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科书;董宇翔;秦迪;沈英宇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滋阴生津类中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肺利咽汤(牛旁子、黄芩、金银花、连翘、玄参、生地、麦冬、蝉蜕、桔梗、甘草)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32例.结果:总有效率93.7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滋阴生津的功效.
作者:解宁湘;解春湘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生肌象皮膏外用对糖尿病难治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生肌象皮膏外用(象皮、当归、血余炭、龟版、生地、生炉甘石、生石膏、香油、白蜡组成)配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难治性溃疡2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溃疡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创面大小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创面愈合后瘢痕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能够明显缩短糖尿病难治性溃疡的愈合时间,缩小创面愈合后瘢痕.
作者:张振军;杨新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肾康注射液(黄芪、大黄、红花、丹参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BUN、Scr、ET、NO、Alb、Ccr、24hTP 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UN、Scr、ET、24hT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NO、Alb、Ccr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结论:肾康注射液能够降低慢性肾衰患者BUN、Scr、ET、24hTP,升高NO、Ccr、Alb,改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魏晓娜;檀金川;王月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气健脾、益肾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高寒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参蛤河车胶囊(西洋参、蛤蚧、紫河车、桑白皮、杏仁、川贝母、茯苓、桃仁等)治疗本病16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76.8%.提示:本方具有补肺健脾,益肾活血的功效.
作者:吕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推拿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扳法等手法配合电针(肩井、肩FDA2、肩贞、曲池等穴)治疗肩周炎56例.结果:总有效率96.4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疏筋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作者:赵育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乳癖散结胶囊(夏枯草、川芎、僵蚕、鳖甲、柴胡、赤芍、玫瑰花、莪术、当归、延胡索、牡蛎)治疗本病69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疏肝化痰,软坚散结,活血止痛的功效.
作者:林新;郭文萍;喻旻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膝关节慢性创伤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针刺梁丘、血海、窦鼻与火针点刺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化痰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作者:张玉华;李建新;吴玲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类中药治疗肺气虚远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补肺片(黄芪、党参、蛤蚧、绞股蓝等)治疗肺气虚患者8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T淋巴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CD3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IgA,IgG,IgM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症状,调节免疫的作用.
作者:黄开珍;冼寒梅;王朝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等穴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8.2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吞咽中枢,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恢复.
作者:李萍;姚桂棉;阎如玉;夏梅华;孙国锋;王玉栋;张文君;王兰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逐水类中药配合西医治疗肺癌胸水的疗效.方法:采用逐水散(大黄、芒硝、甘遂等)配合西医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胸水吸收的有效率治疗组为85.7%,对照组58.5%,P<0.05;Karnofsky评分上升的病例数率分别为92.9%和65.9%,P<0.05;化疗药的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泄水遂饮的功效.
作者:周珂;徐凯;高宏;张宁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糖明目类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复方丹参(主要成分丹参、冰片、三七)治疗Ⅰ-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眼底、视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视力较前明显改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眼底微血管瘤,减少小出血灶出血,提高视力的功效.
作者:何煜(日韦);才保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类中药配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消渴降糖饮(山药、天花粉、丹参、黄芪、葛根、五味子、玄参、知母、山茱萸等)治疗糖尿病6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疗效积分、空腹及餐后2h血糖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83.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滋补脾肾,活血化瘀的功效;有降糖,改善症状的作用.
作者:曲勇;赵权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浅析影响中药硬胶囊剂质量的因素,即物料(原料、辅料与包装材料等)、制备工艺、生产和贮藏环境因素等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提高中药硬胶囊剂的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高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类中药配合手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壮药包熨烫(豆豉姜、丢了棒、千斤拔、刘寄奴、五加皮、大力王、千年健、七叶莲、九节风、半枫荷、透骨消等)配合手术治疗本病30例;结果:优良率93%.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的功效,对粉碎骨折固定牢固,促进愈合的作用.
作者:欧伦;米琨;俸志斌;刘鹏飞;陈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刘英锋教授常用药对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老师特长.结论:刘英锋教授在临证中善用药对加减化裁组方,如地龙配僵蚕,郁金配菖蒲,柴胡配前胡等,提高了应对杂病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作者:高琦;叶超;宋高峰;刘英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补肾解毒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益肾解毒汤(生黄芪、生地、山药、茯苓、黄柏、丹参、生大黄等)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本病189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扶正祛邪,补益肝肾,调整阴阳的功效.
作者:常成荣;裴竹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论述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的困惑与思考.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命题进行分析探讨.结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目前尚难成为揭示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的理想载体,今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应在优选纯化造模因素的基础上,深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加强对自发性证候动物模型的定向培养,力求使现有证候模型完整、规范,使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能够更好地为中医药科研服务.
作者:罗小泉;陈晓明;万睿;吴伟;祁风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荆芥连翘汤(生地、荆芥、连翘、当归、白芍、川芎、黄芩、栀子、防风、枳壳、柴胡、白芷、桔梗、黄连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14.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疮的功效.
作者:刘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类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益肾通络剂(杜仲、川断、牛膝、鹿角胶、山萸肉、鹿衔草、伸筋草等)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总有效率86%,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补肾壮骨,活血通痹的功效.
作者:厉有卫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坐禅法要》又名《小止观》,系隋代高僧智(岂页)(音yǐ)所撰.智(岂页)俗姓陈,颖川(今河南许昌)人,陈隋之际著名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
作者:任娟莉;袁若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