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海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对照组26例、针刺治疗组30例、穴位贴敷组27例、针刺+穴位贴敷组29例.结果: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88.9%;针刺+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1%.经统计学处理,4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与针刺+穴位贴敷组治疗面瘫的疗效相当,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其预后与神经变性程度有关.
作者:黄琳娜;安军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认为从肝论治久咳不愈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从脏腑相关角度来看,肝与肺二者在气机的升降方面密切相关,调肝可以宣肺;从六经辨证来看,久咳之证,多已由表向里传变,常可客于少阳,少阳为肝所主.具体治疗方法上,可根据临床表现,分别采用清肝泻火、滋养肝阴、疏肝理气、化痰等方法.但在使用时,要注意掌握适应征,巯肝不患理肺,并注意药物的配伍.
作者:孙志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传统名方防治上呼吸道易感儿童的疗效.方法:采用玉屏风散加味(黄芪、白术、茯苓、防风、藿香、甘草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西药病毒唑对照观察23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60.8%,P<0.05.结论:本方有补益肺脾,实卫祛邪的功效.
作者:刘自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从肝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从肝经与腰骶部的经络循行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肝经的关系及肝经是动病、肝经经穴主治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结论:提示肝经与腰椎间盘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肝经经穴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夏棣其;杨钦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笔者自2001年以来,运用自拟竹叶钩藤汤加减治疗小儿盗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年龄小者2岁,大者11岁,男38例,女12例.
作者:熊红英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开胃进食汤源于<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门类篇中,其方由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炙甘草、丁香、木香、藿香、莲子肉、厚朴、砂仁、神曲、麦芽组成.笔者在临床上通过本方加减治疗因脾虚而导致的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均收到良好的疗效.现举案4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东奇;王志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高频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晚睡前阴道置入复方沙棘籽油栓1枚于宫颈处,连续5次后行宫颈高频电离子灼烧(长火)1次;对照组直接行宫颈高频电离子灼烧(长火)1次;两组灼烧术后均连续口服龙血竭胶囊6d,每日3次,每日4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71%,对照组治愈率为81.67%.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高频电离子治疗宫颈糜烂可减少术时术后出血特别是糜烂致血管裸露者效果显著.
作者:戴晓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临床资料本组共2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小19岁,大5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短1月,长24个月;平均4个月.其中合并冠心病者3例,高血压2例,慢性肠炎1例.临床表现症状:病人胸背部有局部冷感,久坐及弯腰活动后症状加重.病人多有背部负重感、酸困感,遇湿加重.日久出现背部持续性寒冷酸困及束胸感,影响活动,有心慌、胸闷、心悸及心前区疼痛,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这类病人反复做胸部相关检查,心肺功能等检查后均无明显异常发现.检查: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多无明显阳性体征,其中3例合并冠心病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胸椎X线片、CT检查排除胸椎小关节异常.
作者:曹向阳;陈利国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偏头痛是一种间断性发作的以单侧头痛为主的搏动性疼痛疾患,多见于妇女.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无特效药.笔者采用八逍汤加减治疗妇女偏头痛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丽芳;李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替硝唑等腹腔灌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治疗本病98例.同时设对照组98例,单纯用替硝唑等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P<0.05).结论:替硝唑等腹腔灌注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西药有协同作用,安全可靠,容易掌握,经济有效.
作者:贺玉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张淑霞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临证30余载,学验俱丰,对治疗小儿咳嗽尤其擅长.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薛明;王永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中药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烧伤后腹泻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明;陆安民;吴银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脑中频电疗仪配合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52例采用小金丸(麝香、乳香、地龙、没药等)与电脑中频电疗仪共治,对照组51例用小金丸治疗,进行对比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8.2%.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小金丸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功效,电脑中频电疗仪具有止痛,促进静脉回流,促进代谢产物及炎症产物排泄等作用.
作者:罗艳玲;许鹏光;解洪涛;窦建卫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谈谈对脱疽(现代医学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体会.本病根据其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初、中、后三期,中医有相应的不同证型和辨证施治,而护理各有要点.
作者:王洁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通过常规内科治疗结合黄腐酸钠口服液结肠镜下直视注药76例,单纯内科治疗63例.结果: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4.73%,单纯内科治疗组总有效率79.36%,P<0.05.结论:中西药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疗程短,痛苦小的特点.
作者:李玉良;韩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笔者总结咽源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辨证多为风痰阻肺、痰气交阻和痰瘀互结3型,采取针对性治法3则,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赵喆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焦虑症镡某,女,30岁,教师.1997年10月5日初诊.主诉:阵发性心悸伴呼吸困难1年,加重半月.自述1年前参加升学考试,成绩优秀,因其它原因未能录取,以致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心情沉重,似有不幸事件发生而求治某院.
作者:王克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针刺取中极、三阴交、太冲等,药物应用自拟头痛平(柴胡、川芎、熟地、山药、山萸、丹皮、红花、白芷、当归等);对照组36例,采用西药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72.2%,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药结合治疗肾虚肝郁型经行头痛具有滋肾柔肝、调理气血、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
作者:曹胭莉;韩祖成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2年来,我们收治了208例鼻出血患者,其中有78例属于血瘀阻滞型,采用自拟鼻衄胶囊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永升;赵敏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甘露消毒丹载自王孟英<湿热经纬>,由明末名医叶天士首创.由茵陈、滑石、黄芩、藿香、蔻仁、射干、贝母、木通、薄荷、连翘、菖蒲11味药物组成.此方轻清透达,清热渗湿,芳香化浊.清热为主,渗湿为辅,芳香化浊为佐,体现了清热渗湿,芳香化浊的治疗法则.是治湿热邪留气分而热偏胜的主方.
作者:张中林;王玉贞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