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和国药励展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国际医疗整形美容产业博览会(China Ascetics & Plastics Surgery Expo - CAPS)于2013年12月7日~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作者:贺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采访嘉宾:曾湘恒从1999年起从事化妆品行业算起,曾湘恒的美容事业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在开设韩国爱丽名品屋之前,他已经经营过两家终端美容院。如今,从别人眼中赚大钱的专业线转战更接地气的日化线出于何种考虑?本期记者带着疑问拜访了曾湘恒和他的韩国爱丽名品屋。
作者:代宗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3年11月1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美眼工作者在美眼行业领军企业博纳集团的真情邀约下齐聚热情海南,在金碧辉煌的九龙温泉度假酒店共同迎来和见证美眼行业盛世华宴--第六届博纳眼绎文化节。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再次领先行业,首家引进超声刀(极限音波拉皮)“它让我找回了2005年的冲动”时隔8年,在冷静和沉淀了许久之后,金秋冰又重拾一种冲动和热情。久违了,这种在2005年他早把国外先进的射频仪器引进中国的时候,曾经有过的感觉。
作者:谭天说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一些发达国家包括WHO(世界卫生组织)早在30多年前就把目光投向大海,向大海要资源,向大海索取人类喝的原生态好水。美国百亿美元开发夏威夷海洋深层水,2002年创造4000万美元产值;日本2003年海洋深层水综合利用产值达16000亿日元,人均寿命世界第一;在欧洲,海洋深层水走上富豪餐桌;韩国、台湾力推海洋深层水产业……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琼海市考察海洋生产建设,用“出海打大鱼”来为海洋产业指明方向。
作者:老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高昂的价格让美容院在购置美容仪器的时候,都要考虑再三。到底应不应该引进美容仪器,又该如何给美容仪器定位?我们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其一,消费者为何选择到美容院做美容、养生、保健?其二,美容院能给顾客带来什么样的服务?答案很明显:由于日常的护肤品无法满足需求,而美容院可以提供专业的技师手法,帮助产品实现效果。而且,美容院能够提供专业的美容、养生、保健的设施与环境和心理上的慰藉。
作者:彭元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美容院礼仪服务为什么值得重视?众所周知,空姐的形象和礼仪不仅关系着航空公司的形象,甚至代表着国家、民族的对外形象。她们在乘客面前所展现出来的一切,包括发型、妆容、服饰、个人修养和礼貌礼仪等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例如露出8颗牙齿的标准微笑,平时需要用牙齿咬着筷子来训练;腰杆笔直地走路,需要通过头顶着书本走路来训练;走路的步伐大小适宜,除了统一要求穿着西装裙之外,平时还要用膝盖夹着笔记本来锻炼……正是这背后付出的无数次普通人看不到的严格训练,才有了乘机时我们看到的整齐划一的空乘人员的服务,才能感受到无微不至、自然亲切的旅程服务。
作者:林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3年11月28日,北京美妆博物馆、北京美妆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国际美妆文化研讨会暨伯纳赫品牌&北京美妆博物馆国际精品展在京隆重举行。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瞿怀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志刚、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闫世翔、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秘书长张金铁、华北制药保健品及化妆品部总经理陈蕾、多优美康(北京)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郭志栋、武警总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志强、北大医学研究员刘毅等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领导,以及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士。此次发布和研讨会,还得到了华北制药集团、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报、健康时报、健康与美容、医学美学美容等单位和媒体的共同支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一个女人,独自在外求学,经营自己的事业,创建自己的公司,只因她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坚持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的新概念,它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纯粹的留学,是已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旨在通过游学拓宽孩子的国际视野,丰富人生阅历,培养孩子的个性以及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训练独立生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为今后学习或留学等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Keiko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社会化媒体营销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QQ空间、人人网、博客、论坛、视频网站等)进行营销、公关、客服的一种维护和开拓方式。目前社会化媒体用户基础已经形成: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如此庞大的客户群,为社会化媒体营销形成了雄厚的市场基础和强大的消费需求。随着近两年智能手机如火如荼的更新换代,更加促使社会的主要消费人群的习惯发生改变--消费习惯、信息了解习惯、支付习惯等都在向互联网转移。
作者:黄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什么是性感?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美丽呢?从古至今已经有无数的标准了。曾几何时,我们在赞扬一个女人外表的时候,性感与美丽可以相提并论。对女人来说,性感所打破的是一种美丑的不平等,一个相貌平平的女人也可以通过身材、气质而风情万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降低营销成本,拓展新的营销思路是美业为迫切的需求。移动营销以其成本低廉,不受地域、时间限制,操作方式灵活,受众规模广泛的优势,成为众多中小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的有力手段。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美容行业发展迅速,据悉化妆品销售额自2003年起截止2013年末已翻了6倍,并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这样迅猛的发展势头下,预计未来五年中国的美容消费绝对会跃至世界第一。未来中国本土不仅会出现很多大型美容连锁机构,也会出现很多跨国连锁机构,美容院的层次会随之越来越高,竞争强度也会越来越强。因此,美容院的全面升级势在必行。
作者:孙授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青岛天野至美发展有限公司以纯天然绿色为核心发展理念,并不断更新技术和服务,现已成为美容、瘦身、丰胸和中医养生项目上领导同行的先锋。此次携手德国品牌KODIAK(珂蒂雅),在绿色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丰胸项目再升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十五年,引领美容品类风潮庆典仪式上,伊斯佳国际集团董事长王德友与现场来宾分享了伊斯佳集团15年来的发展历程。品类推动方面,从1998年羊胎素美容品到2006年原液风暴,再到2013年原浆时代,伊斯佳集团一直引领着专业美容市场的品类趋势,在业内具有不可复制的创新领先优势。区域连锁方面,伊斯佳旗下拥有目前国内大的健康头皮头发养连锁机构--丝域养发馆,店址遍及全国,共有多达800家门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美容院营销活动可谓五花八门,除去经常使用的营销手法,又兴起许多新型营销方式。美容院可选择的消费领域变宽变大,有美容院将这些营销方式搭配组合,有的则仍旧套老路子,继续观望新兴营销手段。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一场别出心裁的年终答谢会,引发销售业绩新高。怎样借年终答谢会成功“破冰”,从数量众多的同类会议中脱颖而出,加强顾客忠诚度的同时冲刺业绩,是举办方关注的问题。2014年1月6日,辽宁省五星级美容院示范单位--辽宁省营口市的冰莹SPA美容会所与德国品牌KODIAK(珂蒂雅)强强联手,召开了“冰莹SPA美容会所‘KODIAK·我的美容我做主’年终辩论答谢会”。这场形式新颖的答谢会为美容业界的年终答谢会树立了一个标杆,以“治未病”的理念贯穿整场会议,牢牢吸引住了现场嘉宾,当场掀起了抢购KODIAK(珂蒂雅)品牌美胸系列套盒的浪潮,并为会后的店销铺路,再创业绩新高。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统称为国学。圣贤国学馆的朱洪君馆长不仅对“儒、道、释”有一定研究,并将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髓进行了有效整合,开发出一套适用于企业、各阶层的有效系统课程。本期,我们就来听听朱洪君馆长讲一讲和国学有关的那些事儿。
作者:晚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3年,注定将被写进中国互联网的历史。随着微信4.0、4.5到5.0版本的逐步发布,世界各地都因为这一款强大的“APP”互动了起来。微营销,这一概念也随之被炒的火热。微营销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沟通平台,配合传统网络媒体和大众媒体,通过有策略、可管理、持续性的线上线下沟通,建立和转化、强化顾客关系,实现客户价值的一系列过程。微营销实际就是一个移动网络微系统,是现代一种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营销手段。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微营销主张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建立一个涉及研发、产品、渠道、市场、品牌传播、促销、客户关系等更“轻”、更高效的营销全链条,整合各类营销资源,达到了以小博大、以轻博重的营销效果。
作者:段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2013年纵观美容行业就业市场,招人难留人难,员工跳槽率高等话题依旧上演。那么,2013年美容职场的人才供需市场呈现出怎样的格局?美容职场2013人才市场具体表现又如何?数据分析:年初(1月~3月),美容企业的招聘热度和人才的求职热情都逐步升温,4月、5月,美容人才供需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点。6月作为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并未能成为主流带动求职热度。7~9月,美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而求职者投递简历热情却一直下降。10月的美容职场经过“金九”的酝酿,逐步迎来招聘的小高峰,人才求职热度未见好转,人才供需失衡现象再次拉大。11月,职位投递数依然呈现下滑走势,但企业人才邀请数与10月环比降幅13.58%。临近年底,从业者很多倾向于“卧槽”的状态,而雇主则倾向于稳住员工。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