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婷;尹梅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在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不给予药物,观察组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二次清宫率与B超宫腔异常率分别为14.00%、16.00%;观察组分别为2.00%、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能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
作者:何承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5例II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年龄>70岁)应用左氧氟沙星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以加强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出现的5例II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后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结果:5例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和精神障碍均为使用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停用左氧氟沙星,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II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需谨慎,并注意调整剂量。
作者:杜燕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介入性治疗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指通过外周血管,将特殊的导管及装置,沿血管插入到达所需治疗的部位,进行药物治疗或替代外科手术治疗。通过介入治疗,可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介入治疗前的护理工作,了解患者病情,开展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思想顾虑,鼓励患者愉快地接受介入治疗和心理护理[1]。介绍了心内科介入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给出了内科介入病人护理的创新性研究----有效沟通和人性化护理。
作者:鲁雪梅;瞿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其发生率占孕妇的1%~5%。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有着严重的危害,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比普通孕妇高4~8倍。羊水过多发生率高达8%~30%。糖尿病造成白细胞多功能缺损易致感染。因糖利用不足,易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孕妇的高血糖易致巨大胎儿。糖尿病孕妇常伴有严重血管病变和产科并发症,影响胎盘血供,易致死胎死产。新生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及反应性低血糖,死亡率增高。所以,做好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监测及护理,对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15例GDM患者及其新生儿加强了护理,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将护理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郭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建立体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整体护理是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在人文修养中深化职业素养和品格,真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多层次、多方面的整体护理,同时推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发展。
作者:范海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临床工作中,各种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收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尽管监护病房拥有完善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测、整体化的治疗护理,仍有患者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称之为ICU 综合征。ICU 综合征是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也称之为ICU精神障碍、ICU 谵妄等。
作者:石素真;李星;孙夏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碎石(MPCNL)后结石残留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180例MPC-NL后结石残留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MPCNL后结石残留患者焦虑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陶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子宫切除手术附件去留与女性性激素之间的关系,为妇科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激素替代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甲、已、丙、丁、戊5组,32例保留单侧附件,38例患者保留双侧附件,对5组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实施监测,对比手术前后患者FSH、LH、E2、P、T、PRL的差异。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E2水平均比接受手术治疗前低,PRL均比手术治疗前高(P<0.01),其他指标手术手术前后比较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所有研究对象术后3月的E2水平均比术后一星期高,PRL均比术后1周低(P<0.01);甲、乙、丙、丁患者FSH水平均比术后一星期高(P<0.05);甲、乙、丙、丁患者FSH水平均比接受手术治疗前高(P<0.05).结论:不同子宫切除术式对患者内分泌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E2以及PRL的表现敏感,患者E2水平出现显著降低,PRL大幅度提高,之后慢慢恢复。
作者:王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凶险,病死率高,所以,正确诊断治疗和临床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吴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100例住院病人,将其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围绕基础护理品质、病房消毒情况、护理满意程度、护理风险发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基础护理品质、病房消毒情况、护理满意程度略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发生概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升病患生存品质,减小护理风险,这在临床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 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对照分析,以提高周围型肺癌 CT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穿刺、病理活检或术后病理确诊。所有患者经 CT扫描和病理切片检查,观察其CT征象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灶大小和其组织病理学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针、阻塞性肺炎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叶征在鳞癌病灶中较多见;毛刺征在腺癌病灶中较多见;肺泡癌病灶的空泡征多于其他组织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病灶平均 CT值、增强60 s 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征象对周围型肺癌的鳞癌、腺癌及肺泡癌等病理组织学类型进行区分,能有效提高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尹新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及观察优质护理理念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肾病综合征护理组)32例和观察组(优质护理理念组)32例,然后将两组患儿及其家长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及8周时采用SF-12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观察组中的患儿及家长干预后4周及8周时的SF-12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患儿及家长,且均好于干预前的评估结果,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淑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至关重要,气管切开术是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常巧梅;黄亮亮;武花叶;郭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状况,为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9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不良评估,并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统计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结果:95例患者中,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91.6%和78.9%;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98.6%,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85.0%。结论: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不合理。NRS2002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可以指导临床营养支持的合理使用。
作者:楼巧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7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占91.67%,无效3例,占8.33%;参照组36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占61.11%,无效14例,占38.89%。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上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参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控制饮食,纠正脱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臧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MRI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价值。方法3例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MR扫描。扫描包括矢状面T1WI和矢状面、轴面T2WI,其中一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所有病例的T2WI均显示颈髓或胸髓后索的高信号病灶,T1WI未见明显异常,Gd-DTPA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颈髓或胸髓的后索常可见对称性长条形MRI异常信号影,MRI有助于SCD的诊断。
作者:刘润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妊娠晚期胎盘早剥诊断中产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产前检查孕妇400例,对其产前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产前检查前结果相比较。结果:400例孕妇产前检查前期提示胎盘早剥25例,经检查证实为23例,其中,超声检查19例,占82.6%;其他检查4例,占17.4%。产前检查正确率为92.0%(23/25),产前检查和检查证实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孕妇产前检查,可更加准确的诊断胎盘早剥情况,尤以超声检查为有效。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实验组,再择取同期入院的非糖尿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参照组,对比病症的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生命体征。结果: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主要生命体征有明显的不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情况较差,有极高的致死率。
作者:段洁丹;李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通过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可对颈部肿块有初步的诊断印象,如:①肿块所处的分区;②单发或多发;③实质性或囊性;④先天性或后天性;⑤原发性或转移性;⑥良性或恶性。同时,为判明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应注意是否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作者:王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6例实验组和26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患儿采用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护理方法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愈率(88.46%)高于参照组(65.38%),听觉、视觉运动改善优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予以脑瘫患儿合理的康复护理方法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刘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