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验举隅

邹震;张刚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 汤加, 缓急止痛, 性疾患, 伤寒论, 组方, 组成, 重用, 治疗, 特点, 痉挛
摘要:芍药甘草汤出自于<伤寒论>,由芍药、甘草二味药组成,为缓急止痛之良方.笔者根据其缓急的特点,重用芍药甘草汤为主组方,治疗痉挛性疾患每获良效,现举验案3则如下: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阳和汤配合西药治疗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82例

    目的:探讨温阳散寒,活血法治疗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加减阳和汤(熟地、鹿角胶、麻黄、炮姜、肉桂、当归等),配合口服芦丁、潘生丁、维生素E.结果:82例,总有效率92.7%.提示:温阳散寒活血法治疗冷球蛋白血症股臀皮肤血管炎,配合现代疗法起协同作用,对改善局部血循,加快血流,促进局部炎症吸收有显著作用.

    作者:张绪仓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芎归僵蝎汤治疗顽固性头痛36例

    目的:观察清肝、活血、祛风类中药治疗顽固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芎归僵蝎汤(川芎、当归、僵蚕、全蝎、柴胡、羌活等)并随兼症辨证加味治疗顽固性头痛36例.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该组方具有良好的疏肝清肝、养血活血、祛风通络、潜阳镇痛作用.

    作者:黄志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治疗思路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治疗的思路.方法:根据多年老年病临床经验,提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治疗思路.结论:整体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做到胸有成竹;熟悉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难点,避免误诊;全面把握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医病机,治疗上应重虚寒之本,重水湿、痰浊、瘀血之实;以中医整体观、恒动观为指导,辨证论治,调节阴阳平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荣;第五永长;严雅怡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羊耳菊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羊耳菊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对药典中总黄酮测定的方法进行改进,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羊耳菊中总黄酮.结果:以改进的比色法测定羊耳菊中总黄酮,在0.094mg/ml~0.47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9%,RSD为2.74%.结论:改进方法稳定、可靠,测定结果更能反映客观实际,可作为羊耳菊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黄勇;郑林;李勇军;周雯;王永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推拿配合通脉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3例

    目的:总结推拿配合通脉止眩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推拿(风池、风府、肩内俞等),口服通脉止眩汤(丹参、葛根、生地、鸡血藤等).结果:总有效率95.5%.提示:推拿手法可舒筋活络,消除颈部肌肉紧张,促进头颈部血液循环.通脉止眩汤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养血活血,行气止眩之功.

    作者:崔书国;张国忠;赵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针灸益气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益气活血法对血管性痴呆(VD)治疗后的形态学改变,为针灸促进脑突触的再生和修复,恢复VD患者的学习记忆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把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VD模型组B,针灸治疗组C.模型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klli-4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VD模型;针灸治疗组造模后选用百会、膈俞、气海、三阴交、膻中组成益气活血方治疗;未造模大鼠作为对照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的突触数密度(Nv)、突触活性区的面积密度(Sv).结果:VD模型组较对照组Nv、Sv明显减少,VD模型组较针灸治疗组Nv减少、Sv明显减少,对照组与针灸治疗组Nv、Sv无明显差异.结论:益气活血法可以显著提高VD大鼠大脑皮质CA1区的突触数密度和突触活性区的面积密度,是针灸促进大脑可塑性,保护脑损伤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作者:关建军;姬军风;吴世卫;李涛;史利利;王丽芬;李瑞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草苁蓉提取物对AD大鼠海马区bFGF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草苁蓉提取物对β淀粉样肽(β-AP)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区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保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草苁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用微量Aβ1-40注射至大鼠双侧Meynert基底核,建立AD模型,经草苁蓉提取物治疗,于治疗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bFGF阳性神经细胞数的表达.结果:①学习记忆观察:各治疗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升高,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加.②bFGF免疫组化检测:与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海马区bFGF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提高,且高剂量组为明显.结论:草苁蓉提取物能增强AD模型大鼠海马区bFGF的表达,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尚需讨论.

    作者:周丽莎;朱书秀;王小月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疏肝活血化痰清热通络五大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体会

    为了提高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笔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提出五大治法,突出药对的临床应用,现分述如下.

    作者:李玉和;李军;刘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痛经101例

    笔者自90年以来,采用活血化瘀法结合辨证施治治疗痛经10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101例中年龄在18~25岁62例,26~33岁30列,33岁以上9例;未婚83例;已婚18例;病程长6年,短4个月.

    作者:王艳青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康复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康复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治疗组113例采取西医治疗加服康复接骨胶囊(三七、乳香、没药、麻黄等),对照组113例西医治疗加服麝香接骨丹.结果:治疗组在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接骨胶囊能促进骨折早期形成骨痂,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此药为骨伤科临床有效药物.

    作者:张康复;吕宗科;李鹏飞;任宏杰;马春辉;唐晓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颈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146例

    目的:观察颈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针刺取风府,哑门,哑1-4穴等头颈部穴.结果:14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提示:本方具有调经通络,化痰祛瘀,行气开闭,散结通窍之功效,可有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作者:陆鹤;高春燕;周志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配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3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治疗,治疗组根据症状分为血热妄行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分别给予凉血止血、滋阴清热、益气健脾、摄血止血、温补脾肾、温中摄血法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王安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120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技术治疗组120例,取内关、水沟、三阴交穴,配合康复技术.对照组120例单纯针刺,取穴和手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2%(P<0.01).提示: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能更好的将大脑损伤的代偿的潜在能力激发出来,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

    作者:付春爱;李子富;高燕;鲍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80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80例治疗组患者分为4型,血热炽盛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同时设对照组,西药治疗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P<0.05).提示:中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卢晓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李世凤治疗小儿发热验案举隅

    我们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儿科疾病的治疗经验较为丰富,亦有独到之处,尤其对小儿发热颇有研究.现介绍如下.

    作者:崔梅梅;张青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针灸三步法治疗面瘫41例

    目的:探索研究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治疗组41例采用针灸三步法治疗面瘫;对照组15例采用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三步法是提高面瘫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赵锦梅;张慧;何屹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放血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3例

    目的:观察放血加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梅花针叩刺放血,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风池穴穴位注射治疗83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4%.提示:本方法有效地改善颈椎局部的血流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缓解痉挛的功能.

    作者:薛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伤寒论》小便辨证临床意义浅析

    小便是人体水液代谢的产物,其生成与排泄无不与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及气血津液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息息相关.仲景在<伤寒论>中,既通过观察小便一证的变化,作为临床辨证的依据,又灵活运用利小便之法治疗多种病证,本文仅就此略作探析.

    作者:孙捷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9例

    目的:观察平肝熄风,化痰定眩类中药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橘红、茯苓等)加味治疗本病39例,对照组加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0%,对照组83.00%(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熄风化痰定眩的作用,对改善症状有明显疗效.

    作者:潘大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心脑联通片中野黄芩苷的HPLC法测定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脑联通片中野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样品用氯仿脱脂、甲醇提取、调pH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方法进行前处理,用甲醇溶解并定容.测定条件:固定相为SUPELCO Discovery C18柱,甲醇-0.1%磷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5nm.结果:野黄芩苷在0.216~1.08μg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1.000,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1.5%.结论:本方法的专属,洼好,灵敏度高,实验简便,能够较好的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

    作者:杨亚丽;杨瑞瑞;樊宝娟;刘玲珠 刊期: 2008年第10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