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仙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式复杂费时长,术野暴露差,出血多.近几年我们对泪囊鼻腔吻合术作了一些改良.采取切除泪囊后瓣,单纯前瓣吻合的方法,为156例慢性泪囊炎病人施行了泪囊鼻腔吻合术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黄学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ICU今夏收治淹弱后紧急复苏病员2例,均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勇;王大庆;胡建华;葛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孕妇杨某,26岁,G2P0,6月孕,不明原因无痛性阴道流血6天,加重伴头昏眼花、心慌乏力半天,于2000年3月27日下午6时急诊入院.查体:急性失血重病面容,懒言,四肢厥冷,P:128次/min,R:24次/min,BP:6/4 kPa,子宫6月孕大,有不规则宫缩,未闻及胎心音.
作者:刘康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29岁,从高处跌落伴全身多处烧伤1小时入院.病员1小时前高空作业时,被迎面扑来的火焰烧伤,烧及面、颈部、左手前臂、右小腿,顿感烁痛难忍,几分钟后被爆炸的油罐气流冲击自15m高的高架上跌下,跌落过程中触及钝性物体而伤及胸部、腰部.
作者:林超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5-2001年我们共收治因直肠前突而引起的顽固性便秘116例,经在病变处行硬化剂柱状注射加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学贵;王惠君;曹吉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注意到,血小板及血小板源活性产物在诸多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观察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2(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浓度水平,并探讨其与肾损害程度、治疗效果及转归的关系.
作者:谢建平;康后生;吴晓华;孙跃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律失常临床常见,且急症多,在临床上诊断失当或失误比较常见,给临床医生采取合理治疗措施及时控制带来了一定难度,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以下就我们数年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谈些体会与经验.
作者:霍晋驿;胡小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多,但疗效均不理想.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和发展现状,我科从1999年9月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术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涛;文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的机制.方法对4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22例不典型增生和37例胃癌,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2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表达不断增加,其中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分别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胃癌组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P<0.05).C-erbB-2的表达也呈递增趋势,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分别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组(P<0.05),不典型增生组(P<0.01)和胃癌组(P<0.05),结论胃粘膜癌变过程中bcl-2、C-erbB-2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粘膜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冯志松;吴小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CT是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在显示病变及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等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极有价值的诊断信息,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误诊、漏诊.为了提高临床对该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笔者回顾分析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山;黄明亮;邓建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马蹄型肛瘘常因瘘道多,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成为近年来肛肠外科研究的热点.我科1997年以来,对50例马蹄型肛瘘采用切开挂线皮桥旷置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德才;王惠君;商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现存体温单按4Am、8Am、12N、4Pn、8Pm、12Mn的顺序排列,描绘体温、脉搏、呼吸并绘制在相应2小时栏内,在体温、脉搏、呼吸下面有排泄物、输入、饮入、血压、体重供临床记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一些缺点:
作者:余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收治1例前房角铁质异物存留17年,异物完全锈蚀,丧失磁性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长骏;杨彩霞;廖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慢性疾病.本病在许多国家仍然相当流行,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200万新近感染的病例[1].近年来在我院就诊者也呈迅速上升趋势.本病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害全身各个器官.亦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危害甚大.因此,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极为重要.为此,我们特对2000年1月至2001年2月就诊的高危病人共675例,作了血清学检查,查出阳性286例,并进行了临床跟踪.
作者:敬永霞;眭维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8-2000年我们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肘关节功能活动,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爱;李永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至今仍是夏秋季节儿童常病.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由于就诊不及时,早期又容易误诊,给部份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特别是重型和暴发性患者病死率高达15%以上.及时就诊,减少误诊是合理治疗,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现将我科1998-2000年的3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胡素秋;熊良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6年以来,我们常规应用气管切开术抢救重型破伤风10例,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阳;吕晓菲;刘福文;程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的产生而发生,其感染的类型与特点随医院的发展而变迁.近年来,随着胃肠镜检查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和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经内镜传播的疾病时有发生.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胃肠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其构造复杂,存在许多管腔、窦道等,不能耐高温、高压,只能采用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又由于其价格昂贵,使用频率高、冲洗不够彻底、消毒时间不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使用中若不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措施,则可以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越来越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凌广花等[1]报道,胃肠镜检查后产生菌血症者发病率约为3%-9.5%,HBsAg阳性人的唾液、胃液中HBsAg阳性率约为50%以上,内镜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肝炎病毒传播途径.诊治患者应该大限度地发挥检查的好处,同时将医院感染减至低限度.消化内镜术对胃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极大的价值,对内镜的有效清洗和消毒是防止以医疗设备为感染媒介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建萍;李金容;汪淼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总结16例冠心病在常温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麻醉管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向太;郑述碧;朱文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性,18岁,因发热、剧烈右侧胸痛、咯血而入住当地医院,胸片检查提示右下肺少许渗出性病变,疑诊右下肺炎并反应性胸膜炎,给予抗炎治疗3天后,胸痛消失,随之出现双下肢肿胀、呼吸困难,查体发现双侧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复查胸片提示双侧胸腔中等量积液,给予抽胸水治疗,双侧均为血性胸水,在当地医院抗炎治疗一周,效果不佳,并出现双下肢肿胀而转入我院.
作者:陈绍平;汪淼芹;邹光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