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风险管理在感染疾病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傅世桃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 感染疾病, 门诊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感染疾病门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66例感染疾病门诊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操作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评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门诊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理想,能够降低患者治疗风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未施行护士层级管理前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后1年之内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病房管理质量以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措施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改善病房管理质量,切实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雒珍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阴道镜与LEEP结合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阴道镜与LEEP结合用于宫颈癌前病变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85例,确诊后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刀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等情况,分析阴道镜联合LEEP刀对宫颈病变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58例,宫颈湿疣21例,宫颈癌6例。6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总有效率为90.59%。结论: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刀联合用于宫颈癌癌前病变,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肛痈患者的护理体会

    肛痈西医病名为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多发病急剧,疼痛剧烈,伴高热寒战,破溃后大多形成肛漏,因此肛痈也属临床急症、难病范畴[1]。祖国医学认为肛痈多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等物,致湿热内生,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或肛门破溃染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也有因肺、脾、肾亏损,湿热乘虚下注而成[2-3]。我院肛肠科科对此类患者,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理疗、热水坐浴,脓肿形成后及时切开引流,结合中医护理技术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

    目的:总结手术室里所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其相应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关的改变方法,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主要根据在手术中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我院收取的各类手术病患80例进行研究,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安全管理。结果:经过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实验组中所发生的不良现象比对照组少,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结论:手术室护理对于手术能够顺利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唐古特大黄水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机制

    目的:观察唐古特大黄水提取物的舒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唐古特大黄水提取物对苯肾上腺素预收缩内皮完整的血管环和去内皮血管环的舒张作用。应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和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研究唐古特大黄水提取物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唐古特大黄水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具有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分别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和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预处理对唐古特大黄水提取物舒张作用没有明显影响。在无钙缓冲液中,唐古特大黄水提取物对血管收缩有抑制作用。[结论]唐古特大黄水提取物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具有非内皮依赖性,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储存钙的释放有关。

    作者:金晟;龙旭;金范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海宁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施行传统疝修补术患者组列为对照组,予无张力修补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潘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纯肥胖的针灸处理效果探析

    目的:探究单纯肥胖的针灸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实验组63例,对照组6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减肥治疗法,治疗三个月后测量患者的体重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减少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降脂肪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肥胖的针灸减肥效果明显,对患者身体健康有帮助。

    作者:潘友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浅表慢性窦道伤口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评价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在治疗浅表慢性窦道伤口中的应用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到2014年5月期间行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的60例浅表慢性窦道伤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在行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后均得到良好的效果并康复出院。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浅表慢性窦道伤口效果良好,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人费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优于常规换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柴胡和白芍配伍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类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本文即是对柴胡和白芍的有效成分在治疗抑郁症过程中的效果,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方式,通过对2014年到1990年之间的各类关于柴胡和白芍配伍治疗抑郁症方面文献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柴胡和白芍治疗抑郁的有效成分。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利用柴胡和白芍治疗抑郁症有着很好的疗效,但是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明显较之欧美地区落后,需要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完善。

    作者:金晓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20例术后护理

    目的:分析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的术后护理情况。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从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中抽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的患儿在术后给予一般的护理,实验组的患儿在术后给予一般的护理加上肛门闭锁的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术后护理,实验组的患儿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患儿,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的低位肛门闭锁的患儿给予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非常有必要,可以帮助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儿排便通畅。

    作者:汤琼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见性压疮管理流程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压疮管理流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压疮护理。观察组采用压疮管理流程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无一人发生压疮,对照组发生压疮率为15%,观察组评分为大于14分患者占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观察组评分小于12分患者占2.5%,对照组为27.5%,观察组高危压疮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预见性压疮管理流程能有效降低卒中脑偏瘫患者发生压疮现象,对压疮护理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周在霞;李芹;周衍慧;梁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43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康复组患者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方式。并将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但以康复组患者改善的程度更为明显,且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中医养生理论为护理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素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如何抢救治疗内科昏迷患者

    昏迷是一种完全丧失躯体运动和意识内容的极严重意识障碍,昏迷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由于患者病样复杂,长伴有多种器官功能的衰竭,而患者难以自述病史和配合查体,家属又对病史叙述不清等因素,诊断较困难。医生应结合病史,临床特征,及时辅检,明确病因,对症有效的抢救是对昏迷患者救治的关键因素。内科医生要在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昏迷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孙艳;程龙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化积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200例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探究当前小儿消化不良采用化积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中随机性抽取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采用的是化积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安全性等。结果:研究组的中医症候评分为1.12±0.77,明显优于对照组3.62±1.18(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1%,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胃肠激素水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小儿消化不良采用化积颗粒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光猛;张锐锋;封东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72例的护理

    目的:研究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对其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综合护理,观察期临床效果。结果:7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1例出现针道感染,占比1.3%,2例出现肌肉萎缩,占比2.8%,1例出现关节移位,占比1.3%,68例患者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94.4%。结论:对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全面的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率,缩短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内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择2013.12-2014.12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312例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检查。结果:本组312例患者,共检测出454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58.59%(266/454)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的22.03%(100/454)、真菌的19.38%(88/454),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发现,主要病原菌对治疗常用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比较高,并且存在多重耐药性。结论:重症监护室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大部分具有多重耐药菌,应加强病原菌检测机耐药性的监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新的耐药菌株的生成。

    作者:粟康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腹产麻醉方式及应用的现状

    目的:探讨剖腹产的麻醉方式及应用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行剖腹产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不同的麻醉方式给予分析。结果:在产妇生理变化及病情的基础上,选择比较适合的麻醉方式,能够达到较好地麻醉效果,也是母婴安全的保证。结论:在助产手术中,剖腹产术是为重要的方法,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合的麻醉方式,不仅能够降低产妇的痛苦,还能使分娩的速度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贾绍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以及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明显优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还可提高促红血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并且可有效的将患者脂代谢紊乱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作者:陈华姐;耿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口腔感染与交叉感染疾病的预防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基本特点,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医院口腔科感染情况,总结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特点,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出现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的医务人员没有树立强烈的消毒隔离意识,无菌观念不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等。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在全面了解口腔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疾病特点的情况下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应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做到一人一机,一用一灭菌,降低口腔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疾病发生率。

    作者:戴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测性思维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急诊护理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急诊患者应用预测性思维实施护理与应用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标(急诊病情观察护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不良事件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病情观察护理、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患者满意度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环节,利用科学的、预测性的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刘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