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立英;石丽艳
目的:观察搜风通络、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三虫通窍活血汤(全蝎、僵蚕、蜈蚣、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大枣、老姜、老葱)治疗偏头痛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搜风通络,活血祛瘀,解痉止痛的功能以及对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韩继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对骨骼肌创伤愈合RTK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制作骨骼肌撕裂伤模型,口服中药为实验组,未用中药为对照组.术后分别于第2 、3 、5 、7 、10d处死动物,采用膜结合法测定伤后2 、3 、5 、7 、10d创伤组织中RTK活性变化.结果:实验组创伤组织中RTK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P < 0.01或P < 0.05),于第10d接近正常水平.结论:中药可以增强骨骼肌创伤愈合中的RTK活性.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我院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128例腺样体肥大的患者,现就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峰;高洁;高俊文;贺凌燕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通畅鼻窍类中药配伍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渊舒口服液(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黄芩、栀子、桔梗、黄芪等)治疗本病12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通畅鼻窍,祛风排脓,消肿止痛的作用.
作者:董淑霞;卫元峡;林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群体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慢性肾衰患者四诊信息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得到每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型,然后比较群体特征的中医证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组的CRF中医证型的构成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临床分期的CRF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了CRF的病变机理,比较符合中医学理论对CRF的认识规律,为开发延缓CRF发生、发展的中药新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旭生;刘兴烈;刘敏雯;杨霓芝;丘惠燕;邓丽丽;张蕾;黄丽娟;卢富华;杨芬芳;丘伟中;李桂明;黄笑芝;黄郁文;练建红;郝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祛风湿类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熏蒸方(桂枝、防风、伸筋草、独活、川乌、草乌、透骨草、红花、川芎等) 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脊柱功能障碍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的作用.
作者:李芳;姚建华;田溢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头维十字刺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取穴头维用十字法,即一针从头维穴进针,沿头皮自上而下,另一针从头维穴进针沿头皮从前向后,两针呈十字交叉.结果:总有效率为90.6%.提示:头维十字刺法,加强了针刺的刺激量和针刺范围,可增强止痛作用.
作者:成汝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活血通痹类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祛风通络方(桂枝、知母、赤芍药、生地黄、牛膝、当归、威灵仙、乌梢蛇)治疗本病1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均有改善(P<0.05), 2组治疗后ESR、RF、CRP和免疫球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通络,活血通痹的功效.
作者:郭立芳;白海燕;陈国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止咳祛痰类中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止嗽散汤剂(百部、甘草、紫菀、白前、陈皮、桔梗等)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4.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风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
作者:吕予;张群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类中药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蓝芩口服液(板蓝根、黄芩、栀子、胖大海、黄柏)治疗急性咽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
作者:苏珍;李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祛痰平喘类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配合西药治疗本病108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祛痰平喘的功效.
作者:于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桃仁、红花、牛膝、川芎、赤芍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固本,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杨建华;龙国忠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峻下行气、润肠通腹类中药配伍治疗粘链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通腹汤(大黄、炒莱菔子、厚朴、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枳实、槟榔、连翘、陈皮、甘草、芒硝)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1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峻下行气,润肠通腹的功效.
作者:高西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针刺气海、关元、合谷等穴,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脑梗塞者加用丹参30ml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P<0.05).提示:本方法可益气活血,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针药结合,是治疗脑卒中偏瘫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杨丹;徐丽;张兴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与降糖药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汤(生地、葛根、山药、黄芪、黄连、水蛭等)治疗本病57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改善以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唐成定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补气通气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配合西药(对症)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氧饱和度、神志、呼吸、心率、呼吸困难等变化.结果:住院时间、通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动脉血气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通气,改善呼吸功能的功效.
作者:尹立华;金天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中药配伍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柴芩解毒通淋汤(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生地榆、白毛根等)治疗本病112例.结果:总有效率96.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
作者:李莉;金晓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解毒软肝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整合素α6 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猪血清法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解毒软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光镜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对肝组织整合素α6 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 解毒软肝汤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 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的表达.结论:解毒软肝汤可有效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纤维化组织通过抑制整合素α6,从而减少胶原在肝内的沉积,而实现的.
作者:李佃贵;顾洁;李刚;李晓荟;孟宪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溃结康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溃结康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优化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溶出度.结果:制得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匀匀,收率在80%以上.结论: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溃结康微丸,工艺简便,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作者:王巧玲;李爱婷;张亚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中药治疗外感久咳的疗效.方法:以自拟宣肺止咳汤(炙麻黄、杏仁、桔梗、陈皮、法半夏、白前、紫菀、栝楼、炙百部、甘草)治疗本病68例.结果:总有效率91.1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宣肺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