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新立
目的研究端粒梅活性表达与老年肾癌(R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法)检测24例老年RC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并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与RCC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RCC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及正常肾组织(5%),差异显著(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RCC细胞类型、分级、分期无关,与肿瘤大小、DNA含量相关.结论 RCC组织中端粒酶激活与肾癌的发生有关,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可能成为RCC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贾瑞鹏;程继义;马庆铮;刘军;许纯孝;亓玉琴;陈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输尿管石街形成常引起输尿管严重梗阻,肾功能受损,是ESWL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本文通过对82例输尿管石街形成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措施,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就其综合防治报告如下.
作者:龚同欣;田凯;赵平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资料 1994年1月~2000年6月我们采用改良Duckett包皮瓣修复阴茎型尿道下裂46例,均为男性,年龄4~11岁.
作者:黄洪才;谢平迅;张朝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资料 1994年3月~2001年5月诊治睾丸扭转26例,年龄5~48岁,以8~20岁青少年发病居多(21例),左侧17例,右侧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lh~7 d.13例在外院曾按急性睾丸、附睾炎治疗4 d~2周.11例患者在夜间睡眠过程中或起床时发病.
作者:王小平;程杰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前列腺肉瘤6例,均经病理证实.3例行前列腺切除及乙状结肠造瘘术,2例行前列腺切除术及膀胱造瘘术,1例只做活检而未进行其它治疗.3例术后给予放疗.结果 5例均在1年内死亡,1例失访.结论明确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及时正确的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作者:徐永刚;杜双宽;朱昌法;程永毅;杜仲尚;赵永军;赵俊杰;杜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CA),又称性病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高复发率一直难以解决.
作者:张志灵;彭雅;佘淑琴;刘彤;张小莲;穆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我院1985~2000年收治逆行射精11例,年龄23~41岁.症状为不育,性交时有性高潮及射精动作,但无精液流出.性交后取中段尿镜检均有大量精子.
作者:张正福;付聪;王力群;魏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认识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例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该病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3例,其中2例经手术、1例经膀胱镜下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小细胞癌.1例T4M1经化疗三月后死亡,1例T3aM0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予以化疗,一年后死于心梗,1例T4M0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予以放疗,仍在随访中,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系高度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辅以术后放疗,化疗疗效尚不肯定.
作者:肖恒军;刘继红;周四维;庄乾元;陈南强;叶章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3月~2001年1月在肾巨大结石取石术中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技术辅助取石,临床应用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8~76(平均40.7)岁.
作者:张大虎;张小平;王志新;郭永连;冯强;陈怀波;丁智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及去势术联合89Sr和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方法对8例晚期PCa患者行姑息性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TUEVP)及睾丸切除术后,给予89Sr锶(89 Sr)和服用缓退瘤或磷酸雌二醇氮芥治疗,随访了2~4年.结果病人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下降50%,平均大尿流率(Qmax)由(5.4±2.1)ml/s增加到(15.3±3.0)ml/s.血清PSA由治疗前的平均53.4μg/L降至89 Sr治疗后第3个月末的平均3.6μg/L.随访8例中,生存6例,死亡2例.转移性骨痛缓减率达100%,6例生存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明显缩小或消失,5例生存已超过3.5年,1例超过3年.结论该方法可明显提高晚期PCa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是治疗晚期PCa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邹建华;陈照祥;潘慈康;陈明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资料 2000年7月~2001年12月我院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应用撬剥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39例.年龄51~85(平均68)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年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线细、夜尿次数增多.
作者:卫华;侯俊明;马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我科1995年6月~1998年3月,共处理医源性双J管移位12例,其中上移8例,下移4例,男3例,女9例.年龄23~68岁.左侧5例,右侧7例.置双J管时间1~6周.
作者:詹河涓;郑彬;陈晓峰;李德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前列腺增生术后仍有排尿障碍的患者,进行全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10例,尿道狭窄9例,膀胱出口梗阻18例.结论逼尿肌功能紊乱、尿道狭窄是引起术后症状无改善的主要原因.尿动力学检查对术前合理选择病例,术后分析症状原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留存;虎威;范郁会;周克斌;扬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中药通关胶囊对前列腺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去势7d后随机分组,分别每日皮下注射睾酮或保列治及不同剂量的中药通关胶囊药粉灌胃,给药30 d时放血处死.取相同部位前列腺组织,以免疫组化定量技术对Ki-67抗原进行检测.结果各给药组前列腺体质量及体积明显低于睾酮组,P<0.01.通关胶囊高、中、低剂量及保列治组Ki-67的表达明显低于睾酮组,P<0.01.Ki-67的表达主要位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核,腺体基底细胞及间质组织表达较少.结论中药通关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理之一是该药明显抑制了前列腺组织中Ki-67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前列腺细胞的增殖.
作者:张蜀武;邵继春;常德贵;于军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资料我院门诊1960~1995年共收治特发性阴囊坏疽患者,年龄40~63(平均48)岁.病程10 d~1月,平均病程9 d.7例均有阴囊握雪感及阴囊肿痛伴全身高热、寒战.
作者:赵立明;赵成珠;印强;李炯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