达载体pBK-B2转染至HPDLFs.利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转染细胞内BMP-2蛋白的表达,并于无菌条件下将转染细胞注射于裸鼠股部肌肉内,21 d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肌肉组织内骨形成情况.结果 BMP-2基因转染后HPDLFs内有BMP-2蛋白的表达.在注射BMP-2基因转染细胞的肌肉组织内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结论 BMP-2基因成功转入HPDLFs中并得到有效表达,转染BMP-2基因的HPDLFs能够在体内诱导新骨形成.
作者:司晓辉;刘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口腔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调节区的分子结构.方法将从口腔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Sopox) 的上游区序列体外扩增得到的,并经证明含有启动子活性的1.30 kb片段和PBK-CMV质粒DNA用HindⅢ单酶切产物连接,转化E.coli JM109,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取质粒DNA,再经HindⅢ酶切鉴定.将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重组克隆酶切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获得约为1.30 kb的条带,与预计片段大小相符证实其为阳性重组克隆.重组克隆测序获得Sopox基因上游序列共计1 350 bp.结论 Sopox基因调节区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阐明口腔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作者:章锦才;张蓉;张蕴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一种治疗性全口义齿矫正全口义齿患者不正确颌位关系的效果.方法让11例有不良颌位的无牙颌患者戴用笔者制作的一种上颌后牙为瓷人工牙,下颌后牙区似导板的治疗性全口义齿.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患者戴用治疗性全口义齿矫正前后颌位的改变情况.结果矫正后闭口轨迹末端位的集中性明显提高;下颌运动轨迹的对称显著改善;CRO-ICO三维滑动幅度减少,滑动中牙齿能均匀稳定的接触.结论治疗性临时全口义齿,对矫正前伸、偏斜等无牙颌患者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宁宁;赵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气管插管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喉水肿及其引发的上呼吸道梗阻.地卡因是一种快速、强效的常用粘膜表面麻醉剂,较利多卡因起效快、作用持久.本文采用1%地卡因混合地塞米松进行声门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了解术后喉头水肿的发生情况,以探讨地卡因混合地塞米松预防气管插管术后喉水肿的效果,为防止气管插管术后喉水肿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张国良;徐礼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咀嚼肌细胞的力学刺激-细胞培养模型,在细胞水平探讨机械力作用下青春期大鼠咀嚼肌细胞功能代谢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段、不同力值的机械压力对体外培养的青春期大鼠咀嚼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肌细胞的DNA含量(S期百分数)均大于对照组.细胞持续受力2 h后,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指数(PI)较对照组高;细胞持续受力4 h后,在2 000 μstrain组的细胞增殖指数达到高(48.9%),而4 000 μstrain组的PI在所有实验组中低(39.0%).结论适当的压力对咀嚼肌细胞起着促进增殖的作用;而较大的压力作用较长时间时,对体外培养咀嚼肌细胞的增殖活性却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开云;罗颂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常见病.作者采用体腔紫外线治疗仪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操作简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文华;黄昊红;王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将基因疫苗pcDNA3-pac和pcDNA3-gtfB经腺周注射免疫定菌大鼠,观察唾液和血清抗体的变化,证实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分为6个免疫组:pcDNA3-pac,pcDNA3-gtfB,pcDNA3-pac联合pcDNA3-gtfB,阳性对照灭活变形链球菌,阴性对照pcDNA3及PBS液组.建立龋攻击定菌鼠模型3个月,各组大鼠均以100 μg剂量免疫定菌鼠3次,ELISA法检测唾液SIgA和血清IgG水平.结果疫苗组在首次免疫后第33天(第5周)都出现较高水平的唾液SIgA,在第75天(第11周)后达高水平,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成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唾液SIgA水平在总体上各实验组间存在差异(P<0.01或P<0.05),q检验分析在联合免疫组和全菌细胞组高,单基因疫苗免疫组次之,pcDNA3与PBS组低;血清IgG水平在4个免疫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但都高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pcDNA3-pac和pcDNA3-gtfB腺周途径免疫定菌Wistar大鼠,能有效诱导唾液 SIgA和血清IgG抗体产生,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优于单基因疫苗.
作者:杨德琴;刘天佳;曹福娴;杨锦波;刘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与灼口综合征患者疼痛程度相关的因素.方法对78例灼口综合征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调查,并对与疼痛有关的7个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口干及瘀血程度等4个因素与灼口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成正相关.结论心理治疗、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和口干症状及祖国医学活血化瘀治疗在灼口综合征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园;林梅;张纲;李秉琦;赵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拔牙矫治是矫正双颌前突的一种常用方法.作者研究了双颌前突青少年患者拔牙矫治前后下颌骨的位置变化,为预测矫治后效果提供依据.
作者:李东;宋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根管消毒控释系统(CDGMC)并观察其体外释药时间.方法利用渗透泵原理,以牙胶尖为载体,选用复方药物制成药尖,外包控释膜制备成复方甲硝唑根管消毒控释系统.根据体外释放试验提取药物释放参数,筛选出佳制剂配方.将单根管离体牙作常规根管预备,分别置入筛选出的CDGMC,以空白控释制剂作对照,以pH 7.4温度37 ℃生理盐水作为释放介质,定时取样,测定吸光度,求得药物浓度,换算出释放百分率和累积释药百分率.结果释放有效药物浓度时间长的一组控释制剂中甲硝唑含量为1 880 μg,环丙沙星为267 μg.离体牙根周释药实验表明,第10天时根周环境的甲硝唑释药量为88.54 μg/ml、环丙沙星为9.05 μg/ml.结论 CDGMC能持续释放有效药物浓度达10 d以上,是一种理想的根管消毒药物使用方法.
作者:王铎;汪竹平;高静;张立军;亓庆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牙槽嵴扩张技术在上颌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9例牙槽嵴骨量不足的上颌牙种植采用骨扩张器Condenser进行牙槽嵴扩张.根椐不同的缺牙位置,植入与天然牙根直径相当的种植体,以满足患者功能与美学的需要.结果在49例患者牙槽嵴骨量不足的缺牙区,植入了86枚种植体.术前患者上颌前牙区牙槽嵴宽度平均为3~5.1 mm,术后牙槽嵴宽度平均增加3.3~5.4 mm;术前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平均为6~10 mm,术后牙槽骨高度平均增加2~7 mm;种植体均获得初始稳定性;术后6月,X线片显示种植体与牙槽骨形成了紧密的骨性结合骨,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进行2期修复.结论 ERE技术适用于上颌牙槽骨扩张,可达到功能与美学的要求,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云飞;欧尧;宋光保;张雪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动物体内研究葡糖基转移酶多肽疫苗HDS免疫原性和防龋效果.方法构建大鼠人工龋模型,分别用人工抗原HDS-KLH,多肽抗原HDS,葡糖基转移酶(GTF)免疫大鼠,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和唾液中抗HDS、GTF抗体;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磨牙龋坏情况,并用Keyes计分法计分.结果 HDS-KLH免疫组大鼠唾液、血清中抗HDS IgG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DS-KLH,HDS,GTF免疫组大鼠龋Keyes计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光滑面防龋效果为显著.结论人工抗原HDS-KLH能刺激机体产生针对GTF的保护性免疫,并减少实验大鼠龋齿发生.
作者:丁芸;凌均棨;陈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下颌骨牵张后形成的新骨组织中的定位表达.方法对8只成熟大耳白兔按每天1 mm的牵张速率延长双侧下颌骨6 mm,在牵张结束后第4周处死动物,取牵张区新骨标本作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MMP-3与TIMP-1在牵张骨痂中均呈高水平表达,MMP-3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新生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和埋入新骨基质中的骨细胞,TIMP-1则定位于成骨细胞.结论 MMP-3及TIMP-1可协同调节胞外基质的降解来影响牵张成骨的改建过程.
作者:邹淑娟;王志国;胡静;李继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Magfit磁性附着体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口内固位力及附着体分布与义齿固位力间的关系.方法以Magfit EX600、MD800磁性附着体作为固位装置,选择5名患者制作下颌全口覆盖义齿,采用电阻应变式修复体固位力测试仪测试粘固磁体前后义齿前、中、后3点垂直向及前斜上方60°的固位力.结果粘固磁体后义齿固位力显著大于粘固磁体前(P<0.05),义齿不同部位固位力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垂直向固位力大于前斜上方60°的固位力(P<0.025).结论磁性附着体可显著改善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附着体位置分布影响义齿的固位力.
作者:杜莉;胥春;巢永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铒,铬:钇钪镓石榴石(Er,Cr:YSGG)激光切割的牙体硬组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探讨此激光在不同能量参数下进行窝洞制备的效果,以便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颗前磨牙随机分3组,分别用高速裂钻、4W Er,Cr:YSGG激光及6W Er,Cr:YSGG激光处理后,将牙齿沿横向、纵向剖开,常规制片,扫描电镜观察牙体硬组织表面结构形态.结果钻切组:切面较平,但有明显裂纹;表面覆盖致密的玷污层.激光组:切面不平,呈鱼鳞状改变, 无玷污层;牙本质切面小管清晰,无炭化及热损伤改变.与4 W功率相比,6 W时表面更为粗糙.结论应用Er,Cr:YSGG激光切割后的牙体,其表面结构有助于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间的粘接.建议临床应用时采用高能量参数切割牙釉质,低能量参数切割牙本质.
作者:于静涛;贾兴亚;乔丽艳;王雪梅;包穆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包埋材料、不同包埋方法以及不同金属冠高度对铸造金属全冠收缩的影响, 指导临床选择较为合适的材料和方法.方法制作相同直径和厚度,高度分别为4 mm、6 mm和8 mm的全冠蜡型各96个.选用3种磷酸盐包埋材料分别进行有圈包埋和无圈包埋,铸造后测量铸件边缘内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不同包埋材料对基底合金的铸造收缩的影响存在差异(P<0.01).用水调拌的X-20 Chrome包埋材料铸件表现出较大的体积收缩率.GILVESTⅡS包埋材料和贺利氏包埋材料的膨胀能较好补偿合金的铸造收缩,铸件有较好的精密度.(2)不同包埋方法对基底合金的铸造收缩存在显著影响.无圈包埋的基底合金的铸造收缩小于有圈包埋.(3)不同冠高度对基底合金铸造收缩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包埋材料对铸造收缩影响不同,无圈包埋时的铸造收缩小于有圈包埋.
作者:李振春;张霄华;郝凤渝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