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继承;川村隆枝;门奇卫;盛直久
患者,男,56岁,因左上腹痛2天,伴头昏于2002年2月12日急诊入院.入院前2天患者无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呈阵发性,放射至背心.查体:T36.3℃,P 92次/分,R 20次/分,BP113/77mmHg,脾明显肿大,肋下8cm,锁骨中线,叩痛,移浊(+).B超示脾重度肿大,脾被膜下积血,脾破裂,肝轻度肿大.
作者:曾林华;马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气管插管全麻诱导期间,需面罩加压给氧,由于使用了肌松药,一般气道均能维持通畅.但近我们观察发现2例病人全麻诱导期间,在使用了肌松药后发生支气管痉挛,患者加压给氧困难,且发生进行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们用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在修复口腔癌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7例,手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整复效果满意.
作者:李朝刚;张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人类进步的历史,也是在不断同各种危机斗争中成长的历史.这次SARS危机给我们社会带来很大影响,也充分暴露出我们在危机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对医院来讲,可以说是一次迟到的危机管理演练.今后只有不断加强医院对危机的认识,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才能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将危机给医院造成的损失降低至小程度,使医院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作者:何延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的联合应用在眼球挫伤的表现特征和价值.方法:91例(91眼)挫伤眼,健康对侧眼为对照,按照国际标准分别行VEP和F-ERG检查,比较分析两组间VEP 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F-ERG a波、b波潜伏期和振幅,以及挫伤眼组各项指标异常率.结果:挫伤眼VEP 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迟(P<0.01),振幅明显降低(P<0.01);F-ERG a波、b波振幅明显降低(P<0.01);VEP和F-ERG异常率分别为63.73%和72.53%,双项检查异常率为56.04%.结论:VEP和F-ERG联合检查是评价眼球挫伤后视功能、损伤程度和范围的客观检测方法,是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康刚劲;郭梦翔;吕红彬;徐梅;程文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角膜异物是临床常见眼外伤,笔者于2001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角膜异物剔除后联合托百士、贝复舒点眼,共治疗8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祝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肾肿瘤(39例)超声分析,以探讨超声在肾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检查肿瘤的位置,大小,边缘,回声特点,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CT,X-线检查,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果:肾良恶性肿瘤(28例),超声符合率89.3%(25/28),CT符合85.7%(24/28),X-线检查符合率64.3%(18/28).肾孟良恶性肿瘤(11例),超声符合率81.8%(9.11).CT符合率90.9%(10/11(.X-线检出率63.6%(7/11).结论:超声对肾肿瘤的诊断较CT有价廉,重复性和普及性好的优点,其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已作为肾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汪小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正逐渐对传统教学模式形成冲击.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面临正在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如何解决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作者:刘寒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从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重型脑伤合并腹部脏器损伤36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廖兴平;文刚照;宋福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脑神经胶质瘤术后行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20例病理报告为Ⅲ~Ⅳ级恶性脑胶质瘤放疗病人,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结果:20例病人通过在神经外科放疗的专门护理,平均随访1年2月,按GOS标准,预后良好14例,轻度致残2例,中度致残1例,死亡3例.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使病人能获得较好的预后,达到预期目标,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危文娅;陈敏智;张莉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16例1996~2002年门诊和住院支气管结核病例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痰检、痰培养、纤支镜检查、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中各年龄组均以女性为多,15~40年龄组青年女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占73.1%(57/78).左侧支气管病变多于右侧.结论:纤支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方法.在实施规范抗结核化疗同时并用雾化、纤支镜下支气管内局部给药治疗,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支气管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凤丽;张侠;李敏;陈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报道侧脑室穿刺尿激酶冲洗结合腰穿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在局麻下单侧或双侧额角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每日冲洗1~2次并在脑室内注入尿激酶1~2万单位以液化血块.术后次日开始每日腰穿放液,共治疗50例.结果:脑室积血平均7d消失,Ⅲ、Ⅳ脑室血块平均4d消失;半年随访病死率为14%,脑积水发生率为8%.结论: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加尿激酶冲洗配合腰穿可在短期内消除脑室出血,是目前治疗脑室出血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李世军;王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术前肺血管阻力(Rp),肺动脉/体循环压(Pp/Ps),肺循环/体循环血流(Qp/Qs)比值与术中肺/体循环压力比值(Pp/Ps),肺循环/体循脉高压危象的预测作用,及其以术中应用一氧化氮(NO)的指征作用.同时,观察吸入对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婴儿术中体外循环(CPB)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病儿共46例,术前心导管检查证实均为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并拟行心脏直视手术.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基本相同.术前Rp、Pp/Ps、Qp/Qs值在心导管检查时由Fick公式计算.CPB结束前分别在主肺动脉及升主动脉直接测定肺动脉高压(Pp)和体循环压(Ps),计算出术中Pp/Ps值,并将其与术前Rp、Pp/Ps、Qp/Qs值分别进行相关分析.CPB结束时PP/PS比值>1.0者诊断为肺动脉高压危象,并给予40ppm的NO吸入,15min时再次测定PP/PS.结果:术前Rp值与CPB脱机时的Pp/Ps比值呈正相关(r2=0.86,P<0.05,n=46),而术前Pp/Ps比值则与CPB脱机时的PP/PS比值无明显关系。术前Rp<7.0 Wood unit m2的病例术中均未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的4例中,术前Rp值中均中9.0±2.6 Wood unit m2(7.4~12).NO吸入15min时,其中3例Pp/Ps从1.07±0.06明显下降至0.67±0.06(P<0.05),症状也明显改善.第4例对NO吸入治疗无反应,终因脱机失败而死亡,该例术前肺血管阻力(Rp值)高达15 Wood unit m2.结论:术前Rp可有效的预测CPB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并可作为术中使用NO吸入治疗的指征.NO吸入可有效治疗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婴儿术中CPB后肺动脉高压危象,但对特别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危象,效果尚不满意.
作者:魏继承;川村隆枝;门奇卫;盛直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成人前牙反(牙合)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伤害.
作者:卢燕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我院冠心病患者使用芪参胶囊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涛;莫余波;刘应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腹水中和血液中TP、LDH、IgG、IgA含量的比值对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价值.方法:利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美国BN-100全自动特种蛋白仪检测积液和血中TP、LDH、IgG、IgA,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渗出液中TP、LDH、IgG、IgA均值分别为42.60g/L、424.00U/L、9.21g/L、1.62g/L;漏出液中TP、LDH、IgG、IgA均值分别为8.76g/L、71.4U/L、2.56g/L、0.55g/L;同时渗出液中各指标与血中的比值分别为0.61、0.94、0.51;漏出液中各指标与血中的比值分别为0.14、0.23、0.15、0.17.且经t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渗出液中TP、LDH、IgG、IgA含量或者是与血中的比值明显高于漏出液,其检测对积液性质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曾付兰;陶华林;蔡美珠;杭永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正如许多研究者所发现的那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上就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因此如何管理,即调整和监控这个过程就显得至关重要.由此看来,和其他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一样,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否并不纯粹源于智力水平的高低,是否善于管理学习已成了众多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很多研究表明,英语学习不成功者往往不善使用或很少使用或很少使用管理方法.
作者:罗枫;林家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聋临床听力学表现及与耳蜗毛细胞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间的112例老年性聋病人进行临床听力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性聋男性(65.9%)较女性(34.1%)高发,听力损害较女性重;耳声发射检出率低(TEOAE的引出率仅为7.14%,DPOAE引出率为17%).结论:老年性聋与老年后耳蜗毛细胞退行性变有关.
作者:杨利;黎万荣;王玉冰;钱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997年Parson等三个美国研究小组在10q23.3位先后分离、鉴定、克隆到同一个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分别命名为: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在肿瘤第10号染色体有缺失的磷酸脂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多个进展期肿瘤中均有突变的基因(mutated in multiple advanced cancer 1,MMAC1)、能被转化生长因子β1调节并在上皮细胞中富含的磷酸酶(TGF-β1-regulated and epithelia cell-enriched phosphatase 1,TEP1).本文就近年其抑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郑文武;周业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1994年1月至2003年1月10年来所收集病人资料83例.结果:48例(占58%)病人病因明确,35例(占42%)病因不明.结论:血液高凝状态、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三个因素综合作用造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抗血小板聚集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王昆;张晓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