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忠
目的:对照分析颈椎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相符合和不相符合的原因,为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00名颈椎病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与X线相符合的178例,占比89.0%,22例患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不相符,占比11.0%;10例患者X线表现为阳性征象却无临床表现,10例患者有临床表现却X线表现为阴性,经过CT检查确诊为颈椎病。结论:大部分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相符合,根据X线平片能够确诊,少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不相符,需要做CT检查或MRI检查,进一步确诊,X线表现阴性不能排除颈椎病的存在。
作者:郭建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确取用外用无菌冲洗液的方法对无菌溶液的影响。方法:将外用无菌冲洗液直接打开,手触碰瓶口外侧方向连续3次倒取10ml分别入3个无菌容器中;根据倒取顺序分实验A、B、C三个组进行细菌培养,每组30例。结果:实验A的30例中有6例有细菌生长,实验B的30例中有2例有细菌生长,实验C的30例中有1例有细菌生长。结果:实验B、C两组无菌溶液符合无菌技术原则,取用新型外用无菌冲洗液时,应冲洗瓶口且冲洗量以10ml左右为宜。
作者:严小览;钟发;付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护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84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疼痛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95.24%(40/42)。对照组疼痛缓解率80.95%(34/42)。观察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药物依赖性患者3例(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3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评估和疼痛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有效患者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药物依赖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薯蓣丸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具有不安腿综合症血液透析患者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血透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符合国际RLS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薯蓣丸,每日2次,30天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临床观察患者感觉(调查问卷)不自主活动治疗前后的变化及血钙磷、肝功能、血钾钠氯等。观察薯蓣丸改善血透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对照组痊愈率6%,总有效率70%。治疗组痊愈痊愈率26%,总有效率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改变,无明显不良反应。2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薯蓣丸能较好缓解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症所导致的不适症状,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丽;孙伟;高巾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时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临床护理过程。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显著,辅以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干预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进而达到减轻患者痛苦,降低费用负担的目的,可在临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近2年10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腹腔镜组50例和开放手术组50例。分别采取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与开放手术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评价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淋巴结阳性率、切缘阳性率。结果: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5±1.9小时、365.2±147.6ml、7.9±1.6天)、(5.3±0.7小时、874.5±254.6ml、9.4±2.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术中淋巴结清理数量、淋巴结阳性率、切缘阳性率分别为(7.5±1.9个、24.2%、3.1%)、(5.3±0.7个、11.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相对于开放手术,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切缘阳性率低,淋巴结清除彻底。
作者:彭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20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136例,给予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B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采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组病例治疗后1个月BSSD评分改善有效率A组高于B组(P﹤0.05);NIHSS评分,A组显著低于B组且低于治疗前(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 >0.01)。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
作者:贺力男;孟祥琨;田红军;刘明霞;刘占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9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呼吸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X胸片、细菌培养、感染率等指标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呼吸道感染率为45.3%,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率为81.9%。结论:加强呼吸护理降低了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率,能有效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作者:康蓉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担架车作为手术室接送病人的运载工具,给手术、急诊、不能行走着提供了方便。我院目前使用的是铝合金对接交换车,它的优点在于内、外车架推拉可以分离,从而避免了外车进入手术室内造成的污染,保证了手术室内清洁无菌,深受医患的欢迎。因手术病人多,担架车使用频繁,尤其是担架车上的被服,不能保证1人1套,是医院潜在的感染隐患。因此,加强担架车及被服的消毒管理,是防止医院内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张薇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虑器植入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方法:我院应用下腔静脉虑器防止15例深静脉血栓病人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15例手术均成功,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满意度100%。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明显减轻病人术前恐惧。术后疼痛及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叶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双抗原夹心法(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来我疾控中心行梅毒血清学试验的420例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ELISA法和TRUST法进行监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34.76%)显著高于TRUST法(28.10%)(P<0.05)。结论在梅毒检测中,采用ELISA法和TRUST法均能快速检测,但ELISA法的效果明显优于TRUST法,将二者联合起来,可以有效提高梅毒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刘凡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糖尿病肾脏疾病住院的患者第一次进行诊断时的临床症状进行仔细和认真的分析,从而更好的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医院初次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12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还要对这些患者进行后期回访同时还要对一些重要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都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上也对其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做好早期的诊断工作,同时也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好护理工作,改善患者自我管理和控制疾病的能力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治愈后的养护效果。
作者:张宪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作者:程龙燕;孙方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而提高我院整体的医疗水平。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随机选择了在2013年8月—2014年10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和分组,依次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则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从血糖控制状况、基本知识掌握度和患者满意度这三个方面对本次结果进行判定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比实验组差,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也差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加入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建议推广。
作者:邢丽;阿米娜·麦麦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憋喘、肺部哮鸣音、湿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哮喘患者进行布地奈德吸入辅助治疗,可促进患儿肺功能提高,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征。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应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广泛的杀虫剂之一,,因生产、保管、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当或者自服、误服等原因,引起中毒者屡有发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大量进入人体后造成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一系列伤害。是国内中毒死亡的首要原因,故如何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尤其是重症病例的抢救成功率,既是我们临临床内科的工作重点。
作者:黄梅;方昌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T管引流并发症发生率及原因,对其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而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胆道T管引流术治疗的264例患者资料,分析其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缺陷,观察患者胆汁的性质及颜色,记录其24h胆汁量,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胆道冲洗,引流管周围也应及时换药,患者每天更换一次引流袋。患者在出院后门诊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胆道T管引流术治疗的26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82%。并发症种类主要包括:T管堵塞6例,T管脱落4例,胆道感染4例,胆漏4例。T管阻塞患者病情在胆道冲洗后明显好转,T管脱落、胆道感染、胆漏患者在进行相应的保守治疗后,病情也好转。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满意度高。结论:肝胆外科T管引流是肝胆外科常用的引流方式,临床应用较广泛,对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中会引起并发症,因而在护理工作中应提高警惕,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综合护理水平。
作者:吴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阴道分泌物的性状是代表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状况的特殊信号。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炎,可通过性关系传播。细菌性阴道病是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内生态平衡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其中,健康妇女阴道中也有加特纳菌寄生。
作者:曹孟娟;刘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科开展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背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包括术前护理,术中的观察和术后患者血液循环的观察与护理。护士应用血管超声多普勒的检查,皮瓣血液循环主要观察皮肤颜色、是否肿胀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血管危象的预防包括保持环境安静,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指导合适的体位。发生血管危象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抬高患肢、拆除局部缝线、小切口放血或针刺放血、适当应用解痉剂等措施。本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5例出现静脉危象的早期症状,经采用上述措施处理后均得以缓解。
作者:周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脑动脉颅内动脉狭窄和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和分布情况。结果: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脑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患者有89例(74.17%),其中脑梗死组动脉闭塞或狭窄68例(73.91%),TIA组动脉闭塞或狭窄21例(75.00%)。其中颅内动脉闭塞24例,占26.97%;颅外动脉狭窄44例,占49.44%,颅内+颅外动脉闭塞或狭窄共21例,占23.00%。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造影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刘焕琥;李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