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隐血反应与尿中红细胞的关系

李君安;陈寿开;赖明

关键词:隐血反应, 红细胞, 相关性
摘要:目的分析尿隐血反应结果与尿中镜检红细胞数的关系.方法采用韩国盈东S-300型尿液分析仪试带法测定尿中隐血(BLD),使用显微镜一滴尿法检测尿中的红细胞数量.结果对1768例病人随意尿标本的测定,BLD阴性,平均每个视野红细胞1个以下者1276例,BLD阳性,平均每个视野红细胞1个以上者391例,则尿中隐血反应与尿中红细胞数的相关性一致率为94.2%;其中,BLD阴性、平均每个视野红细胞1个以上者3例,BLD阳性,平均每个视野红细胞1个以下者98例,则隐血反应与尿中红细胞不相关占5.8%.结论分析尿常规报告隐血反应和红细胞数的相关性,要动态观察检验结果和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尽量做到减少误诊、漏诊现象,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配Array试剂参加全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验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基金项目:南充市科委科研课题基金资助,南充市科发[1998]68号.

    研究三种不同标准对卫生部室间质评Ig、补体结果的影响.每次作卫生部Ig、补体室间质评前,使用自制IgG、IgA、IgM、C3、C4抗血清、蛋白稀释液及缓冲液将仪器用贝克曼标准CAL1定标,然后将质控血清、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简称上生所)免疫球蛋白标准、卫生部临检中心免疫球蛋白定值质控血清上Array仪测定.用三种不同标准对其结果作回顾性分析,平均得分用SDI表示.三种不同标准所计算出的Ig、补体室间质控值均较接近,全年平均得分(SDI)均在0.602以下,说明Array仪采用自配试剂检测结果准确,不同的标准对总的分值影响不大.

    作者:张国元;唐中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45例临床分析

    探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ER)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食管钡剂造影是早期确诊GER的依据,并采用体位疗法及普瑞博思口服或鼻饲治疗.结果溢乳、呕吐84%在1d内控制,11%在2d内控制,5%在3d内控制且无不良反应.食管钡剂造影是早期确诊GER的依据,体位及普瑞博思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

    作者:赵丽;刘志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体会

    本文结合2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讨论消融靶点、靶点图、预示成功的标志、房室传导阻滞征象及防治、消融终点.并讨论了旁道标测时合理应用X光投照角度,以避免房室传导阻滞等问题.

    作者:向乾才;陈隆富;刘世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超声显像诊断56例宫外孕的体会

    现将作者10年来,由超声显像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比较完整的56例宫外孕,报告如下.

    作者:黄建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半夏水半夏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本文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和水半夏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它们有些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作为半夏与水半夏鉴别的依据.

    作者:白权;赵淑芝;孙琪华;苏学辉;代庆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误诊3例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简称肺泡癌)系原发于肺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原发性肺癌,因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对我院肺泡癌误诊为亚急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急性颈髓损伤伴不全截瘫的康复护理

    褥疮、泌尿系、呼吸系感染、关节僵硬是截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做好截瘫病人的康复护理,使并发症控制在低限度,各器官功能恢复到大程度,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我院从1994年至1999年对34例急性颈髓损伤伴不全截瘫病人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董文菊;蔡玉芳;左明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国产氨舒钠体外抗菌活性

    目的:比较国产氨舒钠(ASN)和进口优立新(ULX)制剂(均由氨苄西林(AMP)与舒马坦(SBT)以2:1比例组成)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多点接种仪点种细菌测定小抑菌浓度(MIC),并观察药物的MBC及接种菌量、pH、血清浓度改变对药物抗菌作用的影响.结果:AMP与ASN或ULX对革兰阳性菌的MIC50之平均比值分别为4.8和5.1;对革兰阴性菌的平均MIC50比值分别为6.3和6.6;ASN和AMP的MBC为2~4×MIC.接种菌量在103~109CFU/ml、pH值在5~9及血清浓度在0%~20%的范围内,药物的MIC仅提高1~4倍.结论:SBT能增强氨苄西林的抗菌活性;接种菌量、pH、血清浓度改变对药物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雷军;凌保东;张淑华;洪峥;吴文蓉;王浴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我院胸心外科1990年1月~1993年12月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42例,本文拟对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万琼;王萍;陈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SPECT图像缩小比例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放大倍数(Zoom)、采集模式、重建方式和输出方式下SPECT图像的缩小比例,确定实物与图像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1)用两个不同半径(R)的模型,以不同Zoom、采集模式和重建模式进行图像采集和重建,分别测定图像中模型的半径(R′),求得图像缩小比例(R/R′),再与计算机标定比例(Scale)进行比较;(2)分别测定计算机图像以胶片和打印纸方式输出时的图像缩小比例.结果:(1)无论静态和断层图像,不同Zoom的图像缩小比例不同;相同Zoom不同重建模式断层图像的缩小比例不同;(2)各Zoom的图像缩小比例与计算机标定比例一致;(3)以胶片和打印纸方式输出图像时各自的缩小比例不同.结论:SPECT图像的缩小比例与计算机标定比例一致,但因Zoom、采集模式、重建模式和输出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作者:游金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肺炎患儿血清SOD和LP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自由基在肺炎发病中的作用.测定肺炎患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肺炎患儿血清水平明显升高,SOD、SOD/LPO值显著降低,各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肺炎急性期时机体氧化反应亢进,抗氧化能力低下,自由基参与并加重了肺炎的病理过程,恢复期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已恢复.

    作者:李云;朱红枫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阴茎肿瘤的表达及临床特征关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能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其增殖迁移和诱导血管形成.在肿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VEGF在阴茎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特征关系.

    作者:鲜述彦;毛普德;丁晓东;刘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清腺苷脱氨酶在肝细胞性黄疸与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腺苷脱氨酶(ADA),是腺苷酸分解代谢的重要酶之一,主要催化腺嘌呤核苷和腺嘌呤脱氧核糖脱氨生成次黄嘌呤苷和氨,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核酸及能量代谢.近年来在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免疫障碍的发病机理研究中受到重视,体液中ADA的测定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蒲泽宴;刘仲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肺癌肺转移的高分辨力CT评价

    对比研究普通CT和高分辨力CT在肺癌肺转移性结节的诊断价值,39例肺癌肺转移性结节采用普通CT和HRCT扫描.评价普通CT和HRCT扫描对肺癌肺转移性结节的显示,分别记录①原发肿瘤的部位;②结节的分布;③结节的大小;④结节的边缘形态;⑤结节的内部密度.HRCT扫描对肺癌肺转移性结节的显示明显高于普通CT,HRCT清楚显示结节边缘菱角征和内部低密度环征.肺部普通CT扫描加HRCT扫描对肺癌肺转移性结节的诊断有明显的价值.

    作者:李春平;黄小华;周晓晴;周华藻;杜勇;张小明;曾南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内眼术后脉络膜脱离临床探讨

    本文对7例内眼术后脉络脱离进行分析,其总发生率为1.15%.而白内障及青光眼术后的发生率分别为1.60%与1.67%.探讨其发生原因多与手术,脉络膜血管硬化,血管扩张渗出,及眼内压的变化,术后的炎症反应及玻璃体疝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并对其临床特点及对眼球的危害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作者:李晋平;刘文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头皮回植治疗头皮撕脱伤16例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16例病人均为长发女性,工人12例,农民4例,年龄小16岁,大48岁,伤后入院时间短1h,长6h,损伤原因均为长发绞入高速旋转的机器所致;入院时均有失血性休克,估计失血量在1500ml以上,均为完全性头皮撕脱伤,撕裂成4~5块状,其中合并双耳廊撕脱3例,单侧5例,颈额部撕脱4例(其中帽状腱膜撕脱缺损、颅骨外露面较大,无法修补者2例,无合并症4例,伤后离体头皮均未作任何保存,直接随病人送来15例,1例将头皮埋于泥土中1h后取出送来本院,术后发生轻度感染,经过抗药治愈.住院时间2~3wk.术后随访8例,无头皮及面部畸形,有少许发毛生长,效果满意.

    作者:谢军;蒲旭阳;郑勇;张进恂;须昌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围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摧残,为此作好腰椎间盘突出护理势在必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目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疗效显著,相对彻底,且术后并发症已被控制在低限度.本文详细阐述了我院1995年7月至1998年12月的300例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韩爱华;陈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肝病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38例肝病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含量进行检测,并与50例正常对照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肝炎患者血清F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肝硬化、重症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Fn水平低于正常,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血清Fn水平低于正常,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提示血清Fn测定对肝硬化、重症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定、预后估计有一定意义.

    作者:郭晓兰;张国元;唐中;陈绍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加用辅助药致SPO2变化及原因分析

    硬膜外麻醉加用辅助药是外科手术麻醉效果较好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在临床手术麻醉过程中,通常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主要对SPO2影响很大,直接威胁手术患者的安全.对此,本文对硬膜外麻醉加用辅助药导致SPO2的变化及原因进行对比性研究分析,并且对SPO2下降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唐代儒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仪检测胎儿脐带绕颈的探讨

    本文报告100例在我科接受彩超检查的产前孕妇与分娩后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显示我科检出脐带绕颈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都较高.说明彩色多普勒技术用于产前孕妇检查,对检测胎儿有无脐带绕颈及了解血流动力学变化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梅;宋铮;张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