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临床分析

郭黎;晏咏梅;蒙丽

关键词:剖宫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析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其间质细胞生长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几乎可以生长在机体的各个器官,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具有种植和侵蚀生长的特点,严重影响孕龄妇女的生活.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Superbond粘结系统治疗成人外伤性前牙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Superbond粘结系统治疗成人外伤性前牙的临床粘结效果.方法 对成人外伤性前牙应用Superbond粘结系统进行再植固定.结果 Superbond粘结系统治疗成人外伤性前牙较传统方法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Superbond粘结系统在外伤性前牙的治疗中能显著提高粘结效果.

    作者:沈飞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炮部队训练伤调查

    目的 研究某高炮部队士兵训练伤的发病和诊治情况.方法 抽样600名高炮部队士兵,发放调查表,统计相关参数.结果 伤病员90人(15%),伤病率和年龄、军衔、职务正相关;其中腰肌劳损25人(28%),多;治疗方法以自己休息、药物为主,总体疗效偏低.结论 随着服役年限增多,伤病率增高;腰肌劳损为影响部队训练的主要伤病;伤病员在享受医疗救治上仍有客观上的不足.

    作者:朱跃良;徐永清;游永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肺霉菌感染16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肺霉菌种类很多,常见的致病菌也有多种.肺霉菌病的致病菌常见的有放线菌、奴卡氏菌、白色念球菌等,临床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现就工作中遇到的16例肺霉菌的影像学诊断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朱向会;欧波;严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原地区596份男性患者尿道拭子致病菌分析

    我院地处云贵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可能导致男性患者尿道拭子致病菌分布的特殊性.为了解我院泌尿外科和相关科室门诊及住院患者尿道拭子中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我们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的596份标本培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部分致病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跟腱软组织缺损修复与功能康复

    目的 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软组织缺损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24例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软组织缺损病例,在不同治疗阶段,注重康复治疗.结果 2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皮瓣成活,外形良好,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在治疗的不同阶段,治疗目标不同,应采用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方能促进功能的恢复.

    作者:江慕尧;李军;赵万秋;徐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反复性脑缺血海马OFR的代谢变化

    目的 研究反复性脑缺血海马氧自由基(OFR)的代谢变化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比观察大鼠反复性与单次性脑缺血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及相应的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结果 反复缺血再灌早期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延迟性持续显著增高,海马神经元损害显著重于单次缺血组.结论 OFR参与了反复性脑缺血海马神经元损伤和迟发性坏死(DND),并可能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曹仁存;周厚永;冉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新疆某地区二甲医院糖尿病用药调查

    随着近十年来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针对防治糖尿病的循征医学研究成果的实施以及在糖尿病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许多科学措施.

    作者:冉中兴;谢新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拇指指腹缺损修复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109例拇指指腹缺损的病例,应用掌短肌皮瓣修复18例,应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6例,应用示指背侧皮瓣修复30例,应用腹股沟皮瓣修复35例.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95例经过10个月~11年随访,从皮瓣色泽、质地、外形、感觉等方面分析,以掌短肌皮瓣色泽及质地接近拇指指腹,皮瓣两点分辨率达5mm~11mm,平均7.3mm;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色泽、质地与拇指指腹接近,感觉恢复为10mm~12mm,平均11.2mm;腹股沟皮瓣组织修复后色泽较深,质地较拇指指腹薄、软,两点分辨率为12mm~16mm,平均13.6mm.结论 掌短肌皮瓣修复后色泽、质地为理想、外形好,感觉恢复佳,但手术复杂;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示指背侧皮瓣修复后色泽、质地与拇指指腹接近,感觉有一定恢复,手术仍有一定风险;腹股沟皮瓣修复术后常见色素沉着,质地与拇指相差较大,感觉恢复差,但手术简单,易于开展.

    作者:李军;徐永清;汪新民;江慕尧;阮默;徐小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野外驻训战士的心理疏导

    部队每年的野外驻训时间跨度长,条件艰苦,训练强度大,环境封闭,部分战士容易产生厌烦训练、畏惧困难情绪.如果战士在军事训练中以不愉快的心情或厌烦的情绪参加训练,将会严重影响训练效果,甚至会发生训练伤事故等.针对这些特点做好战士野外训练中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转换不良心境,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培养健康身心,为出色的完成各项军事训练任务,确保部队训练思想集中统一,工作安全稳定,提高野外驻训成效十分必要.作者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作者:周丽春;王素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全麻快速诱导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探讨

    目的 探讨全麻快速诱导无通气期的安全时限.方法对 120例择期全麻病人连续监测诱导期、无通气期、插管后3分钟的Spo2、HR、Bp、ECG、RPP的变化;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插管开始即刻、无通气1分钟、无通气2分钟、插管后3分钟的Paco2的变化.结果 HR、Bp、RPP、Paco2在无通气期1分钟就已明显上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随时间越长上升越明显.插管后3分钟均降至诱导前水平,而Spo2一直无变化.结论 无通气期控制在1分钟以内为安全.

    作者:周庆;张莉;陈毅飞;毛亚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24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时机.方法 对我院240例急性胆囊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2例顺利切除其中8例中转开腹,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采取积极的急诊腹腔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国强;刘明;王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血竭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运用血竭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创面的临床观察,探讨血竭对带状疱疹创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26例,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血竭、对照组用无环鸟苷软膏进行创面涂擦治疗并观察分析对照.结果 与结论 运用血竭治13例带状疱疹患者1~2天结痂,5~7天创面愈合,治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欣;宋晓峰;王红梅;赵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人工晶体悬吊术37例手术体会

    phaco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白内障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一些外伤性白内障合并后囊破裂、晶状体脱位、白内障术时后囊膜巨大破口合并玻璃体脱出,不能行1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可以行人工晶体悬吊术.笔者自2002年9月~2005年5月共施行人工晶体悬吊术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谈护士长引导实习护士对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健康是社会的需要,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专业的发展,并成为护理专业瞩目的学科之一.为了让卫校实习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不但学会基础技术操作,还能掌握专业护理知识,特别是整体护理知识、护理病历书写以及健康宣教等护理业务,本文根据心肌梗死病人特殊的心理状态,护士长引导实习学生在整体护理工作中按照护理程序和方法,对病人及家属进行护理和健康宣教的点滴体会.

    作者:谭晓红;张方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ANYTEST-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检测乙肝标志物的质量管理体会

    ANYTEST-时间分辨荧光色疫分析仪是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通过计算机联机控制荧光检测过程的进行,就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学来说,尽管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试剂稳定,非特异干扰小等优点,在用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临床定量检测中,如果要取得可靠准确的结果,就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本文将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经验进行了总结.

    作者:刘利;姜珂;彭燕;张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奇正青鹏膏治疗骨关节疼痛方解及有效成分介绍

    青鹏膏为藏族传统经典验方,用于治疗痛风、湿痹等引起的骨关节疼痛证.本文根据藏医学理论对奇正青鹏膏方解进行阐释,并对处方中有效成分进行分析,认为方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蒽醌类及鞣质类化合物.药效试验及临床试验均显示奇正青鹏膏对多种炎症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钟世红;古锐;王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蜡样芽胞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致呼吸道感染1例

    我科于2005年12月从1患者痰液中分离出蜡样芽胞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德军;张碧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沿滇藏线机动致中耳冲击伤60例分析

    目的 研究高原海拔落差变化等原因对中耳的损伤及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详细观察在高原快速机动途中海拔落差变化、温差变化及灰尘对人体中耳的影响及中耳冲击伤的发病情况,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中耳冲击伤60例,严重者鼓膜穿孔,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人体在高原地区快速机动,因海拔落差变化大等原因对中耳有明显损伤,中耳冲击伤患病率较高,及时给予对症、抗感染治疗可痊愈,有效的预防可减少中耳冲击伤的发生.

    作者:马万红;费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胆囊穿孔并胆囊蛔虫1例的超声诊断

    患者男性,29岁,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为持续性剧烈绞痛,伴有发热、恶心、腹泻.体格检查:低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被动体位,右上腹肌紧张,压痛明显,莫菲氏征阳性.

    作者:马志显;耿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高原新兵训练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高原新兵训练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000名高原新兵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新兵训练期间,对心理干预组新兵,除常规的生理卫生教育和监督外,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测量表(SAS)、抑郁自测量表(SDS),在新训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心理状态测定;并统计各组新兵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组战士在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项的分值,在SAS和SDS中的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组战士训练伤中的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训练伤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当的综合心理干预对于训练伤的预防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嘉琦;孙丽君;胡芮;谢清平;阎鸣婵;李勇;张为聪;林映奇;尹黎明;刘存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