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周筱青;柴栋

关键词: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革兰氏阴性细菌
摘要:近年来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虽有抬头趋势,但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仍是抗感染治疗的重点.抗感染药物是目前处方量大的一类临床常用药物,其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50%左右,因此,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不良反应的文献,对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机制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相关文献
  • 替考拉宁提炼工艺的研究进展

    替考拉宁是继万古霉素后开发的另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其高效、低毒,是当今临床上应用的有效抗耐药菌抗生素之一.但其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在工业上分离纯化的难度很大.自它问世以来,国内外对其提炼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本文主要对替考拉宁的提炼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作者:王增霞;吴明;蒋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2 新的喹诺酮抗菌剂-DX619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棘白霉素类药物:一类新型的抗真菌药物

    新型的抗真菌药物--棘白霉素类药物抑制真菌细胞壁的β-D-葡聚糖的合成,目前开发的有以下三种:卡泊芬净、micafungin和阿尼芬净.他们的抑菌谱包括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和卡氏肺孢子虫,但对新型隐球菌无效.他们毒性低,起效快,一天服药1次.本文主要介绍第一个获得许可的治疗侵入唑曲霉病的棘白霉素类药物卡泊芬净药代动力学、药物的交叉反应和一些临床研究情况.

    作者:汪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6 双剂量dalbavancin对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有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4 利奈唑胺对院内MRSA肺炎的疗效良好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20 HIV感染静脉药瘾者继发无乳链球菌和粪肠球菌心内膜炎的治疗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广谱喹诺酮类抗菌药巴罗沙星

    巴罗沙星为一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剂,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优秀的抗菌作用,其中对临床分离的MSSA、MRSA、表葡菌、肺炎链球菌和酿脓链球菌的MIC9o分别为0.2、6.25、0.2、0.39和0.39μg/mL,其活性.是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4~16倍,与司帕沙星相当.对耐环丙沙星的葡萄球菌属的MIC9o为6.25μg/mL,其活性是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8~16倍,司帕沙星的2倍.在日本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总有效率87.3%(1555/1782),其中对肺炎、肺化脓症的有效率为94.8%(146/154),特别是对枝原体肺炎(37例)和衣原体肺炎(4例)全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3.8%(75/1974),与其它同类产品相当.

    作者:苗余;郭慧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近年来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虽有抬头趋势,但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仍是抗感染治疗的重点.抗感染药物是目前处方量大的一类临床常用药物,其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50%左右,因此,本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不良反应的文献,对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机制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周筱青;柴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院内感染控制中数学模型的应用

    多因素分析对于医院内感染控制是很有意义的数学工具.近年来,若干数学模型已经被用来调查医院住院患者耐药菌株传播的动力学.Markov链模型通过运算法则,阐述在一个范围较小的环境内(如ICU病房)不同传播途径的重要性,从而采取不同的感染控制措施来遏制感染的蔓延.该数学模型反应了观测量与模型变量相互间的关系,可以从监测资料中获得有价值的模型参数值.Ross-Macdonald模型为定量分析传播的动力学和评价各种控制措施的作用提供了模式.这一模式根据病房内微生物学的监测资料,来确定一些基本流行病学参数,并通过使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计算出感染控制程序的作用.了解数学模型在感染控制中的建设性作用,对于院内感染的控制,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越;李景云;金少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7 临床上利福平与格列齐特的相互作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8 阿齐霉素,作为印尼北部地区成年人疟疾预防药的耐受性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3 对利奈唑胺临床安全性和耐药性的评估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5 罗非考昔对手术后痛疼有效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氏菌产β-内酰胺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所产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并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的选择压力下,不断有新的β-内酰胺酶产生.本文对大肠埃希氏菌产β-内酰胺酶(ESBL,IRTs,AmpC)的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杨佰侠;徐元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1 对小儿中耳炎的治疗,加替沙星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性粒细胞在细菌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由于中性粒细胞所产生的杀菌物质和细胞因子在细菌感染机体防御反应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中性粒细胞在非特异反应和特异性反应中的地位应受到重视.

    作者:贾蓓;钱元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5-19 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联用可降低AIDS儿童死亡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分子耐药机制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菌剂,且可单药使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显示良好的活性,随着近年来临床的广泛使用,耐药率很快上升.本文主要综述了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的主要机制,即靶位点的改变和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以及目前克服其耐药的研究热点,为新药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陶传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金属型β-内酰胺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概述

    金属型β-内酰胺酶作为细菌产生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一种重要酶类,随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蔓延迅速,且无有效的抑制剂上市,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文就金属β-内酰胺酶种类、特性、作用机制和抑制剂等方面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李国亮;顾觉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