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良国;宋磊;孙凤国;肖志英;宋岗
颈、肩臂痛是颈椎病的常见和主要临床症状.颈椎病的发生是由于颈部的急慢性损伤和/(或)椎间盘退行性变后随椎间盘突出和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形成,而引起脊髓和神经功能出现障碍.本文通过影像学表现结合中医理论试述与颈椎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和中医辨证施治.
作者:程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使用常规自旋回波(SE)的矢状位T1WI、快速自旋回波矢状位(FSE)T2WI 和横轴位T2WI,观察椎体侧后方增生的钩椎关节、突出的椎间盘、肥厚的后纵韧带对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压迫情况,并回顾性分析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 MRI 影像资料.根据神经根受压的组织来源不同将其分为钩椎关节增生型、椎间盘突出型、后纵韧带肥厚型和混合型4种类型 .结果: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中,钩椎关节增生型48例,30例为单侧神经根受压,18 例为双侧神经根受压;椎间盘突出型7例,均为单侧神经根受压;后纵韧带肥厚型2例,单侧、双侧神经根受压各1例;混合型 1 例,为双侧神经根受压.以 C4、C5、C6三节段发生率较多,C5、C6多.结论:MRI 能准确反映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受压的组织类型和受压方向的影像学特点,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董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周围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是下肢静脉疾病可靠的检查方法,它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形态和程度,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或肿胀的患者查找病因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1].
作者:冯宪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锁骨下动脉位置深,前面有锁骨重叠,故锁骨下动脉的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在锁骨骨折尤其中段骨折时容易伴发锁骨下动脉的损伤.笔者搜集该类患者3例,应用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血管内支架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廖良忠;刘清欣;李振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全野数字乳腺摄影系统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进行乳腺检查患者321例进行研究评价,其中,CR乳腺摄影148例,全野数字乳腺摄影173例,分析评价检查时间、图像质量、诊断阳性率,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CR乳腺摄影平均检查时间13.6 min/人,甲级片率91%、诊断阳性率83.1%,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8%、89.4%、88.6%.全野数字乳腺摄影系统平均检查时间5.7 min/人,甲级片率97%,诊断阳性率92.5%,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8%、93.7%、93.1%.结论:全野数字乳腺摄影成像技术优于CR钼靶成像技术,且曝光剂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图像质量和乳腺疾病的诊断阳性率,减少了检查时间,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有提高.
作者:李军;刘伟伟;郑传斌;周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我院自1996年1月~2003年1月检出的不伴心脏复杂畸形的小继发孔型(小于10 mm)房间隔缺损(ASD)的新生儿127例进行观察,并对所有病例每隔6月进行随访,观察自然闭合的情况与缺损大小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给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作者:周慧杰;杨素国;吴圆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女,21岁.无诱因头晕并左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2月,语言不流利,夜间小便偶有失禁.查体: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正常,四肢肌容量正常,左侧肢体肌力接近5级,右侧5级,左侧肌张力高,右侧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指指、指鼻试验不准确,闭目难立征试验阴性.
作者:逄利博;范国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已经成为冠心病筛选的首选检查手段,它安全,并发症少.目前,美国每年行心脏导管检查的人超过4百万,仅有27%的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如果心脏导管不是作为有价值的治疗资源而是诊断目的,考虑到它的有创性和昂贵费用就有必要发展准确探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MSCT问世后,被迅速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且临床应用日渐增多.本文对MS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文军;张立峰;周茂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又称错构瘤,是肾脏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含有脂肪组织,绝大多数诊断不难.但少数脂肪含量甚少或无脂肪组织的病例,其影像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笔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乏脂肪性肾AML共8个病灶,以探讨此病的CT影像特征.
作者:徐建玲;邓瑜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肝内少见的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既往普通CT术前诊断率较低,随着多层螺旋CT广泛应用,特别是多期增强扫描可充分反应FNH血供特点和强化特征,可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裴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是通过四诊掌握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加以综合分析,从四个角度归纳证候,称为八纲辨证.
作者:胡卡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部感染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尿毒症长期血透治疗患者和肾移植术后致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患者87例,分析比较CT上不同病原体的肺部感染病灶的形态、分布、密度等特征和动态变化的规律.并与病原学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本组87例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性肺炎37例(42.53%),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4例(16.09%),卡氏肺囊虫肺炎6例(6.89%),肺结核19例(21.84%),真菌性肺炎11例(12.64%).CT表现为弥漫性斑片状和磨玻璃样伴点状或网状阴影共20例;表现为小片状或大片状阴影41例;其他表现为散在小结节、斑片状或条状不规则阴影.结论:本组病例中以细菌性肺炎多见,其次为肺结核.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不同肺部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和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表现为伴有肺间质增厚;细菌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肺结核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粟粒影.CT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程瑞新;詹松华;毕小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为了更好地判断肾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肾动脉血流速度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年以上的人群中,发生高血压概率明显增加,利用肾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肾动脉狭窄的存在,以便在治疗措施上更有针对性.
作者:张峰;郭健;王力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是临床常见疾病,传统治疗方法易复发且远期并发症较多.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在众多文献中已有报道,在临床实践中也已得到肯定.
作者:赵俊;杨云喜;赵刚;殷学刚;韩会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是一类来源于胃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以往常被误认为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其研究不断深入[1].本文收集两家医院自2006年3月~2008年8月期间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胃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胃间质瘤的认识.
作者:魏海波;韩嵩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创伤性膈疝是胸腹结合部严重损伤的一种类型,常因胸腹部损伤症状的掩盖而误诊、漏诊,死亡率高.笔者搜集2000年3月~2008年4月间经外科手术证实且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14例创伤性膈疝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次来;胡桂荣;王宇翔;胡胜;程振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例资料女,15岁,突发急性腹痛1 h,伴向左腰背部放射入院.查体:T 38.5℃,P 95次/分,Bp 115/70 mmHg.痛苦面容,左中、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左上腹可扪及一包块,比正常脾脏位置偏低,表面光滑,边界较清.超声检查发现腹、盆腔少量积液.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腹痛不能缓解,出现腹膜刺激症状.
作者:姜传武;李文华;张明;曹庆选;杨世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