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妙散合四神煎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51例

王瑞科;杨际平;贾存玮;宋绍亮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四妙散合四神煎(金银花、薏仁、黄芪、黄柏、石斛、川牛膝等)治疗本病51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临床显控率、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整体功能积分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祛湿,活血通痹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排石汤重用酒大黄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通淋排石类中药配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排石汤加重酒大黄(金钱草、内金、生麦芽、当归、枳壳、木香、酒大黄等)治疗泌尿系结石68例.结果:总有效率89.7%.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通淋排石的功效.

    作者:高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60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类中药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蓝芩口服液(板蓝根、黄芩、栀子、胖大海、黄柏)治疗急性咽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

    作者:苏珍;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玉屏风散与沙参麦冬汤配合穴位敷贴防治慢性支气管炎297例

    目的:观察益气固表、滋阴润肺类中药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预防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玉屏风散与沙参麦冬汤联合穴位敷贴防治慢性支气管炎297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清IgG、IgA和IgM含量.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预防前后IgG、IgA和IgM含量明显升高.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固表,滋阴润肺的功效;可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力.

    作者:孙海鹏;史宝林;葛丽平;李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自拟滋肾生精汤治疗不育症120例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生精类中药配伍治疗肾阴亏虚型不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滋肾生精汤(熟地、枸杞子、山萸、沙苑子、五味子、桑椹、覆盆子、肉苁蓉、菟丝子、知母、天冬、牛膝)内服治疗肾阴亏虚型不育症120例.结果:总有效率77.5%.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滋补肾阴,益肾生精的作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挤出滚圆法制备溃结康微丸及其性质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溃结康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溃结康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优化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溶出度.结果:制得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匀匀,收率在80%以上.结论: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溃结康微丸,工艺简便,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作者:王巧玲;李爱婷;张亚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苦参汤治疗慢性肛周湿疹40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苦参汤(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银花、菊花)外洗治疗本病40例.结果:治愈率9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的功效.

    作者:田静;秦建平;胡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清咽丸含化为主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润喉利咽类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咽丸(诃子肉、川贝母、百药煎、乌梅肉、葛根、茯苓、甘草、天花粉)含化为主并辅以微波、手术等治疗慢性咽炎26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清热解毒,润喉利咽的功效.

    作者:谢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祛风宣痹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

    目的:观察祛风蠲痹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祛风蠲痹方(土茯苓、萆、威灵仙、忍冬藤、丝瓜络、赤小豆、滑石、防己、秦艽、泽泻、地龙、栀子、薏苡仁、蚕砂)治疗本病52例.结果:总有效率88.5%,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血尿酸、血沉也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蠲痹,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功效.

    作者:黄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阳痿43例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阳痿的疗效.方法:取穴关元、中极、曲骨等穴.结果:总有效率97.9%.提示:以补肾壮阳为主,肾俞、命门、三阴交培补肝肾、填精补髓壮命门真火以振奋肾经功能,中极、关元、曲骨用补法可滋肾阴壮元阳,上、次为膀胱经穴,肾与膀胱相表里,故取二穴以补肾气,加之艾灸以温肾助阳,肾精充盛,命火自壮,水火相济而奏效.

    作者:张发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通腹汤配合西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1例

    目的:观察峻下行气、润肠通腹类中药配伍治疗粘链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通腹汤(大黄、炒莱菔子、厚朴、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枳实、槟榔、连翘、陈皮、甘草、芒硝)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1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峻下行气,润肠通腹的功效.

    作者:高西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泻肺平喘灵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泻肺平喘灵对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接受泻肺平喘灵不同剂量和异丙肾上腺素及生理盐水,然后接受天花粉蛋白处理,后观察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情况.结果:泻肺平喘灵高中剂量组能够抑制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P<0.001 P<0.01),而低剂量组则无此作用(P>0.05).结论: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是泻肺平喘灵治疗小儿哮喘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袁斌;韩新民;杨江;李晓冬;余黎;孙雪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0例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桃仁、红花、牛膝、川芎、赤芍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固本,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杨建华;龙国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刘完素《伤寒直格》学术思想浅析

    <伤寒直格>禀承仲景学术思想,且有独到的思维阐发,为后世伤寒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关于六经传变的论述和采用辛凉之法治疗外感病,结束了辛温法统治外感病的局面,补充了仲景之未备.

    作者:张爱民;曹宁;程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清开灵软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开灵软胶囊(板蓝根、栀子、珍珠母、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甙、水牛角、金银花)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明显清热解毒的功效.

    作者:王向阳;辛军善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肾病综合征32例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类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方(黄芪、土茯苓、公英、益母草、泽泻、黄芩、银花、茜草等)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西药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作者:韦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谈中药饮片醋制

    目的:浅谈中药饮片醋制.方法:总结醋制法有醋炒、醋蒸、醋煮、醋淬、醋煅、醋炖、醋净提等8种方法.结果:认为醋炒为常用;醋制具有:①引药入肝;②降低毒性缓和药性的作用;③矫味、矫臭;④增强疗效等作用.

    作者:张云霞;赵文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腹针配合局部围刺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局部围刺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腹针配合局部围刺灸法,对照组50例则常规取穴治疗,采用疼痛缓解视觉摸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针配合局部围刺灸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好,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柴林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健脾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清利湿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采用健脾益肾汤(黄芪、茯苓、白术、生地、淮山药、仙灵脾、泽兰、山萸肉、丹皮)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血肌酐、补体C4、倦怠、食欲不振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症状、肾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缓病变进程的功效.

    作者:尹智功;赵先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支气管肺炎48例

    目的:观察宣肺泄热类中药配伍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黄芩、败酱草等)治疗支气管肺炎4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8%.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宣肺泄热的功效.

    作者:周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祛风通络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5例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活血通痹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祛风通络方(桂枝、知母、赤芍药、生地黄、牛膝、当归、威灵仙、乌梢蛇)治疗本病1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均有改善(P<0.05), 2组治疗后ESR、RF、CRP和免疫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通络,活血通痹的功效.

    作者:郭立芳;白海燕;陈国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