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药性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流行与耐药机制

张振开

关键词:伤寒沙门氏菌, 副伤寒沙门氏菌, 耐药性, 耐药机制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耐药谱的变迁和多重耐药性情况及产生耐药的机制.其主要耐药的机制有:获得耐药性质粒导致伤寒杆菌的耐药;微孔蛋白含量减少或丢失,使其对亲水性抗生素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发生改变;gyrA基因的突变导致伤寒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伤寒杆菌L型可导致其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敏感性减弱,对红霉素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性增强.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相关文献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理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耐药机理:①产生抗生素灭活酶或抗生素修饰酶;②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③膜屏障与主动外排,限制药物到达其作用靶位;④形成生物膜.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有关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防治还需要深入研究,寻找能够拮抗细菌生物膜形成和主动泵出机制抗菌药物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作者:李学如;孟涛;王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一代抗生素:抗菌肽的相关研究进展

    抗菌肽是一类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及其他多种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因具有与传统抗生素不同的杀菌机制而有望成为对抗耐药菌株的新一代抗菌药物,在医药、食品、养殖业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报道了抗菌肽的发现、分类、生物效应、作用机制以及结构改造和药物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李朝;黄培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由于具有抗菌谱广,高效低毒的特点,因而发展迅速并已在临床广泛运用.本文系统论述了近年来关于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机理,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临床药效学/药动学评价及研究动向,并简述了喹诺酮类的发展前景.

    作者:夏昆华;周鲁;郝丽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VRE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由于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之后,使得肠球菌感染不断增加,尤其是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在临床上只有应用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进行治疗,但又出现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引起人类的各种感染,更使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对VRE感染的抗生素治疗进行了探讨.对此类感染除常规使用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等外,还介绍了一些正在应用和研制开发的新抗菌药物,对VRE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李仲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在抗生素治疗中的药理学指数

    使用抗生素治疗已60年之久,而利用药理学参数的方法使抗生素的使用更趋合理的多方面研究工作已达到了高阶段,利用这些指数可以比较不同抗生素的活性,并对抗生素的剂量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药动学参数(如:AUC、Cmax)和药效学参数(主要为MIC)用于这一目的.对于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其药理学指数为AUC/MIC和Cmax/MIC,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药理学指数为T>MIC.一些作者认为指数AUC/MIC能够作为通用指数,但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接受这一判断.由于在文献中的各种药理学指数的定义不一致,因而抗感染药理学国际学会(ISAP)公布了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和药理学指数的专用名词,本文将帮助确保使用一致的专用术语.另外,作者指出药理学指数的使用将考虑药动学差异(患者的特性和感染部位)和抗生素对不同病原菌(如: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药效学差异.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控制问题及方法研究

    对各种过程优化控制方法的特点及其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控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青霉素发酵过程建模和优化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对青霉素发酵过程复杂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

    作者:于乃功;高晓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耐药性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流行与耐药机制

    综述了近年来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耐药谱的变迁和多重耐药性情况及产生耐药的机制.其主要耐药的机制有:获得耐药性质粒导致伤寒杆菌的耐药;微孔蛋白含量减少或丢失,使其对亲水性抗生素的选择性渗透作用发生改变;gyrA基因的突变导致伤寒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表现为多重耐药性;伤寒杆菌L型可导致其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敏感性减弱,对红霉素及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敏感性增强.

    作者:张振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肠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机制

    肠球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是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具有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新一代广谱全合成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随着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广泛应用,肠球菌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株日益增多.耐药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药物靶位-拓扑异构酶Ⅱ的改变和药物的主动外排.

    作者:唐曼娟;杨祚升;吴移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6 HIV感染者继发马红球菌感染的预后及临床评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细胞色素P450 3A研究进展

    P450 3A是细胞色素P450中含量多的同工酶,临床中有60%以上的药物由其代谢.总结了CYP3A的分布、含量、亚型、表达与调控、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活性研究方法等研究进展.

    作者:程春雷;游雪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1米诺环素诱发的复发性呼吸衰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5 Ertapenem对老年CAP疗效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7 Posaconazole:新的有效用于严重疾病的抗真菌药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9新的噁唑烷酮抗菌剂RBX-7644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动杆菌微生物学耐药研究新进展

    不动杆菌无处不在,医院环境的污染在不动杆菌爆发流行中有重要意义.不动杆菌耐药呈出现早、耐药谱广的特点,并易造成院内感染的爆发.其中,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包括灭活酶的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以及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对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可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同源性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延缓不动杆菌耐药株的出现,治疗上目前主张使用酶抑制剂舒巴坦/氨苄西林或某些非传统的抗生素.

    作者:王凌伟;陈升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8对氨基糖苷类的新的耐药机制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3青霉素治疗儿童急性咽炎的随机双盲试验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30利奈唑胺可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感染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2头孢呋辛引起的免疫性溶血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24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用于治疗肝移植后的感染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主办: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