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烷在婴幼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何铭

关键词:七氟烷, 吸入麻醉, 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在婴幼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45例3月~5岁拟在气管插管身麻醉下行择期外科手术的患儿.以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麻醉,以BIS判定麻醉深度.记录开始吸入七氟烷至BIS降至40~50的时间;血压心率变化;患者苏醒时间;诱导期及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反应.结果:BIS降至40~50的时间为90.87±32.5s: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无一例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有27例(18.6%)患儿在麻醉诱导时出现体动,无一例呛咳、屏气和喉痉挛发生;苏醒时间10.6±3.0min;5例(3.4%)出现恶心但无呕吐,有97例(66.9%)患儿在苏醒后出现躁动:送出手术室时间为19.6±5.3min.结论:七氟烷用于婴幼儿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具有诱导快、苏醒快、副作用少、麻醉深度易于调控等诸多优点,可安全地用于婴幼儿临床麻醉.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脑卒中是由脑局部血供异常而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非常多见,往往是引起致死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历来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由于这种严重并发症,有时出现反复、大量、难以控制的消化道出血,迅速导致循环衰竭,极易加重脑部病变,使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作者:柯秀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医药学专业《中药学》教学体会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涵盖的知识面广,内容繁杂,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笔者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出来,供同行探讨.

    作者:蒋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咽痛冲剂治疗急性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咽痛冲剂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子咽痛冲剂治疗,对照组口服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咽痛冲剂治疗急性咽炎疗效佳.

    作者:闫欣荣;杨娟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在临床教学中开展医学实习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通过对1633名医学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心理状态分析,总结医学生的临床实习心理现状,从教学医院角度,初步探索临床教学中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模式和有效途径.

    作者:蔡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价值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胃左静脉与门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流方向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其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86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电子胃镜及肝炎标志物、肝功能等常规检验/检查.以研究对象在24个月随访期内有出血史且经内镜检查确定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出血风险的评价标准.对比分析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胃左静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胃左静脉的离肝血流方向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X2=12.049,P=0.00),这种显著性差异在child分级的三级肝功能状态下均存在.不同肝功能状态下门静脉的离肝血流方向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胃左静脉内径6mm、门静脉内径16mm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分层指标,出血患者中门静脉内径≥16mm与非出血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X2=4.21,P=0.04).结论:彩色多普勒测定胃左静脉血流方向、门静脉内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魏国;温贤敏;范合璋;蒲育;田浩;张振兰;王林;何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的焦虑状况及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探索帮助护生减轻焦虑的方法,提高护生的适应能力,更好地完成手术室的实习工作.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7年12月~2008年3月在手术室实习的59名首次上台护生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首次上台护生SAS总分均值与常模(中国正常人群)SAS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首次上台前对洗手护士工作的了解程度不同.SAS均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引起护生焦虑的相关因素主要的是:害怕出错被老师责备,其次是害怕违反无菌操作及在手术台上无所适从.结论:手术室护生首次上台的焦虑情况严重,应引起带教老师的重视.加强护生首次上台前的操作演练和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作者:王晓璐;李琦;廖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纤支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纤支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1例经CT诊断怀疑为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未应用CT引导,经纤支镜针吸活检.结果:21例患者中经纤支镜检查确诊肺癌17例(包括活检、刷检、针刺确,其中有9例淋巴结经常规纤支镜检查针吸活检阳性),阳性率80.95%.结论:纤支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对病人痛苦少,损伤小,费用低,诊断阳性率高.

    作者:杨杨;孙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循证医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儿科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个基本条件相同的临床医学本科班分别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儿科教学,比较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实验组)与传统讲授法(对照组)在儿科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临床实习效果综合测试成绩、学习兴趣、对教学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赵凤艳;屈艺;母得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介绍了人工鼻在保证呼吸道湿度、温度,增加呼吸道防御功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作者:胡晓琳;赵玲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

    慢性病病人的管理工作关系到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是保证社区安定的民心工程.但在实际工作中,慢性病管理的法规制度和组织不健全、医生报告病人不够等给管理带来了困难,我们通过健全健康教育和管理网络组织,建议各级政府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放大作用,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日,调动住宅小区物管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学校的宣传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工作,社区内慢性病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谷伟;廖云贞;张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临床免疫学检验课程分为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实验和临床免疫学三部分.在教学中,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采用提问、例证、讨论、病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贯彻综合性、主动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相结合.开放实验室,在基本技能训练基础上,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与理论课教学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作者:杨朝国;吴磊;刘武;杨再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DIC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DIC是一种源于微血管损伤并且可导致微血管损伤的获得性凝血紊乱综合征,不同的机制在止血系统的不同环节同时促使凝血活化,其中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是其中心环节.

    作者:乔凤伶;冷平;邓福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中药房新型管理

    传统的中医、中医学随着医药科学及相关科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有识之士的重视.它之所以悠久,源远流长,全在于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临床应用形式和独特的医疗效果.

    作者:王昭敏;尔古克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儿科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研究儿科护士的焦虑状况及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探讨掌握焦虑的调控方法,从而增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00名儿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00份有效问卷中,焦虑分大于40分者有23例.焦虑与护士的职称呈负相关(r=-0.297,P<0.05),职称越高,焦虑程度越低.从应对方式调查发现,大多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儿科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焦虑,儿科护士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医院管理者应高度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

    作者:漆平;赵丽华;陈平;钟敏;石盛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双源CT在肾脏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扫描在肾脏移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肾脏移植术后行DSCT多期增强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并对所得图像数据在西门子工作站中进行后处理.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检查,满意显示移植术后肾动脉、输尿管及肾实质结构.8例显示移植肾动脉吻合口狭窄,5例显示皮髓分界模糊,2例显示移植肾边缘毛糙,肾周间隙模糊,1例显示移植肾输尿管-肾盂管壁增厚,上述病例中10例显示肾脏强化异常,7例显示肾脏功能异常;其余25例肾脏强化程度正常,肾血管无狭窄.结论:双源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移植肾术后情况的评价及随访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靖逸;蒲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治疗83例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疗效不佳,容易反复发作,而切开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膝关节镜手术可以避免以上两者的缺点,它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疗效好、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皮肤疤痕小等优点.

    作者:熊可;陆宗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亚低温治疗是采用物理和药物的方法使病人体温降低,从而降低颅内压和脑耗氧量,减轻脑水肿,以达到脑保护和促进脑功能恢复的目的.故其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颅内压从亚低温治疗后1d即明显降低,7d基本正常,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1].

    作者:徐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稽留流产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稽留流产患者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5例稽留流产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Ⅰ组(米索前列醇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104例,观察Ⅱ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130例,对照组(已烯雌酚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81例,对三组患者用药后的胚胎组织排出情况及时间,流产过程中出血量,术中宫颈松弛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胚胎组织自然排出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和再次刮宫率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观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己烯雌酚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相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及米索前列醇配合负压吸引术及钳刮术是治疗稽留流产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尤其是钳刮术前单用米索前列醇更为经济简便,特别适合在农村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梅;林丽;屠兴复;陈孝路;张丛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

    目的:了解低年资注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处理对策.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成都市三所医院108名低年资注册护士(注册≤5年)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年资注册护士的SCL-90总均分和9个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五项因子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低年资注册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适宜的心理保健来维护以及提高低年资注册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琦;王晓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翠屏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通过对辖区内近5年的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翠屏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不理想且不稳定,其前三位死亡原因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死因与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医疗保健机构、生育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高度重视产科规范化建设,提高助产机构和人员的素质,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加强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对农村及贫困孕产妇提高补助资金,提高住院分娩率.

    作者:段永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