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一煌;任建宁;金宏柱;吴云川
例1 黄某,女,50岁.1984年9月30日诊.患者自两年前常感眩晕头痛,心悸烦躁,月经周期紊乱,时一月两潮,或数月一潮,经量少.本月初因婆媳吵架恚怒,致使眩晕头痛复作,兼见腰胁疼痛,耳鸣脑胀,面部烘热,口咽干燥,心烦不寐,甚则通宵达旦不眠,盗汗,舌红、苔薄黄,脉细弦.
作者:梅和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皮质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复制多梗塞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实验动物皮质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益气复智颗粒能明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结论:益气复智颗粒具有较好的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许冬青;王明艳;周建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心开窍方对东莨菪碱(Scoplamine,Scop)诱导的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cop组(模型组)和清心开窍方组.采用腹腔注射Scop制造痴呆模型.各组动物以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为学习记忆能力评价指标.结果:Scop组和清心开窍方组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梭次数明显减少(P<0.05);清心开窍方组与Scop组比较,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梭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清心开窍方对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有明显改善.
作者:贾晓俤;史小莲;段钊;白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及由此产生的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组成的综合征,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作者:张江伟;金明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利水类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肺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平均动脉压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氧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利水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缺氧和肺功能.
作者:李海明;张华茹;唐建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黄芪皂苷)静注配合西药化疗(长春新碱、柔霉素、左旋门冬酞胺酶)治疗白血病5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6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调节细胞免疫的功效.
作者:袁万青;田涛;员丹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磁极电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制作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磁极电针、普通毫针治疗,24h后处死大鼠取脑,观察脑组织SOD、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磁极电针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磁极电针对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脑保护作用,其机理与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雷正权;刘智斌;袁有才;王渊;李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降脂汤(何首乌、葛根、泽泻、白僵蚕、桑叶、女贞子、枸杞子、黄连、桃仁、水蛭等)配合西药(辛伐他汀)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滋补肾阴,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冯建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的艾灸量对疲劳训练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会游泳的小鼠分为11组,在间隔时间、皮肤温度、持续时间上按照三因素、三水平对训练达到疲劳程度的小鼠进行艾灸,经过5周后,检测小鼠的力竭运动时间.结果:在艾灸的三因素中,艾灸时皮肤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艾灸持续时间,再次为艾灸间隔时间.结论: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艾灸治疗方案是2d1次、皮肤温度47℃±2℃或54℃±2℃、持续3min.
作者:顾一煌;任建宁;金宏柱;吴云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伤科1号、2号(伤科1号方:当归、红花、川芎、赤芍、茯苓、三七等;伤科2号方:当归、红花、川芎、赤芍、川断、骨碎补、自然铜、杜仲等)配合牵引治疗本病105例.结果:优良率达92.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生骨止痛的功效.
作者:姚鹏远;肖登科;何立锋;赵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糖尿病性腹泻是较常见的糖尿病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拟脾肾双调饮治疗2型糖尿病性腹泻4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红;潘秉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宽肠泄下类中药灌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乌梅、黄连、黄芩、金银花、地榆、槐花、厚朴、枳实等)保留灌肠治疗本病10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消退快,凝血酶原活动度恢复好.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宽肠泄下的功效,缓解症状,改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的作用.
作者:李建阳;张庭澍;罗蓬;吕晓菲;刘福文;姚杰良;华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梅花针叩刺患部,拔罐,并口服中西药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梅花针叩刺体表疱疹,加刺络拔罐,可通过皮部-孙脉-络脉和经脉,起到泄热祛邪,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配合拔罐,中西药使邪热去,瘀血化,经络通,调整脏腑虚实,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作者:何玉苍;狄长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宣肺化痰类中药治疗肺不张的疗效.方法:采用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等)治疗本病28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作者:孟旭升;张瑞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散寒化饮、化痰止咳类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青龙汤(紫菀、款冬花、麻黄、细辛、半夏、桔梗、鱼腥草等)内服与消喘膏(白芥子、细辛、甘遂等)穴位外敷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7例,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对照组为7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散寒化饮,化痰止咳,扶正祛邪的功效.
作者:唐燕;张彩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阳、增性起萎类中药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肾汤(熟地、淫羊藿、白芍、川断、山萸肉、巴戟天、牛膝、枸杞、五味子、首乌、鹿角胶、锁阳等)内服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本病33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88%,对照组69.7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补肾壮阳、增性起萎之功效.
作者:申树林;徐刚;李雄伟;涂海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化瘀降糖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及对血糖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化瘀降糖片(人参、黄芪、生地、首乌、苍术、玄参、花粉、茵陈、黄连、大黄、丹参、地龙、鬼箭羽等)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在降低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血细胞压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滋肾,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刘健美;徐宏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必净(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当归等)治疗脓毒症患者25例,并观察治疗前后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WBC、NE%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WBC、NE%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惠者血浆ALT、AST、Cr、BUN、LDH、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解毒降浊的功效.
作者:王玉巧;张跃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补肾壮骨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针刀治疗,于膝四周找准压痛点,用针刀进行剥离松解,术后服用补肾壮骨胶囊.结果:总有效率99.17%.提示:针刀疗法将针刺疗法与微创闭合性手术融为一体,可将局部软组织粘连有效的剥离松解,切开疤痕,恢复关节平衡状态和功能,消除疼痛,辅以补肾壮骨胶囊,提高钙的吸收,改善骨质疏松,增强肌力.
作者:宋颜;王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针灸天枢、关元、上巨虚等穴,加中药四神丸,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西药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66.7%,(P<0.05).提示:针灸诸穴合用,调理肠腑气机,改善消化功能.四神丸加减以清热利湿,健脾益气,调和肝脾,温补脾胃.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