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莉
抗精神药品的药理作用比较广泛,不仅单纯作用于神经系统,而且对皮肤、消化和循环系统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本文从中枢神经、心血管、代谢和内分泌、消化以及血液等系统对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作者:李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采用齐拉西酮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5)及副反应量表(TESS)判定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6例和无效3例.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嗜睡、便秘、头昏和眩晕等,均未影响正常治疗.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2例有明显病症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包括椎体、椎间隙、椎旁脓肿、附件结核检查,诊断为胸椎结核.表明MRI可用于诊断脊柱结核.
作者:刘琳;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Apratoxins家族是由海洋蓝藻菌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抑制共翻译转运过程表现出强力细胞毒性活性,具有作为抑癌药物的开发潜力.近年来由于Apratoxins家族抑制肿瘤的高效活性,人们对它们的合成以及药理机制已经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Apratoxins家族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黄东成;吴洁;顾觉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肾功衰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精神异常或抽搐等脑病症状,探讨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剂量和适应症.方法 32例不同年龄尿毒症患者使用不同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出现精神异常、抽搐、意识障碍等脑病表现后,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及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结果 2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临床死亡,30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完全缓解.结论 尿毒症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应避免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血液净化治理抗生素脑病有效.
作者:杨敏;蒋红樱;何振坤;白彝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电解还原水是电解水的一种,是水经过特制的电解水机电解生成,阴极出来成为还原水呈弱碱性,又称碱性离子水,作为饮用水;阳极出来的水称为氧化水呈酸性,用于美容、杀菌、洗浴等.电解还原水是一种活性水,有纯净水所没有的功能.本文就近年电解还原水的作用研究加以总结.
作者:胡军霞;海春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于我院进行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给舌下含服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静脉推注缩宫素20U.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产后出血2例,发生率3.33%.对照组产后出血8例,发生率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李丰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国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 调查研究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对药品进行抽验和检查.结果 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结论 医院应该加强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中药饮片质量.
作者:石磊;窦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和不同胰岛素多次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A及B组.分别予两周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胰岛素水平.通过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得到葡萄糖(AUGG)和胰岛素(AUGINS)曲线下面积、胰岛素分泌指数(Hom α 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αIR),评价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胰岛素泵组治疗后多数患者都恢复了不同程度的第一时相分泌,治疗后AIR、Homaβ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P<0.01),Homa IR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次胰岛素注射组治疗前后,AIR、 Homa β和Homa I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三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泵组患者AIR、Homa β较多次胰岛素注射A、B组显著性升高(P<0.01),三组患者的Homa IR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均能很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但是胰岛素泵治疗可以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韦佳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 系统回顾2005年2月-20l2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B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经两星期治疗后,并观察两者在治疗膝关节疼痛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效果.结果 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组WOMAC量表中总分较疗常规针刺治疗组前有所降低(P<0.05),其结果显示出明显优势.结论 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疗效好.
作者:刘勇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得分的关系.方法 在高陵县医院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对140名6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基本资料,测量血压,应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检查.结果 较高的不同收缩压、舒张压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按治疗间分组的结果显示,在总体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域得分方面,>6年组均高于≤6年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的高血压水平对认知功能有损害.
作者:吴晓娥;刘怡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生物分析方法的全面验证、部分验证、交叉验证和真实样品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张双庆;范玉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头孢噻肟与5,6,7,8-四氢喹啉反应得到头孢喹肟二氢碘酸盐,再和硫酸反应得到硫酸头孢喹肟,总收率为51%.产物结构经NMR和MS得到了确证.
作者:赵经伟;汪令;张波;贾爱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讨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是否进行安全管理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0例进行安全管理护理联合常规性护理措施,乙组患者60例单纯的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甲组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评分,投诉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面明显优越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的提高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及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孙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2月到2011年12月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40例,都采用个体化教育模式进行干预.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同时SAS得分≥40分患者人数明显减少(P<0.05),同时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身心放松,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
作者:刘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水针麻醉和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82例普外科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A组水针麻醉,B组颈丛麻醉.对患者一般情况如切皮,分肌肉,摘除病灶,缝肌肉,缝皮肤的表现和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并对患者上述时间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统计学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穴位针刺起效时间与B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 (P>0.05),A组感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麻醉前血压、脉搏于麻醉后血压、脉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如局麻药中毒反应,喉返神经阻滞,Horner综合症,膈神经麻痹,椎动脉损伤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水针麻醉重复用药容易而颈从麻醉术中无法追加、重复用药困难.结论 水针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优于颈丛麻醉,且不良反应颈丛麻醉明显高于水针麻醉.
作者:侯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一例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脏复苏,及时给药及电除颤抢救后,患者恢复意识的病例,讨论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主要方法.对于医院内的患者,抢救方法是及时进行心脏复苏(CPR)和复律.对于院外患者,Ⅱ类抗心律失常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胺碘酮及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等预防措施是防止心脏骤停,造成心脏性猝死的主要方法.
作者:张小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包皮自动切除环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行传统包皮环切术患者40例和应用一次性包皮自动切除环行包皮环切术患者40例,比较二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为80.00%,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 一次性包皮环切器应用于包皮环切术,节省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罗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