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曦华
约翰·沃纳梅克曾说: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掉了,可不知道浪费在哪里.冷静地审视我们身边的企业,浪费掉的广告费何止一半?而如果能对广告效果进行经常性评估,我们会发现,这种浪费并非不可避免.
作者:曾朝晖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美容展没落了.它的没落不是人为造成的,而是整个市场趋于理性化之后的一种回归,一种凸现美容展本来面目、实现专业需求的必由之路.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将招商会比作打仗,丝毫不为过.每年都有许多厂家在美博会后四处开招商会,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而在几乎可以是约定俗成的做法后面,则是厂家、代理商和美容院三方的博弈.
作者:周安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对比是为了找差距,是为了激发起业界对自己的理性认识和分析.只有理性地看待中国美容展的回归,才能在未来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八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上,各路美容精英汇聚一堂,共同谋划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美容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会上,记者就美容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规范文刺市场等问题采访了与会代表.
作者:向琼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人力资源是一种哲学,更是一门艺术,要想提升企业的总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扩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及其部门在企业中的影响力,是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的.
作者:李运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2004年的华丽大幕徐徐落下之时,人们对于新年又有了更多的期待.在辞旧迎新之际,美容业的潮起潮落又历历在目.这一年实在精彩,让人敢不回味?2004年大的新闻莫过于欧莱雅以大手笔继收购小护士之后,又将羽西收入囊中.在观察人士普遍的叹息声中,小护士不仅以全新形象推出了新产品,而且羽西品牌也并未从此退隐江湖.时隔近一年时间,当靳羽西以新造型出现在北京的时候,那个仍在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品牌也将一改往日面孔,再次铺向终端卖场.现在看来,曾经水土不服的跨国企业,早已经变得比本土企业还本土化.花钱买下品牌之后再将其雪藏的做法已经成为历史.担心怎么消化掉并购品牌的人力资源和渠道资源,显然是错误评估了国际巨头的智慧.而任何对跨国公司在中国运作能力的怀疑,都已经被证明是杞人忧天.
作者:倾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专业美容化妆品业属于什么类型的产业?也许厂家会认为属于制造业,代理商会认为属于流通业,美容院会认为属于服务业.的确,这三者处于专业美容营销体系的不同环节,分别扮演的角色和职能均不相同,因此会有不同的认识.但其营销的标的物都是相同的--美容化妆品.
作者:何伟俊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不少企业认为,给产品起个名字、花钱做个广告、找些营销人员进行市场推广和促销,一个品牌就诞生了.而事实上品牌经营是灵活而富有变化的,是必须得到消费者认同和市场检验的,某些固定的模式必将造成品牌形象的僵硬、呆板甚至夭折.所以品牌锻造的手段要根据不同时间、环境、人员等因素做出调整.
作者:王昊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赠品,是争取消费者购买产品、提升业绩的法宝,也是品牌之车提速的动力所在.此策略的运用得当,很有可能吸引消费者舍弃竞争品牌,换取长远的销售业绩.
作者:张汉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地方展不是展览公司割据一方各自为战,但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如何避免同城多展,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过去医药界非常害白国际巨头进入中国,结果等国际巨头进来之后,逼着中国制药企业提速发展,这种冲击反而造就了目前整体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面对竞争,化妆品企业也必须奋力抗击,否则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作者:杨广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不要自大,也不要盲目;不必去跟风,也不必自惭形秽;不能迟钝,也不能过分招摇,一切均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大胆创意,把握速度,巧用方法,必能在后战国时代的美容市场取得不俗的业绩.
作者:易秀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据统计,每年在广东卫视频道投放广告的品牌超过200个,其中绝大部分为化妆品、洗涤用品,这些广告的投放量占据卫视频道黄金时间总量的53%.而且,有很多企业由于在黄金时段播放精彩的电视剧,获得了好的收视率,如好迪、立白、拉芳、雅倩、纳爱斯、蒂花之秀、飘影、采诗、艾儿等广告极具代表性.
作者:张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以较少的代价使一个不知名或不太知名的品牌迅速崛起,事件营销往往能起到曲径通幽的效果.但正像阿基米德撬动整个地球还需要一个理想的支点一样,李光斗策划事件行销的成功之处也往往正在于他正确地找到了这个支点.
作者:映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美发师包括普通理发师和专业发型设计师,这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一是理论修养深浅不一,二是技术水准要求有别,三是道德规范标准不同.一般的理发师只会多次重复操作,缺乏创新意识.而专业发型设计师则被尊称为艺术家,始终善于创新和变化.作为理发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画上绚烂的一笔,而做一名专业发型设计师应该是职业发展道路上重要的一步.可要成为优秀的发型设计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慎重走好职业进修的路.
作者:程利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当今时代,一个人的事业已经从做一份工作、追求一个职业,发展到要建立个人品牌.如何在裁人风潮中稳坐钓鱼台?如何在工作中脱颖而出?答案就是建立个人品牌.
作者:宋新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现在,大多数美容院老板部抱怨市场不好,生意难做,细究起来客源少和不稳定是美容院经营不好的主要表现.但真的就是市场的消费力不行了吗?
作者:王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