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阴清咽法治疗慢性喉痹咳嗽72例

都乐亦;吴昆仑

关键词:喉痹/中医药疗法, 补阴剂/治疗应用, 清热剂/治疗应用, @养阴清咽汤
摘要:目的:观察养阴清咽法治疗慢性喉痹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养阴清咽汤(生地、麦冬、玄参、川石斛、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豆根、炒黄芩、蒲公英、紫菀、款冬花、川芎等)治疗本病72例.结果:总有效率90.2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养阴清咽,润肺止咳嗽的功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的艾灸量对疲劳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的艾灸量对疲劳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会游泳的小鼠分为11组,在间隔时间、皮肤温度、持续时间上按照三因素、三水平对训练达到疲劳程度的小鼠进行艾灸,经过5周后,检测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结果:在艾灸的三因素中,艾灸时皮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艾灸持续时间,再次为艾灸间隔时间.结论: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艾灸治疗方案是2d1次、皮肤温度47℃±2℃或54℃±2℃、持续3min.

    作者:顾一煌;任建宁;金宏柱;吴云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补肾强督通痹汤配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1例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通痹止痛类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强督通痹汤(川续断、熟地、金毛狗脊、川牛膝、补骨脂、肉桂、白芥子、威灵仙、乌药等)配合温针灸华佗夹脊刺治疗本病4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72.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强督,通痹止痛的功效.

    作者:高雅贤;刘学霞;靳建宁;吴良勇;周万宝;张伟民;苏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25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必净(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当归等)治疗脓毒症患者25例,并观察治疗前后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WBC、NE%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WBC、NE%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惠者血浆ALT、AST、Cr、BUN、LDH、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解毒降浊的功效.

    作者:王玉巧;张跃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益气养阴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50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降糖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方(黄芪、山药、太子参、生地、麦冬、丹参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降浊的功效.

    作者:孙鹏飞;林桂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益肾活血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60例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其致残率较高.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中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在禀赋不足、肾虚髓空、督脉不畅基础上,感受风寒湿等邪气而致气血运行不利,血瘀、痰凝、湿浊阻滞经络、骨节而成.治疗上因重视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之法的应用.2004年10月至2007年2月,笔者根据这一发病机制,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并总结制定益肾活血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栋;赵智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痛风停胶囊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35例

    目的:观察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类中药配合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痛风停胶囊(生石膏、知母、桂枝、青风藤、肥猪苗、络石藤等)口服配合金黄膏(黄柏、姜黄、白芷、大黄、络石藤、青风藤、三白棒等)外敷治疗本病70例,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的功效.

    作者:钟琴;刘正奇;刘汉顺;万翠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吴澄的脾阴观

    目的:总结介绍吴澄的脾阴观.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吴澄治虚损重视补脾阴.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之法.选方用药颇具特色,首选芬香甘平,善用血肉填精,升清阳以轻清之品取代升、柴,提倡药补不如食补,发展了中医脾阴学说.

    作者:濮正琪;董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延肾1号冲剂配合透析治疗肾炎尿毒症及对血浆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类中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肾炎尿毒症及对血浆内皮素-1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采用延肾1号冲剂(黄芪、人参、冬虫夏草、土茯苓、当归、丹参、生大黄等)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透析5个月后,治疗组ET-1及Ang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的功效,可降低长期血透后ET-1、Ang Ⅱ水平,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檀金川;胡金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腰突汤内服外敷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活血止痛类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腰突汤(熟地、杜仲、狗脊、葛根、红花、延胡索等)内服外敷配合牵引治疗本病5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肾壮骨,活络通痹的功效.

    作者:张振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病机及辨治体会

    笔者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兆云教授结合多年诊疗经验,就中医对慢性肾衰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探讨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袁运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脏腑相关理论在呼吸疾病中的运用

    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精髓之一,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关系密切.在呼吸科常见病中,肺与脾胃在病因病理上及临床治疗中,具有密切的关系,兹述如下.

    作者:孙志佳;漆东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三消合一汤治疗糖尿病42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利湿降浊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三消合一汤(石膏、知母、沙参、麦冬、石斛、生地、黄芪等)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糖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利湿降浊的功效.

    作者:魏功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难治病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难治病的治法.方法:通过分析老年人的生理病理以及普遍存在的病因病机,提出运用补肾化瘀法治疗老年难治性疾病的思路.结论:老年难治病常存在肾气亏虚,气虚血瘀的普遍病机,用常规治法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还要调整治法思路,紧扣老年难治病的普遍病机,灵活运用补肾化瘀法提高疗效.

    作者:樊平;刘建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清湿热祛风湿方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40例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祛风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湿热祛风湿方(苦参、黄柏、续断、寄生、独活、地肤子、秦皮、虎杖、穿山龙、黄芪等)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利湿热,祛风湿,凉血降浊的功效.

    作者:梁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伤科方配合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5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伤科1号、2号(伤科1号方:当归、红花、川芎、赤芍、茯苓、三七等;伤科2号方:当归、红花、川芎、赤芍、川断、骨碎补、自然铜、杜仲等)配合牵引治疗本病105例.结果:优良率达92.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生骨止痛的功效.

    作者:姚鹏远;肖登科;何立锋;赵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地甲汤治疗慢性头痛86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开窍止痛类中药配合补血药治疗慢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地甲汤(<庶虫>虫、水蛭、穿山甲、何首乌、熟地、川芎、当归、葛根等)治疗慢性头痛86例.结果:总有效率91.8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益气血,祛瘀通络,开窍止痛的功效.

    作者:费嘉;费裕朗;张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64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配合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治疗本病64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7.19%,对照组总有效率39.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邓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黄帝内经》对水肿病的认识

    <黄帝内经>对水肿病的认识已经十分系统而全面了,但由于其内容散见于各篇之中,影响了研习者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本文从病因病机、症状分类、治疗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黄帝内经>对本病的认识,以期对读者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水肿,是因感受外邪,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使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等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内经>对水肿病论述甚详,有关内容散见于各篇中,分别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则治法及临床护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作者:邹纯朴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白血病52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黄芪皂苷)静注配合西药化疗(长春新碱、柔霉素、左旋门冬酞胺酶)治疗白血病5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6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调节细胞免疫的功效.

    作者:袁万青;田涛;员丹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二陈汤加味治疗肋骨骨折并血气胸68例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类中药治疗肋骨骨折并血气胸的疗效.方法:采用二陈汤加减(栝楼、枳壳、茯苓、半夏、陈皮、青皮、桔梗、甘草)配合西医治疗本病68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理气宽胸,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高飞钰;张玉莲;李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