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苑翔;蔡影冰;邵园园;邹成梅
血塞通(三七总甙注射液)合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结果:相对于西药对照治疗组,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郭琰;胥冰;张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用三棱针散刺加拔罐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40例,结果:痊愈31例,显效5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77.5%,本法能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去瘀生新,具有简、便、验的特点.
作者:景宏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盐酸纳络酮一阿片受体拮抗剂在抢救吗啡中毒、酒精中毒、安眠药中毒及休克昏迷、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探讨其作用机理、临床应用、毒副作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陈铁峰;孙基良;黄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观察自拟萎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萎平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三九胃泰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疗效、胃镜逆转率、HP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萎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应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超;黄雅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消化性溃疡系消化科常见病,部分病例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笔者于1991年6月~2000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畅金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病人肢体瘫痪及各种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失语、高级智能障碍等)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出血性中风,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莹莹;刘承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用西药迅速缓解疼痛,随即用中药以活血化瘀为基础辨证治疗,并用西药控制其它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45例,临床症状有效率占93.2%,心电图有效率占79.3%.
作者:王晓红;段竹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依据祖国医学理论,补肾填髓、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辨证施治,归纳出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八种方法.
作者:王淑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寒湿痹证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应用自拟天乌汤(天麻、川牛膝、制川乌、制草乌、乌梅、甘草)酒浸内服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散寒除湿、温经通络、麻醉止痛,补益肝肾之功.
作者:于存才;赵李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观察温针加拔罐治疗膝关节疼痛96例的疗效;方法:采用温针、拔罐方法,选取阿是穴、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结果:治愈64例,有效率94.79%.
作者:闪晓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内科常见顽症之一,病程长,症状反复,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倾向,日久易癌变.西医疗效差,有效率低,且副作用多,易产生耐药性,也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1998~2000,年我们运用传统医学辨证施治及中药灌肠治疗100例,有效率95%,无明显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池水侠;董亚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顽固性心衰,常认为是心脏病的终末表现.根据心脏疾病生理病理研究的新进展,结合其中医病机特点,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1例,总有效率达96.8%.提示本法有明显促进其康复的作用.
作者:陈荣;南振军;李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trous lesions)是一个不同于胃癌前状态的病理学概念.它主要包括胃粘膜上皮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
作者:于远望;于莉莉;张淑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针刺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40例,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8%以上.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通过调查几起中药中毒事件:马钱子炮制不当且超剂量所致中毒;误将白附片当作白附子调配造成禁忌用药致人中毒死亡.分析发生中毒的原因,并从药品监管、提高从药人员素质、加强毒剧药品管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杜绝药物中毒的办法.
作者:杨秋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附子在亡阳证及内科杂病中,应用得当,疗效显著.而临床医者多畏其毒性而不敢放胆使用.本文对附子的临床用量、极量、中毒救治等谈了自己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如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在近年消化性溃疡研究中发现70~90%的胃溃疡和95~100%的十二指肠炎患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HP)定植.在第四届国际东京幽门螺杆菌会议上已经确认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将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其机理是HP感染破坏了胃、十二指肠粘膜屏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PH下降,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治疗上有单一药物(抗菌素)、二联及三联药物化疗,而以三联化疗具有疗程短、价廉、安全等特点,疗效确切,远期疗效有待观察.同时根除HP又是防止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措施使,人们看到了征服消化性溃疡复发曙光.
作者:陈育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用自拟调理清肝汤为主治疗了86例慢性乙型肝炎,并且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肝郁气滞型,湿热困脾型,阴虚血瘀型,脾肾阳虚型,适当调整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痊愈43例(占50%),明显好转23例(占26.7%),好转15例(占17.4%),无效5例(占5.9%),总有效率为94.1%.全方具备了驱邪扶正,攻补兼施,阴阳并调,气血兼顾的多功能作用,因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竭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从虚证居多,无论脾虚湿滞证还是脾肾阳虚证,就其病理机制而言,都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基于该病以虚为本、虚中夹实的特点,针灸对该病的治疗以温中补虚为主,多采用针刺、艾灸相结合,穴位贴敷以其无痛苦,疗效好,亦为临床所常用.此外,调整饮食也是提高该病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应被忽视.
作者:田青乐;仲远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本组116例是自1995年以来门诊治疗的病人.其中男64例,女52例;年龄大71岁,小45岁,平均54岁;病程长19年,短2个月,平均1年8个月.
作者:惠民让;党建国;秦小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