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热带山岳丛林地区演习部队皮肤病发病情况分析

石梅初;甘宗东;乔远贵;王彦;吕桦;李德梅;李春梅

关键词:军事演习, 皮肤病, 发病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演习部队人员皮肤病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军事训练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某亚热山岳丛林地区演习部队皮肤病发病资料.结果 本组皮肤病发病率为8.1%,其中:感染性、心身性皮肤病占82.86%.参加演习指战员神经、精神状态改变,亚热带山岳丛林湿热环境,以及参演人员高强度训练等,为皮肤病高发诱因.结论 演习、或实战前应制订科学的皮肤病防治方法,减少皮肤病发病率.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葡萄糖测定的溶血干扰及结果校正

    葡萄糖测定的己糖激酶法是临床上为数不多的用于常规化验的参考方法.一般认为对于轻度溶血,脂血、黄疸等因素不会受干扰.

    作者:李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我科于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患者58例,取得较明显的效果,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彭薇;陈荣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率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7年1月~2006年1月经手术证实的十二指肠损伤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十二指肠损伤15例,合并伤13例,治愈26例 ,治愈率为 92.9 %,有术后并发症者7例,发生率为25.0%,死亡2 例,病死率为7.1%.结论 提高术中探查的确诊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安全的术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谭天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及防范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命质量的重视,使人们对健康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患者对自我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作者:杨丽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

    目的 探讨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使用特点及价值. 方法 对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评定,制定相应配方,以全营养混合液形式,配成3L大袋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途径持续均匀输注.结果 36例患者,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死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余3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在SAP综合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郭红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职学院微生物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几所中专学校组合起来的,其中的医学系就是原来的铜仁卫校.

    作者:朱克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治疗重型脑损伤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腹膜透析(P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0例,以甘露醇脱水,静脉补充电解质治疗同类病员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PD治疗组:1例因脑伤过重死亡,其余治疗情况良好,无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对有严重脑水肿脑肿胀者,脱水效果良好;3月后GOS评定:痊愈:9例,中残:1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1例.对照组:4例死于急性肾功衰;2例死于弥漫性脑水肿;23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水电争质紊乱;3月后GOS评定:痊愈3例,中残14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 PD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水肿脑肿胀,纠正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防止急性肾功衰等,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腹膜透析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

    作者:魏平波;陈浩;何俊;魏庆安;杜涛;王芳;江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

    甲状腺功能减低成人发病并不少见,而儿童患者由于自身对症状的诉说能力差,容易误诊.

    作者:王玲玲;冯永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医疗卫生印象

    2006年10月4日~10月14日,笔者有幸参加云南省护理学会组织的考察团一行20人,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考察.

    作者:杨顺秋;宋健华;李晓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结核合并肺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分析

    肺结核病人营养情况差,免疫功能低下,肺组织及支气管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侵袭.

    作者:张国锋;贾利嘉;王效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2000年12月-2006年5月我队3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服用中药1疗程(10天)后,显效率95.90%,有效率100%,随访3月至1年,疗效满意.结论 用我们自拟的中药配方内服治疗,疗效极佳,值得推广.

    作者:杨富坤;黄铭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的护理

    肝外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中未能及时发现会导致术后黄疸、胆汁性腹膜炎,继而发展为化脓性腹膜炎.

    作者:陶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林可霉素致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

    病例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8年,加重3天入院.入院查体:T37.2℃,R21次/min,P90次/min,BPl30/100mmHg.

    作者:张德云;黄鹏;李硕;冯怀志;刘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核素显像随访诊断甲状腺结节癌变1例临床分析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4岁,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13年.患者于1992年体检时发现发现右侧颈部包块,B超提示甲状腺右叶上极有一约lcm×lcm大小结节,无疼痛、心慌,无呼吸及吞咽困难,无多汗,无低热、盗汗,双手无颤抖.

    作者:陈翼;赵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手术治疗1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手术组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复查CT或MRI15例囊肿消失或缩小,4例变化不明显,术前颠痫患者,得到控制或发作次数减少.结论 对确诊的颅内蛛网膜囊肿,积极的手术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是较为安全和可行的方法.

    作者:平海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IL-2、sIL-2R、IL-6、IL-8动态变化观察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检查方法、技术的发展,发展肺炎支原体(Mycoplosma Pneumonia,MP)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且发病年龄有小年龄趋势,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

    作者:陆国琴;刘文彬;贺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烧伤病室感染高危因素及监控措施

    烧伤病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而病人病情危重具有许多发生院内感染的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烧伤病人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出现已成为防止烧伤科感染控制的棘手问题[1,2].

    作者:彭杨;吴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7%[1].吞咽障碍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和发音不清等.

    作者:耿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烧伤创面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烧伤创面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烧伤病房453例次阳性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革兰氏阴性(G-)杆菌占 55.2%,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40.2%,真菌占3.9%.(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球菌的65.3%,其中耐药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分离率为44.5%;铜绿假单胞菌占G-菌的39.2%.(3)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耐药率有明显增加.(4)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无l例耐药. 结论 本院烧伤病房细菌感染仍以G-杆菌为主,G+球菌次之.第三代头孢菌素是目前的常用抗生素,但耐药率增加的问题不容忽视.MRSA分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应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夏成德;赵耀华;牛希华;狄海萍;田社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胆管囊肿再手术14例临床分析

    1993~2007年3月,我院行胆管囊肿再手术14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谭黄业;樊献军;张力峰;韦小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