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癌组织中P53及nm23/NDPK蛋白的研究

蔡方;赵勇

关键词: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P53、nm23/NDPK
摘要:目地:探讨p53、nm23/NDPK蛋白与大肠癌病理改变之间以及这二种蛋白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大肠癌P53、nm23/ND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P53、nm23/NDPK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3.6%和70.2%.肿瘤分化程度越差,恶性程度越高,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越高,而nm23/NDPK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反而越低.未分化癌与高分化腺癌之间二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有转移组nm23/NDPK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5).二种蛋白的表达均与癌块大小无关.结论:P53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均起了重要作用;nm23/NDPK蛋白的表达与转移呈负相关,并可能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有关;P53蛋白与nm23/NDPK蛋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重复PCR指纹技术调查肺科ICU鲍曼不动杆菌的暴发流行

    为调查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流行情况,分别采用抗生素敏感谱试验及重复PCR指纹技术对从24名病人分离的28株鲍曼不动杆菌作分型研究.结果发现28株共分成3种抗生素敏感谱模式或5种基因型,以Ⅰ型抗生素敏感谱或基因型A为主,从肺科ICU分离的菌株均为基因型A.结果表明基因型A鲍曼不动杆菌是此次暴发流行的菌株.基因分型较抗生素敏感谱分型更为灵敏、特异,且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特点.在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中颇具应用价值.

    作者:夏云;张玉洪;曹何;黄天禄;陈宏础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细菌生长曲线在临床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目的:探讨微生物生长曲线在细菌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39例患者微生物生长曲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型.结果: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32.58%;在增菌后6~24 h时区内转种,分离培养阳性率高(95.1%);陡峭型曲线在所有曲线中所占比例大(78.67%)且细菌分离培养阳性率高(95.28%),而中间及平缓型生长曲线的存在是细菌分离培养失败的重要原因.结论:利用微生物生长曲线不仅可连续观察细菌生长分型,而且可明显提高细菌的培养阳性率.

    作者:卓健生;卢云;杨朵;罗小兵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处理

    我科自1997年引进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二年多的使用碰到一些问题,在这里一并提出,以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陈彤;史小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中国南通地区TT病毒ORF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的技术从南通地区某肝癌患者血清中检出输血传播病毒(TTV),并在PUC18上对其开放读码框2(ORF2)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国内外发表的TT病毒AB008394(日本株)、AF079173(中国株)对应位置核苷酸同源性为98%和97%,对180例献血者及62例各型肝病及18例非甲~庚型肝炎血清进行检测,TT病毒阳性率在9%~47%之间.

    作者:谢晓谦;张冬雷;王惠民;李玉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简易增凝染色法快速诊断霍乱弧菌

    霍乱是一种流行迅速的传染病,及时发现传染源和尽快确定病原体对于卫生防疫部门控制和扑灭疫情极为重要.为此,笔者参考有关文献[1,2],在简易增凝法的基础上,辅以细菌染色技术,经显微镜观察快速诊断霍乱弧菌,取得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章云;朱晓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比值在胆源性与非胆源性胰腺炎中的鉴别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其比值在急性胰腺炎病因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79例急性胰腺炎的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其比值,将患者分为胆源性与非胆源性(包括酒精性与其他)组,分别进行对比.结果:胆源性组的血清脂肪酶较非胆源性组显著增高(P>0.05),胆源性组较酒精性组的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均显著偏高(P<0.01及P<0.05),但有相当多重叠,血清脂肪酶与淀粉酶比值在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其比值不能用来区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作者:涂朝勇;郑建方;李欣华;周新木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三种检测淋病菌方法结果比较

    在淋病的防治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实验室诊断是一个关键.我科对淋病菌的检测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同时检查,即应用淋病快速检查试纸片,分泌物直接涂片法,CO2气袋T-M培养基培养法.为提高淋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现将结果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张鑫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新酶法测定红细胞肌酸

    作者建立了一种新的高灵敏度酶法测定RBC肌酸的的方法,其原理为:第一反应用肌氨酸氧化酶(Sarcosine oxidase,Sox;EC 1.5.3.1,来源于节杆菌属)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消除内源性肌氨酸,第二反应中的叠氮钠首先完全抑制反应体系中的过氧化氢酶,标本中的肌酸被肌酸咪基水解酶(Creatine amidinohydrolase,CTase;EC 3.5.3.3,来源于放线杆菌属)水解为肌氨酸,然后在Sox作用下产生H2O2,偶联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EC 1.11.1.7)和高灵敏度色原10-N-甲基氨基甲酰基-3,7-二甲氨基吩噻嗪(MCDP,C18H22N4OS,MW 342.4),氧化产物亚甲兰于660 nm吸光度与肌酸浓度成正比.

    作者:郭占君;刘兆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73例肿瘤患者红细胞花环初探

    初探肿瘤患者红细胞及肿瘤红细胞免疫低下原因,按酵母菌红细胞花环试验改良法检测73例恶性肿瘤患者酵母菌红细胞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受体花环促进率(RFER),红细胞受体花环受体抑制率(RFI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T)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协同肿瘤花环(ATE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ETER)8项指标,与献血员相比,除RBC·ICR和RFIR显著增高外(P<0.01),其余均显著降低(P<0.01).说明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与RBC·ICR和RFIR增高有关.

    作者:胡兰云;李东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前,临床各实验室分离HDL-Ch的方法较多,其中利用血清脂蛋白能与多价阴离子相结合形成沉淀而达到分离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然后测其上清液的方法为临床各实验室普遍采用.

    作者:陆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电阻法测定血清(血浆)中的总二氧化碳

    本文介绍一种仪器设备要求不高,测定较容易的电阻法来测定TCO2.1测定原理AFT-TCO2分析仪(深圳康立公司生产)是利用热导传感器来完成TCO2的测定,其原理如下:在正常空气条件下,热导传感器负载电阻上的电压用Vo表示,在标准定值浓度气体(TCO2)条件下,测定的热导传感器的电压稳定值用VAS表示,称为标准定值气体中电压.

    作者:张宁;袁平宗;刘渝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美国MET-HC1022血细胞计数仪两种特殊故障的排除

    MET-HC 1022全血细胞计数仪是我院引进的一台全血细胞分析仪,该仪器一般性能较好,但我们曾遇到过两种特殊故障,并找到了排除故障的办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天祥;张碧霞;武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Di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

    Di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该机具有自制比色杯,没有交叉污染,用水量少,样品分析过程中急诊可随时插入优先分析,可随时编排试验,待机状态光源灯泡自动关闭,仪器定标标准曲线可贮存3 mo,不用每天带标准品,测试精度高.我们使用该机两年多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把遇到的一些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崔庆;许会彬;张代民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酸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β-内酰胺酶(简称β-Lase)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1],已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其检测方法通常有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法、碘法、产色头孢菌素法以及酸测定法等[2].前三者操作步骤较繁琐,第四者试剂不易购买,难于普及开展,唯有酸纸片法简便快速利于常规推广.我们选用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一代)、头孢噻肟(头孢三代)为底物,以临床分离菌株为试验对象,对酸纸片法测定β-Lase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试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史跃杰;杨玉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康宁644Na+/K+/Cl-分析仪电磁阀故障排除

    美国汽巴.康宁公司生产的644 Na+/K+/Cl-分析仪,具有外形精巧,测定迅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维护简便,经济耐用等特点.完全适合中小医院的使用.

    作者:常虹;姚亚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方法学研究及应用

    目的:建立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方法.方法:采用铕标记的纯化白蛋白与尿样中的白蛋白竞争结合抗血清的原理,在WALLAC-VICTOR2型时间分辨荧光仪上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该法检出限为2.9 mg/L,线性达200 mg/L,批内变异系数为4.4%~10.6%,批间变异系数为3.9%~10.3%,平均回收率为102%(范围97.2%~108.6%),与放射免疫法(RIA)比较相关方程为YRIA=1.04X+0.12,r=0.981(n=40).结论:TRFIA法简单易行,铕标记物无污染,稳定时间长(4 °C,18 mo),该法是临床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的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作者:王跃国;黄一红;张志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A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分析及处理

    ACE为美国产的全自动、分立式分析系统,可进行常规的生物化学、电解质、血药浓度及相应免疫学检查.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精密度高、准确度较理想,能自动稀释和报警等特点.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故障以及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菊英;雷静月;陈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简易耗氧指示法检测耐苯唑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地检测耐苯唑青霉素(Methicillin)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方法:用简易耗氧指示法检测苯唑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mecA耐药基因作对照.结果:对临床分离的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检测,耗氧指示法能在8 h内报告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完全符合率达84.8%,相差一个稀释度内的符合率达97.8%;当耗氧指示法测定的MIC≥2 μg/ml时,PCR检测mecA基因为阳性,符合率为97.2%.结论:耗氧指示法能准确、快速地检测耐苯唑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且方法简便实用,便于推广,可替代微量肉汤稀释法.

    作者:陈亚军;王礼文;李克涓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钒酸氧化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WAKO钒酸氧化法与改良J-G法测定胆红素的方法学比较.方法:采用WAKO钒酸氧化法胆红素测定试剂盒同时测定血清中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改良J-G法测定胆红素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钒酸氧化法的重复性试验、线性试验、干扰试验、回收试验进行了评价.结果:钒酸氧化法(Y)与改良J-G法(X)有很好的相关性(总胆红素:Y=0.992 6X+2.234 4,r=0.999 1;直接胆红素:Y=0.996 8X+1.169 4,r=0.998 2);测定总胆红素的线性可达684 μmol/L,直接胆红素的线性可达342 μmol/L;测定总胆红素天内重复性变异平均为1.17%,天间重复性变异平均为1.88%,直接胆红素天内重复性变异平均为1.88%,天间重复性变异平均为2.76%;溶血、脂浊、维生素C对测定表现为较微的干扰.总胆红素的回收率平均为98.7%,直接胆红素的回收率平均为102.0%.结论:钒酸氧化法是一准确、灵敏的、适用于实际工作的测定胆红素的方法.

    作者:吴敏良;张正良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缩胆囊素的检测

    缩胆囊素又名缩胆囊肽、肠促胰酶肽(CCK),是1928年根据小肠抽提液刺激狗的胆囊引起收缩而被发现的.后来认为它是一种潜在的胰腺酶分泌刺激因子.直到1966年CCK被纯化时,基本序列才被确定.血液CCK活性早期评价是根据生物学试验,例如:胰腺的分泌或胆囊的收缩.可是这些评价在所有动物试验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如其它激素的作用或神经影响.为了防止各种矛盾,开展了敏感而特异的体外生物学试验,但这种方法费力而麻烦,不易应用.作者认为,放免法(RIA)得克服(a)CCK多种分子类型;(b)CCK和促胃酸素的类似氨基酸序列;(c)血液中CCK含量低;(d)受可用性肽链限制并伴有(e)等位标记;(f)肽链合成的困难.

    作者:胡柏成;向新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