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良恶性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的应用研究

余红;杨琳

关键词:宫颈占位性病变, 弹性成像, 经阴道超声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transvaginal elastography,TVES)在宫颈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TVES检查54例宫颈占位性病变和30例正常宫颈,并参考改良乳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进行宫颈硬度半定量评分.结果 正常宫颈30例,超声弹性评分均为1分;96.9%(31/32)宫颈良性占位性病变超声弹性评分≤2分;90.9%(20/22)宫颈癌超声弹性评分≥3分;宫颈良性占位性病变应变率比值为1.61±0.35,宫颈癌应变率比值为4.27±1.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VES能为宫颈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提供参考,对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儿童基础免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社区儿童基础免疫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查阅成都市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登记资料,采用系统抽样法对社区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儿童5种疫苗接种率均高于96%;主要影响因素为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状况、预防接种点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社区对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结论 社区对儿童基础免疫知识的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水平应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点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有助于提高接种率.

    作者:倪红珍;严永华;杜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和微刺激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1 079例POR周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资料,根据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患者被分别归入A组(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组,n=397)和B组(微刺激方案组,n=68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不孕年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优胚率、总周期取消率、无可移植胚胎周期比例、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Gn天数、Gn总剂量和未获卵周期比例低于A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刺激方案在POR患者中,可节约Gn用量、缩短Gn时间和降低无获卵取消周期比例;配合全胚冷冻后择期移植,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低剂量降调节长方案.因此,微刺激方案是一个经济、可行、有效的方案.

    作者:黄青;董静文;刘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昼夜节律对全身麻醉中使用丙泊酚剂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昼夜节律对全身麻醉中使用丙泊酚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患者60例(手术时间90 min内),按接受手术的时间分为B组即白天组(9:00~18:00)、D1组即夜间1组(21:00~0:00)和D2组即夜间2组(0:00~3:00),每组各20例.3组患者采用统一诱导方法,术中以目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55)闭环反馈靶控输注(TCI)丙泊酚3μg/mL,瑞芬太尼TCI4 ng/mL至术毕.分别记录3组患者T.(入室后5 min)、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 min)、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时)和T5(拔管后5 min)的BIS值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3组患者麻醉期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使用的总量及停药后的麻醉苏醒时间.结果 D2组的MAP、HR均低于B组,麻醉前后的BIS值也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麻醉深度下,D2组所需的丙泊酚用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昼夜节律可以对全身麻醉中的丙泊酚用量产生影响,夜间手术的全身麻醉中丙泊酚所需药量低于白天,可以适当减量.

    作者:李佳;黄井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缺氧环境对成牙骨质细胞成骨功能调节的研究

    目的 探讨缺氧环境对成牙骨质样细胞OCCM-30成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三气培养箱构建细胞缺氧模型,以常氧条件培养为对照组,应用RT-PCR检测缺氧后OCCM-30细胞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和骨涎蛋白(BSP)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缺氧环境对ALP和OCN的mRNA表达调控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随着缺氧的开始,ALP及OCN的mRNA表达均逐步上调并在12 h达到顶峰,然后再逐步下降;缺氧能显著抑制BSP mRNA表达,随着缺氧的开始,BSP mRNA表达逐步下调.结论 缺氧微环境在前12 h能刺激OCCM-30细胞成骨功能的表达,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成骨功能受到抑制.

    作者:吴浩;韩红娟;任小华;梁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骶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骶神经刺激疗法(SNS)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SNS组和氨酚曲马多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效果评分、止痛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 SNS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持续时间和止痛平均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氨酚曲马多组,疼痛VAS评分差值显著大于氨酚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S对痔术后疼痛疗效确切,实用性强,更适合于术后中、重度疼痛.

    作者:姚劲斌;罗湛滨;陈春梅;沈国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一期后路下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一期后路清除下腰椎结核病灶椎间植骨内固定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9例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清除结核病灶和椎间、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对比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的椎体后凸的Cobb角及红细胞沉降率.结果 手术时间为(162.78士25.26)min,术中出血为(350.00±90.14) mL.术中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无窦道及瘘管形成,椎体高度、后凸畸形矫正满意.随访24~31月,结核均治愈,植骨块无滑移,植骨骨性融合时间5~7月,无结核复发.术前、术后、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的椎体Cobb角及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14.40±5.21)、(2.40±1.71)、(2.40±1.90)、(2.70±2.00)°;(42.00±10.91)、(29.10±5.80)、(14.90±2.13)、(13.50±1.78)mm/h.结论 一期后路清除结核病灶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结核安全、有效,能解除神经压迫,满意地清除结核病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和维持畸形矫正效果,对少数特定情况的下腰椎结核是一种较好的术式选择.

    作者:杨利斌;李爱国;杨素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孕期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卵黄囊大小及形态变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 早孕期通过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卵黄囊大小及形态变化,了解其与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69例早孕者,经阴道超声观察卵黄囊的大小、形态变化,详细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卵黄囊表现为持续缓慢增长,直径大出现在孕8周后,孕9周后逐渐缩小直至消失.6+~12周卵黄囊直径与5~6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黄囊过大或过小的妊娠流产率分别为47.1%和100.0%,形态异常的流产率为40.8%,卵黄囊未显示的流产率为100.0%.结论 卵黄囊大小异常或形态异常是妊娠预后不好的标志,阴道超声检查能为临床早期预测妊娠结局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仝蕊;卢丽娟;雷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530名儿童抗-HBs定量检测结果研究

    目的 了解1~15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对1 530例1~15岁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1~15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为60.26%.其中男性抗-HBs阳性率为55.88%,明显低于女性的64.45%(P<0.01);1~6岁年龄组抗-HBs阳性率为64.00%,明显高于7~12岁年龄组的57.48%和13~15岁年龄组的57.14% (P<0.05),但7~12岁年龄组与13~15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5岁年龄组与7~12岁年龄组和1~6岁年龄组的抗-HBs滴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儿童抗-HBs阳性率存在人群差异,可能与年龄、性别相关,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

    作者:王勇;邓建军;王利民;何易;胡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NGAL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及其促进结肠癌转移的研究

    目的 研究NGAL重组蛋白促进人结肠癌细胞SW480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tev-NGAL,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采用亲和层析纯化,并用tev酶进行酶切获得NGAL重组蛋白;Transwell与基质胶实验检测NGAL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GAL对肿瘤转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不同肿瘤分期结肠癌患者血液中NGAL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pet32a-tev-NGAL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体外表达与纯化获得NGAL重组蛋白;该蛋白促进SW480的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GAL激活EMT信号通路;ELISA结果表明,NGAL表达量与肿瘤恶化程度成正相关.结论 NGAL通过激活EMT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SW480转移.

    作者:刘桦;杨晓龙;唐丽;胡开锋;刘明佳;刘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莉芙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研究

    目的 评价黑升麻异丙醇提取物(莉芙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98例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KMI评分、阴道萎缩症状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改善KMI评分和阴道萎缩症状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子宫内膜增厚、乳腺胀痛和阴道流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激素、糖脂代谢和肝肾功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莉芙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安全性高、效果好.

    作者:张琴;庄宗恒;陈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与其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CHD患者120例(A组),分为CHD合并T2DM(A1组)61例,CHD组(A2组)5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CHD120例(B组),分为T2DM组(B1组)62例,非T2DM组(B2组)58例.入选者均测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血压、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PG)、胰岛素α、β受体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据.结果 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较非T2DM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腰围(WC)较其他各组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25(OH)D表达水平较非T2DM组降低,CHD组25(OH)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α、β受体在T2DM患者较非T2DM患者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胰岛素α、β受体较非CHD组血清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合并T2DM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等机制来改变,与CHD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周广朋;张景岚;李刚;陈旸;陈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61例肺癌患者(肺癌组)、6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统计4种指标的阳性率,计算4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分析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80%、71.66%,各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而特异性明显低于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作者:冷平;乔凤伶;余蓉;何恩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片阴道给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片经阴道给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于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并自愿要求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予以米索前列醇片压碎后阴道给药,根据患者孕期、孕史情况,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及给药时间,按孕期不同选取所需规格吸管及钳夹术;对照组则不予使用米索前列醇片,余同观察组.评价两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手术完成情况:治疗组完成130例(97.74%),对照组完成133例(100.00%).在宫颈扩张方面,观察组宫颈扩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中5例、对照组中8例患者出现皮肤潮红等一过性不良反应,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有利于术中宫颈扩张,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辜素梅;刘素芳;秦琦;李瑞琼;张成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Mfn2基因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EGFR、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使人乳腺癌MCF-7细胞过表达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fn2),研究外源性Mfn2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N1组、转染Mfn2质粒的pEGFP-Mfn2组.转染48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转染效率、Mfn2mRNA及Mfn2蛋白表达.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情况、各组MCF-7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同时检测各组EGFR及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48 h后pEGFP-N1组及pEGFP-Mfn2组转染效率分别为(49.15±2.04)%及(51.10±2.18)%,高于对照组[(0.58±0.21)%,P<0.05];pEGFP-Mfn2组的Mfn2 mRNA及Mfn2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pEGFP-N1组(P<0.05);pEGFP-Mfn2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细胞周期主要阻滞于G0/G1期;pEGFP-Mfn2组EGFR和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Mfn2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Mfn2基因过表达导致了EGFR及EGF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胡继卫;洪慧;张景华;陈晶晶;李玉凤;张顺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在椎体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在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高黏度或低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0例,根据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低黏度骨水泥组(n=20)和高黏度骨水泥组(n=20).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以及骨水泥渗漏率、术后手术椎体或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 低黏度骨水泥组和高黏度骨水泥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组(P<0.05).结论 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能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具有更好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陈学忠;董玮;奚江明;孟繁胜;朱肖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芦荟防治PICC置管后静脉炎

    目的 评估芦荟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后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ICC置管的132例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置管当天给予新鲜芦荟汁涂擦置管静脉,对照组置管24 h后予50%硫酸镁湿热敷置管静脉,比较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然后将出现静脉炎的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芦荟捣碎外敷,B组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观察A、B两组静脉炎的疗效.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是5.97%和20.00%(x2 =5.788,P=0.016).A组和B组静脉炎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100.00%和44.44%(x2=8.232,P=0.029).结论 芦荟对PICC所致静脉炎防治作用较好.

    作者:袁君兰;黄益;李长英;林代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开颅手术及脑脊液分流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开颅手术及脑脊液分流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手术及脑脊液分流术患者共368例,并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病例筛选.结果 368例患者临床资料显示,发生术后感染39例(10.6%),其中,脑膜-脑室炎38例,脑脓肿/脑积脓1例.开颅手术326例,发生术后感染35例(10.7%);脑脊液分流术42例,发生术后感染4例(9.5%).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急诊手术、GCS评分≤9分、术后脑脊液外引流、手术时间>4 h、二次手术和术后脑脊液漏是颅脑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脑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急诊手术、GCS评分较低、术后脑脊液外引流、手术时间较长、二次手术和术后发生脑脊液漏,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洛同;周杰;明扬;彭里磊;陈礼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的疗效.方法 20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和C组.A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活性药物、抗感染、营养支持、中药汤剂管喂及灌肠等基础治疗.B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生理盐水穴位注射;C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比较3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中转手术率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 C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与A、B两组比较均缩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高于A、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住院时间较A、B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中转手术率、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A、B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胰腺炎能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肠麻痹;能提高胰腺炎治疗的总体有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潘涛;付国川;刘芙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静脉窦区凹陷性颅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 总结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微创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均行微创手术,其凹陷骨折所致压迫均得以解除.术中发现7例静脉窦损伤,其中5例为上矢状窦损伤,2例为横窦损伤.16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未输血;1例顶部矢状窦损伤患者大出血.9例一期行凹陷骨折整复并固定.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短期内均有改善,且随访2个月至3年均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显微镜及显微磨钻等微创技术治疗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可减少创伤,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作者:吴建波;杨清;周明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四川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四川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1-2月符合条件的318例四川省内农村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空巢老人240例,非空巢老人78例,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得分与非空巢老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其健康状况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经济情况.结论 四川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低于非空巢老人,其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应根据此群体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丁杏;陈孜;唐平;周习丽;杨欢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成都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