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李艳;杨拯;王丽梅;庞勇;张晓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由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等攻击因子损伤黏膜屏障,导致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等保护因子减弱引起的疾病.由于其致病因子的多样性和难以根治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目前常用的消化性溃疡的动物模型及进展综述如下.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0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选用碘海醇+明胶海绵颗粒6~12ml进行栓塞.术后行彩超观察肌瘤的大小及子宫血流改变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量减少4例,占40%,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B超见动脉血流图像消失.结论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疗效满意,恢复快,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有广阔前景的微创术.

    作者:钟安军;何开进;黄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腹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取代了部分的传统手术,成为微创外科发展的重要部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相比,除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外,已成为胆囊炎、胆结石的首要术式[1].

    作者:徐江;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指不明原因的脊柱偏离正中线,形成向左或向右的不同程度的弯曲畸形,多发于青少年,影响病人的生长发育和体形.

    作者:吴群;荣卫平;李延;梁锋;王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不开胸根治部分先心病已成为现实.2005年7月,我科与超声科、放射科紧密合作,在成都军区率先开展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现已成功完成62例封堵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5天顺利出院.

    作者:刘小燕;刘宝玉;米全珍;丁盛;毛玉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消化性溃疡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消化性溃疡是由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等攻击因子损伤黏膜屏障,导致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等保护因子减弱引起的疾病.由于其致病因子的多样性和难以根治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目前常用的消化性溃疡的动物模型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艳;杨拯;王丽梅;庞勇;张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磁共振Propeller技术消除头部伪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Propeller技术在头部伪影消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磁共振头颅日常检查中出现躁动或不能自控患者,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扫描,与常规T2FRFSE序列进行对比;5例DWI序列磁敏感伪影明显者进行Propeller DWI扫描,与常规DWI进行对比.结果 21例应用Propeller技术进行T2WI扫描明显减少或消除了运动伪影,5例Propeller DWI明显消除磁敏感效应引起的伪影,均生成较满意图像.结论 应用PropellerT2WI及DWI成像技术可以明显减少或消除患者因运动及磁敏感效应造成的伪影,显著提高图像质量,获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图像.

    作者:张学军;孙睿;闻颂苏;李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治愈严重电烧伤伴脾破裂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8岁,在列车顶部检修电路时被经过头顶上方的高压电线产生的电弧烧伤并从车顶坠落至地面受伤,伤后30min入院.

    作者:田诗政;王鹏;陈先祥;黄芳;张塞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肝局灶结节性增生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5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背部疼痛,同时伴纳差而入院诊治,入院查体:T 36.5℃,P 76次/分,R 20次/分,BP 100/60mmHg.

    作者:张滇新;汪兆亮;魏永敬;张双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系统的观察与评价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神经系统症状是颅脑损伤主要的症状,也是判断病情进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郑冬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疗效.方法 病例分组,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痉挛强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56.2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Meige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唐言华;耿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隐裂牙的全冠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全冠修复隐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口腔门诊首次就诊的具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症状的隐裂牙72颗,先采用临时冠桥树脂行全冠修复后再行根管治疗,治疗后及时用铸造或金属烤瓷全冠对患牙进行永久性修复.结果 经过二年的追踪观察临床效果良好,72颗经全冠修复的患牙临床检查无异常表现,X线片显示牙周及根尖组织均正常.结论 全冠修复牙隐裂可防止牙体折裂,保存患牙,保持牙列的完整性,具有美观、舒适、咀嚼效率高等优点.

    作者:黎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金水定喘饮治疗180例慢性咳喘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水定喘饮治疗慢性咳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0例慢性咳喘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金水定喘饮治疗;按随机对照原则选取60例慢性咳喘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从临床角度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531%,对照组有效率8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金水定喘饮对临床各种慢性咳喘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俊;郭明阳;刘德芳;罗勇;吕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风湿性心脏病伴急性左心衰患者剖宫取死胎麻醉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因妊娠26周,呼吸困难5天,发现胎死宫内1天入院.患者2005年起因反复出现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在外院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作者:张玉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浅谈健康教育、健康修复与健康促进

    健康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健康保护是人的基本权利,故尽可能使所有人都达到好的健康水平是一项世界性的重要目标[1,2].

    作者:朱兴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尼可刹米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8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可刹米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84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可刹米1.875g静滴,观察临床效果,并与常规治疗组作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胸闷、呼吸困难、动脉氧饱和度几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咳嗽减轻、罗音吸收两项指标亦有明显缩短.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应用尼可刹米,可明显缩短病程,增强疗效.

    作者:程波;方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胶托可摘局部义齿折裂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在牙列缺损患者的修复治疗中,可摘局部义齿在目前仍然是主要方法之一.胶托可摘局部义齿因价格便宜、制作简单快捷仍在基层广泛应用,但患者戴用后发生折裂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2月发生折裂后来我科修理的胶托可摘局部义齿共257件,对其折裂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预防措施.现结果如下.

    作者:刘大军;田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原性肺水肿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原性肺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总结了2001~2003年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神经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保持环境安静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掌握吸痰时间和给氧浓度,以及合理的输液管理和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原性肺水肿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陈诺夫;贾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神经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情进行辨证分型,取穴,采用针刺穴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91例中,治愈79例,占86%.有效12例,占12.3%. 结论采用针刺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疗效高、经济、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詹光宗;吕茂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1].

    作者:石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关系探讨

    目的 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观察,探讨其发生率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142例血透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营养状况、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作为营养状况的标准,血CRP为慢性炎症的指标,影像学检查判断有无心血管疾病.结果 142例血透患者中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9.3%,24.0%,54.84%;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综合征19.0%;心血管疾病与炎症、营养不良呈正相关.结论 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三者间相互作用,并且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慧俐;李霁锋;胡建军;黄芸;彭晓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