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芳
目的:观察补肾固精、壮阳起痿类中药治疗男性精液异常不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益精六五煎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等)治疗本病57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49%,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益精,壮阳起痿,促进生育的作用.
作者:宋鸿雁;薛建堂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类中药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方法:采用防风秦艽汤(防风、秦艽、当归、川芎、生地、苍术、白芍、栀子、地榆、枳壳、槐角等)治疗本病42例.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
作者:高春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利水渗湿、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胸膜炎汤(葶苈子、桑白皮、大枣、姜半夏、白术、桃仁、丹参、赤芍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28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利水渗湿,活血祛瘀,理气化浊的功效.
作者:郭素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蠲痹止痛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活血蠲痹汤(乳香、没药、乌梢蛇、川乌、黄芪等)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关节疼痛、晨僵、肿胀等症状,改善体征和风湿系列指标的功效.
作者:李义;杨晓霞;李杰;刘德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南方地区更为常见,自2006年以来,笔者用猪苓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8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长为6年,短2h,平均3年;肾结石28例,输尿管结石20例,膀胱结石10例;结石小于0.5cm以下者23例,0.5~1cm之间者19例,大于1 cm以上者16例.诊断标准:典型的肾绞痛,尿痛;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B超或X线腹平片示结石存在.
作者:赵德柱;王凤;彭云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朝医辨体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方法:临床通过朝医体质理论将患者分为太阴人、少阴人、少阳人,用各象既定方治疗早中期CRF,观察各组主要症状出现频率以及治疗前后有效率和肾功指标.结果:辨体质治疗有效率太阴人83.33%、少阴人75%、少阳人76.19%.提示:朝医辨体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明显控制患者的肾功能(P<0.05),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贫血及临床症状,从而能有效的延缓CRF的进展.
作者:林长青;柳振宇;高彦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肺益气、温肾纳气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基本方(制附子、炙黄芪、人参、冬虫夏草、蛤蚧、胡桃肉、桑白皮、葶苈子、茯苓等)治疗本病86例.结果:总有效率91.8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标本兼治,可迅速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复发之功效.
作者:张重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阴道干燥症李某,女,41岁.2006年7月6日就诊.自述近半年来阴中干涩,同房拘痛,且逐渐加剧.患者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口干不多饮,口淡乏味,常有肠鸣腹泻,舌质淡红,六脉细弱.月事多提前1周以上,经量偏多,血色淡红,质稀无块.经后小腹坠胀,诸症愈重.证属中气不足,脾不散津,治当补中益气,健脾生津,当补中益气汤主之.党参、黄芪各30g,炒白术15g,当归、陈皮、神曲各10g,升麻、柴胡各7g,炙甘草6g,砂仁、木香各3g.服药7剂,纳食增进,精神倍增,阴中渐濡,守方再进,又14剂后,诸症渐退,地道湿润,夫妻和睦,月事如常.
作者:焦敏;曾伟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益气活血止痛类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玄麦汤(玄参、麦冬、丹皮、赤芍、花粉等)内服配合咽喉喷粉(生石膏、龙胆草、白芷、血蝎、儿茶等)治疗慢性咽炎138例;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滋阴清热,益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作者:成新艳;代双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乳癖散结胶囊(夏枯草、川芎、僵蚕、鳖甲、柴胡、赤芍、玫瑰花、莪术、当归、延胡索、牡蛎)治疗本病69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疏肝化痰,软坚散结,活血止痛的功效.
作者:林新;郭文萍;喻旻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祛痰开窍类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黄芪菖蒲泽泻汤(黄芪、白术、菖蒲、藿香、辛荑、白芷、细辛、泽泻、茯苓、桑白皮、桔梗、川芎)治疗本病8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21%,对照组总有效率79.73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固本,祛痰开窍的功效.
作者:谢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益肾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高寒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参蛤河车胶囊(西洋参、蛤蚧、紫河车、桑白皮、杏仁、川贝母、茯苓、桃仁等)治疗本病16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76.8%.提示:本方具有补肺健脾,益肾活血的功效.
作者:吕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具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临床广泛用于中阳不足,以痰饮为表现的多种病症.笔者临证以此方加减,治疗临床常见病,屡获奇效.兹举验案4则如下.
作者:靳建旭;费旭昭;靳继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消渴通络汤(黄芪、玄参、葛根、桂枝、当归等)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1.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功效.
作者:毛缨;刘俊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论述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的困惑与思考.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命题进行分析探讨.结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目前尚难成为揭示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的理想载体,今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应在优选纯化造模因素的基础上,深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加强对自发性证候动物模型的定向培养,力求使现有证候模型完整、规范,使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能够更好地为中医药科研服务.
作者:罗小泉;陈晓明;万睿;吴伟;祁风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止痛涂膜处方来源于《回回药方》伏毛铁棒锤止痛膏,为回族长期用于止痛和治疗关节炎的外用止痛药.其君药(毛铁棒锤)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伏毛铁棒锤 (Aconitum filavum Hand.-Mazz)的干燥块根,经中药炮制处理降低了伏毛铁棒锤的毒性,并将其提取物(生物碱类)制成止痛涂膜制剂,我们经过正交设计对处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现报导如下.
作者:哈英霞;安瑜;姜海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整理谢远明临证思辨特点及临床经验.方法:跟师临床,对其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其思辨特点.结论:谢远明老师认为维护中医是正确思辨的根基,临床辨证以脏腑辨证为纲,以气血辨证相辅,重视舌诊辨证.
作者:曹利平;王向阳;苗文红;魏亚东;鱼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藏成药智托洁白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更好地控制该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以甲醇-冰醋酸-N,N二甲基甲酰胺-水(2∶0.5∶20∶90)为流动相,在波长275nm下对药品中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回收率为97.0%,RSD为1.3%.结论: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含量可以更好地控制该药品的质量.
作者:陈瑞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采用血府逐瘀胶囊(大黄、红花、桃仁、柴胡、当归等) 配合针刺(风池穴)治疗本病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治疗组症状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改善有显著疗效,并优于对照组(P<0 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的功效,有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粘度的作用.
作者:沈科书;董宇翔;秦迪;沈英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脾胃同居中州,属土,为后天之本,主受纳水谷,化生气血,营养五脏,通降浊物.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情况相互影响,但是临证之时,务必分清脾病与胃病,或脾病及胃、或胃病及脾,才能使治疗井然有序.
作者:辛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