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超声诊断静脉导管缺如并脐静脉连接异常的图像特征及意义

彭卉;陈曦;肖咸英;杨家翔

关键词:静脉导管, 脐静脉连接异常, 超声诊断, 产前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静脉导管缺如(ductus venosus agenesis)并脐静脉连接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腹腔静脉图像特征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功能影像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12例静脉导管缺如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腹腔静脉图像特征,并随访其临床预后.结果 12例ADV中,7例胎儿脐静脉肝内分流,直接连于门静脉,其中2例与门静脉右支相连、5例与门静脉左支相连;5例脐静脉肝外分流,未与门静脉相连,直接与体循环相连,2例直接连于右心房,1例直接连于髂静脉,1例在肝上方连于下腔静脉,1例在肝下方连于下腔静脉.胎儿结局:对12例孕妇的结果进行追踪观察,7胎因合并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引产,5胎生后暂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详细的产前超声检查不仅能够明确诊断静脉导管是否缺如,还可以观察脐静脉在肝内和肝外的异常连接途径和脐静脉的管道内径,未合并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者妊娠结局良好,否则可能导致不良结局.胎儿静脉导管缺如患者染色体异常及心内、外系统异常的风险增加,胎儿宫内死亡或心力衰竭的风险也增加,建议不仅要进行全面的超声畸形排查,还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乙肝激活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TKI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乙肝激活的风险评估及乙肝激活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与预后.方法 报道3 例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乙肝激活患者的诊疗结果,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风险评估?诊断?治疗与预后等特征.结果 例1 乙肝激活发展成为肝衰竭3 周后死亡;例2 乙肝激活,肝功能酶学升高,停TKI 治疗,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恢复,HBV-DNA 检测不出;例3 乙肝激活,肝功能正常,抗病毒治疗HBV-DNA 检测不出.结论 HBsAg 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TKI 长期治疗过程中有乙肝激活的风险,即使是HBV-DNA 低载量仍然可能,需要定期监测HBV-DNA,争取早期识别,避免发展到暴发性肝衰竭.HBsAg 阴性,抗HBc 阳性,HBV-DNA 低载量的CML 患者乙肝激活的风险小.CML 患者TKI 治疗前需常规进行乙肝两对半及HBV-DNA 载量的筛查,确定发生乙肝激活的风险.从TKI 用药到发生乙肝再激活时间长短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乙肝激活需要排除合并其他肝病,首选第二代核苷类药物,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停TKI 的治疗.

    作者:肖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106 例下肢骨折患者,收集时间2016 年1 月至2017 年5 月,其中53 例术后采用氢吗啡酮进行PCEA镇痛(研究组)?另外53 例患者采舒芬太尼进行术后PCEA 镇痛(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术后2h,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术后6h?12h?24h?48h,研究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h?术后48h,两组患者的Ramsay 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h?12h?24h,研究组患者的Ramsay 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 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 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氢吗啡酮较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PCEA 镇痛中具有更好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蒋奇明;戴萍;顾云峰;张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产前超声诊断静脉导管缺如并脐静脉连接异常的图像特征及意义

    目的 探讨胎儿静脉导管缺如(ductus venosus agenesis)并脐静脉连接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腹腔静脉图像特征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功能影像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12例静脉导管缺如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腹腔静脉图像特征,并随访其临床预后.结果 12例ADV中,7例胎儿脐静脉肝内分流,直接连于门静脉,其中2例与门静脉右支相连、5例与门静脉左支相连;5例脐静脉肝外分流,未与门静脉相连,直接与体循环相连,2例直接连于右心房,1例直接连于髂静脉,1例在肝上方连于下腔静脉,1例在肝下方连于下腔静脉.胎儿结局:对12例孕妇的结果进行追踪观察,7胎因合并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引产,5胎生后暂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详细的产前超声检查不仅能够明确诊断静脉导管是否缺如,还可以观察脐静脉在肝内和肝外的异常连接途径和脐静脉的管道内径,未合并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者妊娠结局良好,否则可能导致不良结局.胎儿静脉导管缺如患者染色体异常及心内、外系统异常的风险增加,胎儿宫内死亡或心力衰竭的风险也增加,建议不仅要进行全面的超声畸形排查,还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彭卉;陈曦;肖咸英;杨家翔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前后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甲状旁腺素(PT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HMGB-1、PTH和β2-MG和血清各炎性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MGB-1、PTH、β2-MG、TNF-α、PCT、IL-6、IL-8、IL-1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MGB-1、PTH、β2-MG、TNF-α、PCT、IL-6、IL-8、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降低HMGB-1、PTH、β2-MG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控制病情的发展.

    作者:高振宇;马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长期留置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带隧道带涤纶套血透导管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死亡或拔除导管为观察终点,统计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使用时间,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影响长期血液透析并留置导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300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中,发生感染、脱管、血栓等并发症者45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体重指数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无差别;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留置时间≥6个月,TC、LDL、PT-SEC、PT-INR、ATPP、FIB和TT水平较高,而HDL水平较低;将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可得,留置时间≥6个月、FIB较高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OR=5.021、4.987、4.294,P<0.05].结论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5%,且与患者的留置导管位置、导管留置时间和FIB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苏明;胡国强;姜松青;徐庆东;轩慧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胞浆和胞核的HBcAg表达强度与肝脏炎症纤维化、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

    目的 分别评定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细胞胞浆和胞核的HBcAg表达强度,分析与临床的关系,研究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内HBcAg的作用.方法 对CHB患者肝活检标本317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BcAg在肝细胞胞浆和胞核的表达强度,同时记录患者的多种临床指标.分别分析肝细胞胞浆和胞核的HBcAg表达强度相互关系以及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HBcAg胞浆和胞核表达强度无相关关系(r=0.104,P=0.064).HBcAg表达胞核阴性组比阳性组呈现年龄更大,ALT、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更高,但血清HBeAg阳性率更低的特点;HBcAg表达胞浆阴性和阳性组两组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cAg胞核和胞浆表达阴性组均比阳性组血清HBVDNA载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0).结论 肝细胞胞核的HBcAg表达强度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联系的紧密性远高于肝细胞胞浆内HBcAg.肝细胞胞核内HBcAg表达强度可能才是肝脏炎症活跃和纤维化进展的关键,且CHB患者肝细胞胞浆、胞核的HBcAg表达强度均与HBV复制呈正相关.

    作者:吴家箴;王蜀强;刘翔;杨兴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纳布啡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恢复期的镇痛效果和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影响

    目的 评价纳布啡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恢复期的镇痛效果和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男性患者86例,其中年龄27~77岁,体质量46~72kg,TNM分期Ⅰa~Ⅲc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纳布啡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3例.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毕送入麻醉恢复室,患者清醒后N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1mg/kg,C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记录两组患者入恢复室时(T0)、清醒时给药前(T1)、给药后5min(T2)、给药后30min(T3)的MAP、HR、RR、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在T1~T3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躁动镇静评分(RASS评分)和导尿管膀胱相关刺激征评分(CRBD评分);记录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期间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舌后坠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TNM分期、ASA分级等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8.264,113.452,P<0.05),与T0比较,C组MAP、HR在T1~T3时间点均升高,N组MAP、HR在T1时间点升高,两组RR在T1~T3时间点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组MAP、HR在T2和T3时间点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在T1时VAS、PASS及CRB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组在T2和T3时VAS、PASS及CRB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两组在T2和T3时VAS、PASS及CRB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舌后坠的情况N组有2例(4.7%),C组有4例(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7,P>0.05).结论纳布啡可减轻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疼痛程度,预防和降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严重程度,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赵荔枝;王茜;雷宇;杨川;赵泽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维度管理对降低先心病患儿术后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维度管理在降低先心病患儿术后留治ICU期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至12月68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维护,选择2017年1至12月的667例留置CVC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多维度管理,比较实施前后CVC留置时间、CLABSI发生率、ICU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实施多维度管理模式后,CLABSI发生率由10.2‰降低至1.4‰,CVC的平均留置时间由4.41天降低至4.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CVC的平均留置时间,降低CLABSI发生率.

    作者:冯梅;唐梦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甲状腺相关眼病深层眶脂肪切除术术后效果与CT值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评估术前眶脂肪密度CT值与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深层眶脂肪切除术术后效果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系分析我院眼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30例已行深层眶脂肪切除术3个月的TAO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详细记录病史、发病情况、矫正视力、眼压,眼前后节情况、甲状腺相关眼病分级,眶压,术前术后眼球突出度、脂肪取出量,眼球运动、复视、斜视,术后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及眼眶CT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同时测量眶脂肪密度.结果 30例TAO患者(56只眼),低密度组18例(34眼):女10例,男8例.平均年龄(35.05±7.37)岁.在低密度组中手术共切除眶脂肪(3.227±0.505)mL,矫正眼球突出度(2.955±0.653)mm.术后并发症出现1例,以角膜损伤为主要表现.高密度组12例(22眼),女7例,男5例.平均年龄(34.05±6.92)岁.在高密度组中手术共切除眶脂肪(1.188±0.250)mL,矫正眼球突出度(1.437±0.365)mm.术后并发症出现4例,2例以角膜上皮擦伤为主要表现,1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复视,1个月后恢复;1例出现面部皮肤感觉减退.对低密度组和高密度组患者术后矫正眼突度进行t检验,t=8.737,P<0.001;对眶脂肪切除量进行t检验,t=16.375,P<0.001;对平均眶脂肪密度进行t检验,t=-10.182,P<0.00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对眶脂肪CT值进行测量有助于评估深层眶脂肪切除术的术后效果.对于眶脂肪密度低的患者,其术后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朱劲;吴成富;张晓;魏定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乙型肝炎病毒的转录与复制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属嗜肝DNA病毒,通过逆转录机制复制. HBV基因组转录生成3. 5kb HBV mRNA(前基因组RNA)是病毒复制过程中关键的步骤[1]. 多种细胞转录因子通过激活HBV核心启动子,促进病毒前基因组RNA的转录生成和病毒的逆转录复制[2-3]. 在这些细胞转录因子中,肝富集转录因子受关注,是调节前基因组RNA转录的重要决定因子[3-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即是一类重要的肝富集转录因子,在调节肥胖、糖尿病、炎症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血脂和血糖代谢紊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 临床中,一些代谢性疾病患者同时合并HBV感染,其进展为晚期肝病的风险本已升高[7-9] ,若同时使用PPARs激动剂类药物,还面临激活HBV复制的风险. 本文将PPAR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HBV的转录与复制中所起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从分子机制上阐明PPARs在HBV转录复制中的具体作用,从而指导临床诊疗.

    作者:马元吉;杜凌遥;唐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保留自主神经的腹腔镜宫颈癌手术对患者直肠、膀胱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直肠、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78例,收集时间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其中3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未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对照组)、另外3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研究组).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留置导尿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内压、膀胱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直肠感觉阈值、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消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有利于患者术后膀胱及直肠功能恢复,同时具有可靠的手术效果.

    作者:黎勇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MDA、SOD、MBP的影响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丁苯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7.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12±3.32)显著低于常规组(8.86±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丙二醛(MDA)、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MDA(3.13±0.45)nm/L、MBP(10.08±3.17)ug/L水平明显降低,SOD(55.03±3.47)U/mL水平明显升高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苯酞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临床神经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何保明;喻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在2017年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外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出现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在外院再次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于2018年2月5日因左髋部肿痛、活动受限9天入院;入院后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左人髋关节脱位并假体周围骨折(见图1A),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8年2月12日行左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术中探查见探查左髋关节假体陈旧脱位,大量伪膜及瘢痕组织形成等,清除异物及增生瘢痕及部分炎性组织等,使用锁定钢板、钛缆对骨折进行固定,并对假体进行返修,术程顺利,术后复查拍片结果示翻修人工髋关节对应关系及骨折对位对线好(见图1B).

    作者:卢绍燊;余海波;陈金雄;王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HICH患者对患者GCS评分及血浆LPA、AP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磷脂(A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HICH患者,收集时间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其中45例患者给予基础治疗+依达拉奉+纳洛酮治疗(研究组)、另外45例患者采用基础治疗+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浆LPA、AP及血浆神经元特异化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B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LPA、AP及血浆NSE、MMP-9、S100B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浆LPA、AP及血浆NSE、MMP-9、S100B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HICH患者能有效控制血浆LPA、AP及血浆NSE、MMP-9、S100B蛋白的升高,对于改善患者的昏迷状况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圆;彭林发;梁啦迪;陈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冲洗-吸引式口腔护理器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冲洗-吸引式口腔护理器对机械通气患者牙菌斑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D组,158例)和对照组(N组,154例).D组使用冲洗-吸引式口腔护理器进行口腔护理,N组采用电动牙刷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当日、拔管当日牙菌斑、口腔真菌、口腔溃疡等指标,以及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N组比较,D组患者气管插管当日牙菌斑、口腔真菌、口腔溃疡无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N组比较,D组患者拔管当日牙菌斑、口腔真菌、口腔溃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N组比较,D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VAP及误吸发生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冲洗-吸引式口腔护理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可进一步减少患者口腔牙菌斑及VAP的发生.

    作者:程凤琴;胡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发病机理与研究进展

    肺气肿主要是因为终末支气管远端部分膨胀,并伴有气道破坏,可以表现为小叶中央型和全小叶型,前者主要发生在吸烟者. 肺气肿常因过度通气、肺弹性回缩力降低和不完全可逆进行性的气流受限而引起残气量( residual capacity,RV)、功能残气量( functional re-sidualcapacity,FRC)和肺总量( total lungcapacity,TLC)增高,而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第1秒用力肺活量( 1 st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 )、FEV1/FVC降低,胸CT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壁薄而均匀的气体样低密度影,周围无实变或炎性变. 而肺纤维化改变主要是因为肺泡壁炎性细胞浸润、引起纤维化改变,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肺总量减少,而 FVC、FEV1无明显变化,胸部CT上呈现网状、蜂窝状或磨玻璃状阴影. 可想而知,当两种病变同时存在时,其临床症状及预后势必更差,由此更加需要我们对CPFE 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以降低发病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吴苏佶;谢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全自动加压冷疗系统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全自动加压冷疗系统对患者患肢的疼痛、肿胀、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至12月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1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普通冰袋间断物理降温的传统护理措施,试验组术后采取全自动加压冷疗系统对术区持续加压冷疗.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健侧术前、患侧术前及术后2、6、12、24、36、48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粗点周径,并计算肿胀值(cm).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在术前及术后2、6、12、24h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的静止、运动评分.通过比较两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以评定两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6、12、24小时的膝关节局部疼痛和肿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6h髌骨上极2cm周径肿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24、36h髌骨上极2cm周径肿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24、36髌骨中点肿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36、48h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髌骨上极2cm周径肿胀值、髌骨中点肿胀值及腓肠肌粗点周径肿胀值均随时间发生相应变化,在术后24h达顶峰后逐渐下降.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全自动加压冷疗仪对患者患部进行持续加压冷疗,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及关节肿胀度,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何月;宁宁;王瑞珍;侯晓铃;李玲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132例藏族儿童结核病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藏族儿童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2例初治藏族儿童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诊断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① 藏族结核患儿营养状况差、病情重、肺部病变广泛,原发性肺结核明显高于成人的8% ~10%的患病率.②容易合并肺外结核,常见的肺外结核依次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支气管结核.③卡介苗接种率明显低于结核高发国家高达80%的接种率,导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的患病率明显升高.④治愈率低、丢失率高.结论 ①使用强有力化疗方案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保证全程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②提高卡介苗接种率,有助于预防重症结核,采用多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可早期发现并治疗患者.③ 应关注藏族结核患儿并加强管理,提高治愈率,降低患者的丢失率.

    作者:刘海燕;李曦;邓彬;孙纪英;邓长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益生菌在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益生菌在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轻微肝性脑病患者109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保肝等常规治疗,益生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浆氨、Child-Push评分、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实验(DST)、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结果 109例中有101例完成实验,有8例患者失访,益生菌组中有2例出现显性肝性脑病,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出现显性肝性脑病,益生菌组在给予益生菌治疗后ALT、AST、血浆氨、Child-Pus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数字连接试验、数字符号实验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血浆氨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治疗可以改善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病情并降低血浆氨水平.

    作者:罗兰;雷霜;胡庆;李强;邓明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严重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MDT模式应用于严重胸部创伤救治的效能和关键运作点.方法 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37例为MDT组,采用MDT救治模式;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我院严重胸部创伤患者31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胸外科单科治疗+会诊模式.比较两组入院后至手术开始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不张发生率、病死率、胸引管留置时间、胸引量.结果 两组患者均救治成功,MDT组入院后手术开始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胸引量、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引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模式适用于严重胸部创伤的救治,有利于提高诊治效能,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实践探索.

    作者:李波;陈诚;陈元发;陈军;刘元明;魏卿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