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李广菊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干预, 措施
摘要:目的:主要探讨了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择本院90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小组,并针对两个不同的治疗小组,采用不用的两种护理方法。结果: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终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0%,前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结论:充分做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更好的康复,进一步提高了治愈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60例中期妊娠引产病例。结果:完全流产45例,占75%,其中28例胎儿胎盘由羊膜囊包裹完整排出,次日B超宫腔无残留,24例胎儿排出,胎盘在10~15min内经肌肉注射催产素20U或者压迫宫底排出。不全流产7例,给予清宫。总成功率98.3%。失败1例,占1.7%,B超检查胎儿死亡而行钳刮术。结论: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产程短、出血量少、胎盘胎膜残留少、安全、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学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亢突眼症中医治验

    甲亢突眼症属疑难病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依照“痰毒瘀郁诸邪致生本病”这一认识,根据“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的理论,运用化痰散结,活血消肿法组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克谦;谢曜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对策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方法:通过总结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把握了每一个护理环节,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作者:许社玲;刘桂兰;李彦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在经过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后都得到很好的恢复。结论护理工作是围手术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使手术如期进行,而且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舒适。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家系报告

    目的:总结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infantile glaucoma)的特征,常突变的基因,供同道借鉴。方法通过临床发现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infantile glaucoma)家族性系统性疾病,分析发病特征,病情。结果与PCG相关的候选基因为CYPlBl、LTBP2和MYOC,已经明确4个PCG的致病基因位点,位于2q21上的GLC3A、位于1p36上的GLC3B、位于14q24上的GLC3C以及位于14q24.3上的GLC3D。结论PCG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需要更多的PCG家系以便发现新的候选基因并且进行研究,探究PCG的发病机制,以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并终实现基因治疗。

    作者:付何云;李才锐;孙曙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眼球摘除手术是指眼球的功能全部丧失情况下,为缓解患者剧痛的痛苦或威胁健眼及生命安全所做的治疗措施,是眼科疾病手术中,难以接受的治疗措施。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带来的极大地痛苦和精神创伤,导致患者无法面对现实,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出现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消极等心理反应,严重影响治疗及术后康复。

    作者:陈俊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72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护理中健康宣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44例,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2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1年内再次住院率,治疗组患者1年内3次住院率及4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区业坤;林美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

    现今社会,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这些因素,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不够健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那么,为了满足人民对于护理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目标,还要逐步地提高护理卫生工作的服务效果,要想达到这些目标,迫切地需要我国就社区护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性以及服务的多样化进行深入地研究现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朱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间质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 GST的 CT和相关临床表现资料。结果 GST的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可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的密度均或不均匀,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增强后,肿块均或不均匀强化,可见中心出血囊变坏死。本组病例共检出病灶18个,均为单发,其中位于胃体部9例,胃窦部5例,同时累计胃体胃窦1例,胃底部3例;腔内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5例,腔外生长4例;良性12例,CT所见瘤体大径均≤5.0cm,11例密度均匀,明显均匀强化,形态多规则,1例密度欠均,呈不均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6例,CT表现为肿块较大,5例大径>5.0cm,1例≤5.0cm,形态多不规则,内可见出血囊变坏死,部分见斑点状钙化,增强不均匀强化。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CT对GST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彭生才;严芳;袁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6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龋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和3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的方法治疗龋齿,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龋齿,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微创去腐技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痛比率及治疗后疾病复发比率分别为26例(86.67%)和2例(6.67%),对照组患者在经过常规方法治疗后,其疼痛比率及复发比率分别为21例(70.00%)和7例(23.33%),观察组患者在疼痛比率及复发比率方面都要优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去腐技术在职龋齿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同时极大的降低复发情况的发生,在龋齿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雷;郑军;黄天鉴;刘丽佳;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究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究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的15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所接受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平均75例患者,并使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监测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状况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椎麻组和全麻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的分值均明显降低,且全麻组患者的MMSE分值低于椎麻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7d椎麻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患者,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会影响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但是相较于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更大一些。

    作者:周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TG、TC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血hs-CRP指标为(1.82±0.61)mg?L-1,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足背动脉内径为(1.99±0.71)mm、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为(32.9±8.7)cm?s-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足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史晓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传统芳香疗法对中医体质影响探析

    通过整理中国传统医学对芳香药物和体质的相关认识,初步探讨中国传统芳香疗法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作者:蔡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临床路径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标准规划化的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而被我国许多医院应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路径应用存在盲目应用、应用环境不充分以及临床路径参与人员缺少专业知识技术等问题。要发挥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也需要从完善内外环境、提高参与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提高应用临床路径的针对性三个方面入手。

    作者:张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合并腹泻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并腹泻的疗效。方法:120例小儿肺炎并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治疗组60例)和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2组治疗72小时后的疗效;同时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526 p>0.05)。2组均未观察到皮疹,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与双八面体蒙脱石一样,在治疗小儿肺炎并腹泻病时,其止泻作用相同,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陈占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腔镜在诊治胸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诊治胸外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对33例胸腔镜诊治胸外伤患者;结果:所有胸外伤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无死亡病例出现,仅1例因右心室壁刺伤而中转开胸心脏修补术。术后随访2个月--2年,均恢复良好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为急性胸部损伤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合理掌握适应证,能使更多的患者得以科学诊治。从中受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诊救治严重创伤病例分析

    目的:对严重创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城市中常见的创伤急救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急诊危重病例中筛选出急需抢救的严重创伤314例进行分析.结果:男性236,女性78例,年龄33.8(8~77)岁;创伤评分(TS)13.4±3.5;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4±3.6;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0.1±11.7;多发伤152例(48.4%).病因:交通伤163例(52%);斗殴、工伤93例(30%);坠落伤58例(18%).休克253例,脱险率94%,抢救成功率89%.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261例.急诊滞留时间:抢救脱险组(54±28) min,死亡组(121±48)min,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交通伤、斗殴、工伤、坠落伤是城市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缩短急诊滞留时间,早期实施确定性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厚荣;张永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强骨饮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强骨饮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80例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给予强骨饮治疗,治疗时间为一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BMD-T值为-2.21±0.47,VAS评分为2.15±0.84,两组数据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治疗前后AST、ALT、BUN、SCR变化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骨饮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副作用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梁锡林;布和巴雅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比对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次全切除术和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且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96%)。结论相比于开放甲状腺切除手术,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不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避免损伤神经。

    作者:谢良志;甘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维拉帕米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使用维拉帕米对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Ⅱ级,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I组)常规诱导及气腹时视血压心率情况,予以维拉帕米针5 mg静脉注射;对照组(Ⅱ组)则予以常规诱导,两组均予以术中维持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针静脉持续泵入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0—50,并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结果麻醉期间I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使用量显著低于Ⅱ组;I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Ⅱ组,I组术中血压、心率控制较Ⅱ组平稳,拔管后患者烦躁例数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术中知晓,术后24h VAS评分I组低于Ⅱ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应用维拉帕米针能降低患者静脉麻醉药用量,稳定术中循环,减少伤害性刺激。

    作者:王志云;皮铎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