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钱志成;袁翔;陈静;王大庆;张丽

关键词:重症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状况,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状况;确定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过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好转的患者80例(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收集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液体平衡情况、C反应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镇静镇痛药物用量。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测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80例经过治疗好转的重症患者中,25例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31.25%。其中轻度9例(36%)、中度12例(48%)、重度4例(16%)。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b=0.539,P=0.024)、APACHEⅡ评分(b=0.155,P=0.527)、动脉血气 pH值(b=0.195,P=0.046)、氧分压(b=0.080,P =0.701)、二氧化碳分压(b =0.063,P=0.791)、液体平衡情况(b=0.054,P=0.791)、C反应蛋白(b=0.049,P=0.820)、机械通气时间(b=0.053, P=0.895)、住ICU时间(b=0.029,P=0.943)、咪达唑仑用量(b=0.036,P=0.884)、芬太尼用量(b=0.102,P=0.592)。其中,年龄、pH值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程度成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占有较高比例。年龄、动脉血气pH值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曲贝替定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曲贝替定( Trabectedin)是第一个海洋来源的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且具有特殊的抗癌机理。在此,我们将详细阐述曲贝替定的特殊抗癌机理以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杜亚飞;尹如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结合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结合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1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将其分为常规组、丙种球蛋白组、甲泼尼龙组、联合组,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相应手段治疗,并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结合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效果好,患者症状消退时间短,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组及甲泼尼龙组与常规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部分症状缓解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与甲泼尼龙结合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症状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短,未发生重症患者转为危重患者现象,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黎明;张海;方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技术的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连续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肝癌、肝血管瘤、转移性肝癌共3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部分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平均手术时间(228±64.12) min,失血量(186±81.91) mL,术中输血率0,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5±0.2)d,饮食恢复时间(23.5±4.12)h,术后住院时间(8.3±1.2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7%。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手术费用(2445.5±584.84)元,住院费用(34401±2995.7)元。结论对于选择性病例,基层医院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技术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同时具有微创手术优势。

    作者:刘晓平;卓诗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围术期过敏性休克分析与处理

    过敏反应是IgE 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导致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胸闷气憋、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四肢厥冷[1]。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机体的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的组织胺类,致使毛细血管渗漏,体循环血管扩张,血压急剧下降,静脉回心量不足出现的心血管系统不稳定。过敏性休克在麻醉中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死亡率高达3%~10%[2]。儿童先心病外科全麻及术后镇静,患者意识消失,手术覆盖,原有先心病基础,过敏反应的早期特征易忽略,手术期间使用药物种类多,出现过敏反应易与麻醉、手术并发症相混淆,影响判断和及时处理。

    作者:熊卫平;熊霞霞;王道庄;王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马拉色菌对八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检测

    目的:改良嗜脂真菌药敏试验技术,并分析8种抗真菌药物在体外抗马拉色菌的活性。方法将吐温-40和-80引入改良脑心浸液尿素液基,使用微量液基法检测8种抗真菌药物在体外对马拉色菌属7个种的敏感性。结果改良的脑心浸液尿素液基微量液基法显著提高了马拉色菌体外药敏试验的敏感性。八种抗真菌药对马拉色菌7个种均有抑制作用,其中酮康唑的敏感性高。结论我们改良的脑心浸液尿素液基解决了使用微量液基法检测嗜脂酵母菌药物敏感性的问题。酮康唑外用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浅部马拉色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穰真;杨戈;王有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状况;确定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过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好转的患者80例(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收集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液体平衡情况、C反应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镇静镇痛药物用量。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测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80例经过治疗好转的重症患者中,25例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31.25%。其中轻度9例(36%)、中度12例(48%)、重度4例(16%)。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b=0.539,P=0.024)、APACHEⅡ评分(b=0.155,P=0.527)、动脉血气 pH值(b=0.195,P=0.046)、氧分压(b=0.080,P =0.701)、二氧化碳分压(b =0.063,P=0.791)、液体平衡情况(b=0.054,P=0.791)、C反应蛋白(b=0.049,P=0.820)、机械通气时间(b=0.053, P=0.895)、住ICU时间(b=0.029,P=0.943)、咪达唑仑用量(b=0.036,P=0.884)、芬太尼用量(b=0.102,P=0.592)。其中,年龄、pH值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程度成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占有较高比例。年龄、动脉血气pH值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钱志成;袁翔;陈静;王大庆;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方案在结肠镜检查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次口服PEG的方案能否在取得良好肠道清洁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行结直肠镜检查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生成的方式患者分为分次组(n=104)及单次组(n=103),分次组肠道准备肠道准备采用PEG-ES分次分剂量服用,单次组采用PEG-ES单次全剂量服用。比较两组患者进镜时间、Boston 肠道准备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scale,BBPS)评分、不良反应。结果分次组进镜时间平均为(12.1±4.6)min,单次组进镜时间平均为(11.9±5.3)min,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77)。分次组BBPS评分平均为(7.4±2.2)min,单次组BBPS评分平均为(6.5±1.9)min,分次组BBPS评分优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P=0.00)。进一步行Ridit分析,结果显示分次组的良、优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9,P=0.02)。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睡眠障碍,分次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腹胀发生率低于单次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5,4.82;P=0.04,0.02)。结论分次服用PEG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肠道清洁效果。

    作者:陆军平;邓少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联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以及化疗方法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64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至2015年确诊收治的。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单纯的CHOP化疗治疗,试验组(32例)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以及化疗方法联合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连续4个周期的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周期内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比例。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方法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试验组90.62%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明显高(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总数等各项指标均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联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以及化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单一的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景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股骨骨折患者压疮预防的预见性护理管理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管理在股骨骨折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248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对其压疮风险实施全面评估和预见性护理管理;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未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的216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前后压疮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压疮发生率0.81%,低于对照组的4.17%;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8.39%,高于对照组的9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管理可减少股骨骨折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科学的评估体系、标准的护理流程和全程督导检查是有效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的关键。

    作者:段伟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口腔HP清除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口腔幽门螺杆菌清除对HP阳性患者的口腔HP阳性率、胃HP根除率、用药安全性和胃HP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同时具有口腔和胃HP感染阳性的216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均为10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序贯疗法联合口腔洁治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和治疗后1个月的口腔HP阳性率和胃HP根除率;随访1年,比较6个月、1年的口腔HP阳性率和胃HP复发率。结果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的口腔HP阳性率为3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3%( P=0.000),而研究组的胃HP根除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 P=0.000);在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的口腔 HP阳性率和胃 HP复发率分别为41.67%和13.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和34.26%(P =0.000,0.001);在治疗后1年,研究组的口腔 HP 阳性率和胃 HP 复发率分别为49.07%和25.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41%和45.37%(P=0.000,0.003);对照组治疗后1年的口腔HP阳性率明显高于治疗后6个月(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腔是HP感染的重要场所,口腔HP清除可以通过避免交叉感染从而降低胃HP清除率以及复发率。

    作者:赵素芳;刘俊;舒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与胰岛素原、真胰岛素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相关激素的改变,寻找针对糖尿病心衰干预靶点。方法 T2DM患者90例、健康对照组35例,将患者按病程和症状分为:新诊断及病程<2年T2DM 患者30例、病程>2年未发临床显性心衰症状和体征的T2DM患者32例、病程>2年且已发临床显性心衰症状和体征的T2DM患者28例、健康对照组35例。测空腹血糖( FPG)、胰岛素( FINS)、真胰岛素( TI)、胰岛素原( PI),注射胰岛素治疗患者测空腹C-肽,测定脑钠素( BNP)及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峰比值( E/A)、舒张早期波e峰/舒张晚期波a峰( e/a)、峰值肺静脉血流收缩期S波/峰值肺静脉舒张早、中期D波(S/D)以判定心脏功能。结果①随着T2DM的进展,BNP明显增高;临床显性心衰组TI及PI与其余各组比较有明显的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T2DM组较健康对照组E/A 、e/a 、S/D、LVEF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T2DM的进展,真胰岛素、胰岛素原分泌水平减少与心肌舒张顺应性减低和收缩力下降成正相关,同时与心衰相关的激素:BNP分泌明显增加,提示胰岛素所介导的葡萄糖心脏低耗氧供能下降,使得心脏的泵功能发生因供能相关的代谢障碍,会影响和加重心衰。

    作者:周广朋;张景岚;李刚;陈旸;陈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翼状胬肉

    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对角膜修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观察组立即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常规包扎术眼。两组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重组人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眼液点眼。观察两组角膜上皮修复情况及角膜刺激症状。结果术后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3.33±0.99)d较对照组(4.80±1.00)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1~5d观察组眼部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可促进角膜创面修复,减轻角膜刺激症状。

    作者:徐哲;李洁;朱华丽;何宇;刘蓓;胥婷婷;杨兰;杨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替格瑞洛联用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

    目的:检测并评价替格瑞洛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与肌病/横纹肌溶解相关的安全性信号,为临床正确的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 HIS)检索某三甲医院2012-10-1日至2015-1-30日使用替格瑞洛的病例,记录可能与替格瑞洛联用他汀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尤其与肌病/横纹肌溶解相关的信息,进行因果关系评价,并采用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版对不良反应(ADR)进行严重程度分级。结果共有28例患者使用替格瑞洛,经SPSS分析,性别、年龄、合并疾病数量对于肌酸激酶升高无显著影响(P>0.05),8例患者肌酸激酶升高可能与联合用药相关。结论替格瑞洛主要与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替格瑞洛与瑞舒伐他汀联用不良反应分析为可疑级,替格瑞洛与阿托伐他汀联用组合为可能级,但两种联合用药对于肌酸激酶升高的风险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这两种相对安全的他汀类药物。

    作者:濮永杰;张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在1861例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诊疗模式。方法采用单病种多学科参与诊疗服务模式对1861例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临床TNM分期,Ⅰ期305例,Ⅱ期590例,Ⅲ期624,IV327例;治疗半年后复查,治愈359例(20.2%),好转1076例(60.6%),未愈235例(13.2%),死亡105例(5.9%),失访86例。结论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模式方便了患者,把控了诊疗质量。

    作者:彭香;林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以凝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儿童鼠药中毒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以凝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病史不清的鼠药中毒患儿的诊治措施,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2010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5例鼠药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结果15例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鼠药中毒患儿,全部确诊并治愈。结论对以凝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病史不清的患儿,应及时送血液做鼠药浓度检测以明确诊断,维生素K1治疗是特效解毒药。

    作者:李蕙;贺钰磊;李丹;史宏;张庆;夏忆;周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电针印堂穴对全麻患者镇静深度的影响

    目的:探索电针印堂穴对全麻患者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甲状腺良性肿瘤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电针刺激穴位组(A组)、电针刺激非穴位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都采用静脉全身麻醉,A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针刺印堂穴得气后使用电针仪进行电针刺激,电针40min后停止电针刺激;B组在诱导前10min针刺印堂上1cm非穴位处,同样使用电针仪进行电针刺激,电针40min后停止电针刺激;C组使用普通全麻。采用Narcortrend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患者镇静深度,记录患者电针前(C1)、电针10min(C2)、20min(C3)、30min(C4)、40min(C5)、停止电针10min(C6)各时点的NT指数、MAP、HR。全研究过程不进行手术。结果 A组与B、C组比较,A组在C3、C4、C5、C6时间点NT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组内在C4、C5时间点N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C两组组间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印堂穴可明显加深静脉全麻患者镇静深度,这种加深效应在电针30min时达到峰值,停止电针后这一镇静作用有一定的后效应。

    作者:张宏伟;陈一丁;唐育民;杜丽;罗江辉;舒进军;张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床旁球囊漂浮电极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对高敏肌钙蛋白的影响

    目的:比较经球囊漂浮电极和普通电极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对心肌细胞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54例需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漂浮电极组(27例)和普通电极组(27例),分别于术前半小时、术后24h,术后72h抽血检测高敏肌钙蛋白(CTNT)、肌红蛋白(MYO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h及72h高敏肌钙蛋白(CTNT)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及72h肌红蛋白(MYO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球囊漂浮电极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较普通电极对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安芳;唐成玥;金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对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作为预测宫颈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的可能性。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4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个体配对的方式选择同期就诊的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因其他原因切除正常宫颈组织的患者为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methylation specific PRC,MCP)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宫颈癌组织及其对应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组织与血浆两者RUNx3启动子甲基化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检出1例(2.5%,1/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在血浆中未检出在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组织标本中检出13例(32.5%,13/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在血浆中检出在10例(25.0%,10/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宫颈癌患者组织标本中检出34例(85.0%,37/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在血浆中检出在29例(72.5%,29/40)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三组患者组织标本中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期、肿瘤大小宫颈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织及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62)。结论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表现和组织RUNx3启动子甲基化表现具有一致性,血浆RUNx3启动子甲基化异常提示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望作为宫颈癌早期预测的生物学标志。

    作者:唐莉菲;陈海伦;杨慧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稀释液对酶活力超线性样本血清ALT、AST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稀释液(纯化水、小牛血清)对酶活力超线性样本血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稀释液、使用不同稀释倍数稀释酶活力线性范围内样本与酶活力超线性范围样本后,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清ALT、AST。结果酶活力线性范围内样本使用纯化水稀释后血清ALT、AST测定结果较真实值偏高,与未稀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活力线性范围内样本使用小牛血清稀释后血清ALT、AST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与未稀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活力超线性范围样本使用纯化水稀释后血清ALT、AST测定结果比使用小牛血清稀释后测定结果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稀释液由于基质效应的不同,对酶活力超线性样本血清ALT、AST测定结果的影响不同;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使用纯化水稀释对血清ALT、AST测定结果的影响越明显;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使用小牛血清稀释对血清ALT、AST测定结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敏;朱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右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右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房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波;曾涛;任王胜;白上林;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