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奇志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近3年接受PICC术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PICC组40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接受PICC与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护理舒适度。结果 PICC组和留置针组静脉炎发生次数及护理舒适度分别为(3.2±0.6次、95.4±3.6分)、(15.4±5.4次、72.4±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能明显减少肿瘤患者化疗时的并发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谈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作者生平:假若七篇大论实属《素问》原文,现在公认《素问》非成书于一时一人之手;假若其非《素问》原文,则可能取自阴阳五行家之《阴阳大论》抑或出自其他古医经。无论如何,《素问?七篇大论》的作者以及其生平情况已不可考。
作者:单施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急诊护理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急诊患者应用预测性思维实施护理与应用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急诊病情观察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不良事件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情观察护理、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患者满意度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环节,利用科学的、预测性的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现今社会,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这些因素,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不够健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那么,为了满足人民对于护理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的目标,还要逐步地提高护理卫生工作的服务效果,要想达到这些目标,迫切地需要我国就社区护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性以及服务的多样化进行深入地研究现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朱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我院诊治的96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给予化瘀通脉汤剂与硝酸甘油注射液,余基础治疗均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化瘀通脉汤剂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疗效,改善左心负荷。
作者:李庆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48例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半数以上患者病前有感染史,中青年多发,意识障碍多见,脑MRI检查均可发现相应病变,治愈好转率达85%。结论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有助于明确诊断,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疗效佳,预后好。
作者:林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的易感因素,加深对念珠菌病的认识,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67例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例均进行口腔粘膜病变区及义齿承托区唾液细菌培养。结果: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人常与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人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戴义齿修复者占多数,其次为年老体弱、婴幼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头颈部放疗、肿瘤化疗者。
作者:李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药品经营企业开展内部管理过程中,其质量管理工作是主要的工作重心。在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中,质量风险管理则是针对于药品质量进行评估控制与沟通审核的重要举措,在药品经营环节中应用GSP,可以有效地提高质量风险控制效果。
作者:潘玉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妊娠期亦称怀孕期,。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的过程。从妇女卵子受精开始至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除之间的一段时间。为了便于计算,妊娠通常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约为280天。妇女妊娠后由于胎儿生长的需要,在胎盘激素的参与下孕妇体内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呼吸道、泌尿系的感染等。有的孕妇错误地认为胎盘是天然屏障,可以随意用药,妊娠期用药直接关系到母婴以后的健康。在此期间,妊娠母体由于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可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作用时间、药物在血液或组织内的半衰期,有导致药物蓄积和药物中毒的危险;而对于胎儿。由于尚处于发育过程的初阶段,器官功能不完善,如选择药物不合理,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胎儿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优孕、优生、优育不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因此妊娠期用药需特别谨慎。而有些孕妇谈药色变,患病不肯用药,延误病情。孕妇要慎用药。但在妊娠过程中,患了疾病仍需合理治疗,否则延误病情,也会造成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妊娠期间,要正确对待用药问题。执业药剂师,临床医生必须熟悉各种药物的性能及对孕产妇、胎儿的不良影响。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杨景娟;吴承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食疗方案,以及此方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查阅和分析以往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资料,结合我院收治的12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结果:完善的健康指导以及良好的食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身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机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饮食指导比单纯现代营养学饮食指导更有助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秦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肺动脉CTA或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心电图检查有78例得到明确诊断,心电图诊断率为97.5%,其中有57例表现为房颤、窦速、快心室率的房扑、房速,占总数的71.25%,10例肺性P波,占总数的10.25%,52例房性早搏,占总数的65.0%,18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占总数的22.5%,50例TV1·TV3倒置深度超过TV4,占总数的62.5%,14例表现为SIQⅢTⅢ现象,占总数的17.5%,41例aVR导联R波增高,占总数的51.25%,有26例TV1与TⅢ同时倒置,占总数的32.5%。结论:心电图能够较准确的诊断急性肺栓塞,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筛查方式。
作者:赵秀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加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孕妇产前焦虑失眠症临床效果。方法300例产前焦虑失眠症孕妇随机分为3组,心理疏导组采用常规心理疏导;中药治疗组采用自拟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心理疏导加中药治疗组在常规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加自拟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比较3组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中药加心理疏导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心理疏导组和中药治疗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疏导加安神解郁方中药治疗孕妇产前焦虑失眠症效果显著。
作者:张巧凤;房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观察蹄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与我院妇产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且术后阴道出血患者428例,以随机及自愿接受治疗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214例(观察组接受蹄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蹄甲多肽片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阴道流血量小,且出血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蹄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可以有效减少人流术后阴道流血量及出血时间,促进人工流产术后的康复。
作者: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外周浅静脉穿刺进行临床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4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70例颈髓损伤患者,其中PICC组35例,外周浅静脉穿刺组35例,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临床记录。结果:PICC组与外周浅静脉穿刺组两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能够为颈髓损伤的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周玥;吴禹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实施危重病人专人监管制度后危重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专人监管制度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的健康教育、急救管理、病房管理、护理书写记录和医院感染的护理质量结果分别是92.00%、92.00%、96.00%、96.00%和94.00%,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专人监管制度护理方式对于提高危重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体现了我院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极大的提高危重患者对于护理工作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阳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行人工流产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笔者在临床上接诊的早孕合并子宫肌瘤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对患者肌瘤生长的部位进行观察,确定肌瘤的生长部位及大小,并接受人工流产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术,结果显示手术顺利的患者有24例,出血量为10—80 ml,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5.38%。结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人工流产手术的难度较大,出血量增多,容易发生感染,术后抗炎预防感染不可忽视。
作者:艾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和用药后24h内惊厥次数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后24h内再次惊厥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西医急救治疗基础上辅以水合氯醛灌肠治疗,有助于促进发热症状消退,减少惊厥再次发作,对患儿的预后有益。
作者:尹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验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结果与正常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之间检验结果的不同。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发病天数增加,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增高,前后比较结果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健康人群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因而可将血清胱抑素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特异检测指标,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邓洪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4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分别采取护理方法,应用GQO-74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进行日常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优质组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身体素质三个指标评分均比常规组要高,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作者:卜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100例住院病人,将其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围绕基础护理品质、病房消毒情况、护理满意程度、护理风险发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基础护理品质、病房消毒情况、护理满意程度略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发生概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升病患生存品质,减小护理风险,这在临床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