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伍志超;包晓航
目的 研究四氯化碳不同注射方式对构建大鼠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模型的作用,为四氯化碳诱导大鼠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模型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皮下及腹腔注射组,每周2次分别于后腿内侧皮下、腹腔注射四氯化碳-食用调和油悬浊液.第6周开始各组分别处死2~3只大鼠进行肝纤维化分期.结果 皮下注射组造模期间死亡3只,死亡率14.3%;腹腔注射组造模期间死亡11只,死亡率52.4%,两种注射方式死亡率明显差异(P<0.05).皮下注射组第7周获得有意义肝纤维化,第12周造模完成,造模完成时获得有意义肝纤维大鼠11只;腹腔注射组第6周获得有意义肝纤维化,第10周造模完成,造模完成时获得有意义肝纤维大鼠10只,两种注射方式获得有意义肝纤维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及皮下注射方式均可建立大鼠不同分期肝纤维化模型;皮下注射造模死亡率较腹腔注射低,造模完成时间较长,两种注射方式获得有意义肝纤维无明显差异.
作者:金明丽;潘志华;舒健;卢欣;王晓凤;柴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遗传背景相同但生活方式不同的彝族城乡两组人群血尿酸水平及与慢性肾脏病(CKD)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1024例彝族城乡人群(身份证核对),其中农村598例,城市426例,男436例,女588例.收集每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CKD相关危险因素资料,如吸烟、饮酒、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测量血尿酸水平、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卡方趋势检验评估不同尿酸水平的人群CKD患病率变化的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尿酸与CKD之间的关系.结果 城市人群平均血尿酸水平(341.0 ± 96.4) μmol/L高于农村人群(315.7 ± 85.6)μmol/L(P<0.001).城市人群中总CKD患病率28.0%,农村人群总CKD患病率13.8%,城市人群CKD患病率高于农村(P<0.0001);卡方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城市人群CKD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农村人群此趋势不如城市人群明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水平是CK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彝族城市人群血尿酸水平及CKD高于农村人群;升高的尿酸水平可能是导致彝族城市人群CKD风险升高的原因之一.
作者:蔡丹;谢小华;张玉梅;楚远珍;张海英;朱红梅;田浩明;陈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胃癌患者,其中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的45例患者为试验组,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化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6.67%,39/45)显著优于对照组(55.0%,2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肝肾损伤等)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替吉奥与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患者,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情况以及各项检测指标与MS患病的相关性,以利于早期筛查及干预.方法 初次确诊的PCOS患者121例,年龄20~39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体脂肪含量(BF%)、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胰岛素(FINS)、睾酮(T).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121例PCOS患者,平均年龄(29.88 ± 5.56)岁,平均BMI(26.06 ± 3.75)kg/m 2;其中符合MS诊断者25.62%.按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比较,随着年龄增加,MS的发生率增加;30~34岁组和35~39岁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合并MS组的年龄、WC、BMI、BF、收缩压、TG、TG/HDL-C、FINS、HOMA-IR均高于非MS组(P<0.05);HDL-C低于非MS组(P<0.05);两组舒张压、FPG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PCOS患者各项异常发生率在26.44% ~63.63%.WC、HDL-C及FPG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年龄、WC、BF、TG/HDL-C 增加PCOS患者的MS发生率明显增加;所有指标中WC结合HDL-C及FPG可能有利于筛查PCOS中合并MS的患者;临床中可考虑将上述简便指标结合起来对PCOS患者进行评估,有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MS风险和早期干预,以预防PCOS的远期并发症.
作者:张静;黄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统计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农村为298.42/10万,城市为264.84/10万[1].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常见,也是重要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慢性炎症过程.
作者:张明杰;曹小洁;王庆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并比较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ApoB/ApoA-I)、非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NHDL-C/HDL-C)2种血清脂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来自2型糖尿病家系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327例,测定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等临床和生化指标,计算 ApoB/ApoA-I、NHDL-C/HDL-C、BMI等指数.分析ApoB/ApoA-I、NHDL-C/HDL-C比值与MS各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确定两者诊断 MS 的临界值,并比较两者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发生 MS 的诊断预测效果.结果 ApoB/ApoA-I、NHDL-C/HDL-C比值随代谢综合征异常指标项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均明显相关.ApoB/ApoA-I、NHDL-C/HDL-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0.822(P<0.01).结论 ApoB/ApoA-I、NHDL-C/HDL-C比值均与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均可单独作为MS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NHDL-C/HDL-C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发生MS的预测价值优于ApoB/ApoA-I.
作者:欧阳凌云;梁松;刘雅;韩文群;魏东;李林;吕燕;刘娟;常健娟;刘志;叶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和地氟烷吸入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全身麻醉下OPCABG患者60例,年龄51~74岁,BMI 20~30kg/m 2,ASA分级Ⅲ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n=30)和地氟烷组(D组,n=30).两组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S组患者调节七氟烷浓度为1~1.5 MAC;D组调节地氟烷浓度为1 ~1.5 MAC.在不同时间点:手术开始前(T 0)、吻合血管前(T1)、吻合血管后(T2)、手术结束时(T3)和术后24小时(T4)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抽取血液标本进行皮质醇、胰岛素、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检测.结果 D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与T 0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质醇、胰岛素、CK-MB和CRP与T 0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增加更为明显;组间比较,与D组相比S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T1和T2显著降低,皮质醇和CK-MB水平在T1~T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比地氟烷吸入麻醉在OPCABG患者能更好地控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应激反应.
作者:王涵;伍志超;包晓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男,42岁.因皮肤红斑、双下肢疼痛1个月于2013年9月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腹壁皮肤可见2处类圆形红斑及皮下结节,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不大.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3.65 ×10 9/L;血红蛋白(HBG):61g/L;血小板计数(PLT):239.00× 10 9/L;嗜碱0.003.
作者:许芳;文菁菁;刘宜平;苏静;胡宏;吴华新;梁效功;冯贵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1至12月择期行PCNL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SEA,根据罗哌卡因用药浓度分为0.375%组、0.500%组、0.750%组,每组各60例,比较3组感觉、运动阻滞情况,记录麻醉前(T0)、蛛网膜下腔麻醉后10min(T1)、俯卧位后硬膜外给药前(T2)、俯卧位后硬膜外给药10min(T3)、给药30min(T4)、给药60min(T5)点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并统计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3组高感觉间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0.375%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0.500%组、0.750%组,其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短于0.500%组、0.7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0.500%组、0.750%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点比较,0.375%组T 2~4点时HR下降(P<0.05),0.50%组、0.750%组T 2~4点MAP、HR均下降(P<0.05);0.375%组T2~4点时MAP、HR均明显低于0.750%组(P<0.05),但0.375%组与0.500%组、0.500%与0.750%组相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CASE既可满足PCNL手术麻醉需求,又可减少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周勤;魏新川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Chorangiomatosis,CM)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妊娠期及围生儿合并症、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9例胎盘CM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围生儿情况进行1年随访.结果 9例胎盘CM中,2例为弥漫性CM,7例为局限性CM;9例CM均伴有妊娠期合并症,包括先兆子痫、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9例新生儿产后1年均存活,包括双胎2例,早产儿5例,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2例及肥厚性心肌病1例.结论 胎盘CM是一类较为罕见的胎盘绒毛血管疾病,目前主要依赖产后胎盘病理诊断,尤其需要与胎盘绒毛膜血管瘤(Chorangioma,CA)和胎盘绒毛膜血管病(Chorangiosis,CH)进行鉴别;胎盘CM与多种妊娠期及新生儿并发症相关,需引起重视.
作者:廖欣;邹娟;孙亮;杨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9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输尿管软镜组与PCNL组,每组9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结石清除率.结果 190例肾结石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输尿管软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经皮肾镜组(P<0.05).当结石≤20mm时,两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短于经皮肾镜组(P<0.05);当结石>20mm时,软镜组结石清除率低于经皮肾镜组,手术时间长于经皮肾镜组(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是治疗≤20mm肾结石的有效治疗方式,肾结石>20mm的患者适合选用经皮肾镜碎石术.
作者:杜勇;李志远;余乐;张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地区妊娠早期初产及二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测定,分析该地区孕妇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变化趋势,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参考范围,为临床诊治甲状腺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建卡并生产的单胎健康孕妇480例,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6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日本东曹公司AIA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妇女各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M)及双侧限值( P 2.5,P 97.5)表示甲状腺激素妊娠各期的参考范围.妊娠早期TSH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3岁年龄组与23~30岁年龄组比较F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44岁年龄组与23 ~30岁年龄组比较 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组与二胎组比较 F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都江堰地区正常妊娠妇女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非妊娠妇女相比存在差异,不同年龄妊娠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差异.正确把握妊娠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有助于减少防范其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康钦炯;车辉娟;杨静;曾家伟;陶传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调素与临床相关指标及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维持性透析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血清铁、血钙、血磷、铁蛋白、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铁调素及氧化应激指标如:MDA(丙二醛)、AOPP(超氧化蛋白产物)、SOD(过氧化氢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铁、血钙、铁蛋白、SOD均较对照组低(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患者血尿素、肌酐、C反应蛋白、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铁调素、MDA、AOPP均较对照组高(P<0.05).铁调素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血钙、血清铁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血尿素、血肌酐、铁蛋白、血磷、甲状旁腺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白蛋白水平无关联性(P>0.05).血红蛋白水平与MDA、AOP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SOD呈正相关(P<0.05).铁调素与MDA、AOP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SOD呈负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调素表达明显增加,并且铁调素的表达增加与血红蛋白水平、血钙、血清铁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尿素、血肌酐、铁蛋白、血磷、甲状旁腺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可能通过促进铁调素的表达增加从而参与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发生.
作者:常晓东;杨有芹;薛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长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合并2型糖尿病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长期吸入信必可都保(160μg/次,2次/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后采用CAT量表评定的患者生活质量和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的变化.结果 规律吸入信必可都保3、6、12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代谢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吸入信必可都保不会引起合并2型糖尿病的COPD患者糖代谢异常.
作者:段永建;唐祖会;陈旭波;龙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配合双侧侧块钉棒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双侧侧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神经功能JOA 分值,记录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颈椎活动度及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结果 55例均得到回访,术后较术前神经功能恢复率为( 57.557 ± 9.145)%,术后较术前颈椎活动度减少(5.78 ± 4.3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有轴性症状患者的比例为58.1%.结论 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双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并保持了的颈椎稳定性,减少了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好.
作者:刘战立;徐小平;常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机器人腹腔镜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中不同麻醉药物对患者眼内压和眼灌注压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全屏吸入组和全屏静脉麻醉组,两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和异丙酚诱导和维持,分别于诱导前(T0)、插管后5min(T1)、Trendelenberg体位建立气腹30min(T2)、Trendelenberg体位建立气腹90min(T3)、停气腹平卧后15min(T4),手术结束60min(T5).观察记录患者眼内压和眼灌注压的变化.结果 分别采用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期间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潮气量(Tidal volume)、呼吸末二氧化碳(End-tidal CO 2)、麻醉深度指数(CSI)无显著差异,在Trendelenberg体位和CO 2气腹建立后七氟烷麻醉组IOP明显高于异丙酚麻醉组(P<0.05),OPP低于异丙酚麻醉(P<0.05).结论 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降低患者IOP的作用优于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作者:曾思;徐广民;苏文杰;胡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58例作为妊娠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孕检正常孕妇60例作为糖耐量正常组,根据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及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根据患者有无补充维生素D,将妊娠糖尿病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孕妇并发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妊娠糖尿病组患者FPG、FINS、C肽、TG3、HOMA-β、HOMA-IR水平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糖尿病组维生素缺乏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94.82% vs.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FINS、P2HPG、HOMA-IR、HOMA-β水平较治疗出现明显变化,在同一治疗时间内对照组生化指标变化幅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孕妇,积极补充维生素D水平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王丹婵;庄小瑜;郭焕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χ2 =5.886,P=0.015);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IL-8、hs-CRP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57.536、5.270、9.986,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PaO 2和PH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 2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对AECOPD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成博;刘璐;海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进行咽喉反流量表评估,并探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条(the 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the reflux symptom index,RSI)之间的相关性,以及RSI、反流体征指数量表(the reflux finding score,RFS)在慢性鼻-鼻窦炎人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CRS患者共96例,其中鼻窦炎伴息肉者44例(即CRSwNP组),鼻窦炎不伴息肉者52例(CRSsNP组),另于体检中心随机选取53例无鼻炎/鼻窦炎病史的体检居民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SNOT-22、Lund-Mackay CT 评分、RSI 以及 RFS 评分.分析三组间各项得分有无统计学差异;并利用直线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SNOT-22量表中的流脓涕、必须擤鼻涕、涕后漏、打喷嚏以及流清涕这五项与RSI量表中的声嘶/发声疲劳、反复咽部异物感、持续清嗓、咽干/分泌物多、反酸/烧心/胃部不适这五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受试者RFS得分仅1例≥7分.RSI≥13分的结果为CRSwNP组有15.91%(7/44),CRSsNP组有23.08%(12/52),对照组有3.77%(2/53),其中CRSwNP组与CRSsN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RSwNP组和CRSsNP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Z CRSwNP=1.99>Z 0.975,Z CRSsNP=3.02>Z 0.975).RSI≥10分的结果为:CRSwNP组有18.18%(8/44),CRSsNP组有34.62%(18/52),对照组有3.77%(2/53),其中CRSwNP组与CRSsN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wNP组和CRSsNP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Z CRSwNP=2.26>Z 0.975,Z CRSsNP=4.35>Z 0.975).SNOT-22的前10项症状总分(脓鼻涕、需要擤涕、头昏、面痛及压迫感、涕后漏、喷嚏、流清涕、咳嗽、耳胀、耳痛)与RSI总分之间的相关性如下(P<0.01):CRSwNP组正相关(r=0.461);CRSsNP组正相关(r=0.67);对照组无相关性.SNOT-20量表中的部分指标与RSI中的部分指标相关性如下(P<0.05):CRSwNP组中流脓涕与反酸(r=-0.37,P<0.05)成负相关;涕后漏与声嘶/发声疲劳(r=0.3)、咽异物感(r=0.42)成正相关.CRSsNP组流脓涕与咽异物感(r=0.362)、清嗓(r=0.418)成正相关;涕后漏与咽异物感(r=0.36)、清嗓(r=0.47)、咳嗽(r=0.455)、咽干/分泌物多(r=0.559)、反酸/烧心/胃不适(r=0.47)成正相关;喷嚏与声嘶/发声疲劳(r=0.306)、咽异物感(r=0.392)正相关.VAS量表中的鼻分泌物/涕后漏与 RSI中的咳嗽成正相关(r=0.351).结论 CRS(伴/不伴息肉)患者咽喉反流症状得分高于对照组人群,且鼻部症状总分越高,咽喉部症状总分也越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这两个量表在鼻部及咽部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影响,或存在着潜在的因果关系,将RSI量表应用于调查CRS患者的咽喉反流情况可能会得到不准确的结果.
作者:黄石;朱力;任建君;黄朝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在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就诊的412例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超声下粗针穿刺活检术)166例、观察组(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246例,统计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核检出率分别为92.2%和73.5%,差异显著(P>0.05),无穿刺部位感染,观察组穿刺部位皮肤瘀斑面积较对照组小.结论 针对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作者:蒋炜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