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何为奇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类中药防治肾移植术后反应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肾康Ⅰ号(大黄、黄芩、黄芪、白术、川芎等)防治肾移植术后反应40例及外周血中CD3+、CD4+、CD8+,并计算出CD4+/CD8+的比值,分析肾康Ⅰ号对其影响及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外周血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的功效,缓解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减少术后感梁及肝、肾功能损害.
作者:齐德军;尉建华;陈海龙;靳建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肾综Ⅰ号加减(黄芪、山药、茯苓、玉米、丹参、益母草、陈皮、赤芍、泽兰)配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结果:完全缓解率迭73.3%.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敬满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类中药治疗颈性眩晕之疗效.方法: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内含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本病68例.结果:总有效率94.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缓解眩晕等症状的作用.
作者:孟娜林;蔡芳丛;张春香;杨秋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疏肝活血、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脂必泰胶囊(红曲、山楂、白术)合护肝片(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及B超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及观察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尤其对I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B超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保肝降酶、降血脂、改善症状的功能.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介绍吴澄的脾阴观.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吴澄治虚损重视补脾阴.明言脾虚有阴阳之分,创立多种理脾阴之法.选方用药颇具特色,首选芬香甘平,善用血肉填精,升清阳以轻清之品取代升、柴,提倡药补不如食补,发展了中医脾阴学说.
作者:濮正琪;董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祛风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清湿热祛风湿方(苦参、黄柏、续断、寄生、独活、地肤子、秦皮、虎杖、穿山龙、黄芪等)治疗过敏紫癜性肾炎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利湿热,祛风湿,凉血降浊的功效.
作者:梁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类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咳喘敏汤(百部、黄芩、款冬花、桑白皮、丹皮、僵蚕、黄芪、炙麻黄、生地等)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3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作者:周军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联合益气利湿方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采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注射联合益气利湿方(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茯苓皮、泽泻、炙桑皮、猪苓、半边莲、龙葵、炙甘草)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并发恶性胸水27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理气利水的功效.
作者:郝卫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利水类中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配合西药治疗本病6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肺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平均动脉压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氧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利水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缺氧和肺功能.
作者:李海明;张华茹;唐建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类中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肾炎尿毒症及对血浆内皮素-1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采用延肾1号冲剂(黄芪、人参、冬虫夏草、土茯苓、当归、丹参、生大黄等)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透析5个月后,治疗组ET-1及Ang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解毒降浊的功效,可降低长期血透后ET-1、Ang Ⅱ水平,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檀金川;胡金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皮质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复制多梗塞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复智颗粒对实验动物皮质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益气复智颗粒能明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结论:益气复智颗粒具有较好的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许冬青;王明艳;周建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降脂汤(何首乌、葛根、泽泻、白僵蚕、桑叶、女贞子、枸杞子、黄连、桃仁、水蛭等)配合西药(辛伐他汀)治疗本病5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滋补肾阴,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冯建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血必净(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当归等)治疗脓毒症患者25例,并观察治疗前后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WBC、NE%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WBC、NE%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惠者血浆ALT、AST、Cr、BUN、LDH、CK-MB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解毒降浊的功效.
作者:王玉巧;张跃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即非缺血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及缺血再灌注GBE治疗组(Ⅲ组),每组10只.观察缺血30 min和再灌注60 mi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磷酸肌酶CPK、肌酸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结果:Ⅲ组家兔血清CPK、CK-MB、MDA值明显低于Ⅱ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心肌组织的SOD活性明显高于Ⅱ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GBE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抗氧化酶活力,减少心肌酶的释放,保护心肌细胞膜,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覃红斌;魏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养阴清咽法治疗慢性喉痹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养阴清咽汤(生地、麦冬、玄参、川石斛、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豆根、炒黄芩、蒲公英、紫菀、款冬花、川芎等)治疗本病72例.结果:总有效率90.28%.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养阴清咽,润肺止咳嗽的功效.
作者:都乐亦;吴昆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固肠止泻方(党参、炙黄芪、炒白术、茯苓、炮姜、制附片、煨诃子、芡实等)配合西药治疗本病3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温补脾肾,固肠止泻的功效.
作者:周志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利湿降浊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三消合一汤(石膏、知母、沙参、麦冬、石斛、生地、黄芪等)治疗本病4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糖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养阴,利湿降浊的功效.
作者:魏功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化瘀降糖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及对血糖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化瘀降糖片(人参、黄芪、生地、首乌、苍术、玄参、花粉、茵陈、黄连、大黄、丹参、地龙、鬼箭羽等)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在降低全血高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血细胞压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滋肾,活血祛瘀的功效.
作者:刘健美;徐宏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运用利湿通络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妙散化裁(黄柏、知母、薏苡仁、牛膝、苍术、防己、丹参、地龙等)治疗本病6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且治疗组明显改善了ESR、CRP实验室指标(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利湿通络,活血通痹的功效.
作者:战美玲;张雪芝;张玉红;张淑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类中药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健脾益肾泄浊方(党参、丹参、炙黄芪、枸杞子、当归、茯苓、白术、肉苁蓉、川芎、制半夏、紫苏叶、生大黄等)配合促红素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7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益肾,活血泄浊的功效.
作者:包晓星;金伟民;张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