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强;陈志辉;张静涛
目的:探讨牵引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260例,均采用自制坐式悬吊枕颌颈椎角度牵引结合推拿疗法治疗.结果:显效85例占32%,有效29例占12%.结论:牵引结合推拿疗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佳方法之一.
作者:齐永杰;张丽艳;唐梦雨;任普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藏药珍珠七十丸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8年12月对我院30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的12例心肌桥患者,给予藏药珍珠七十丸(珍珠、藏红花、牛黄、檀香、降香、甘草、天竺黄、珊瑚等)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100%,9例心绞痛消失,3例心绞痛减轻.结论:藏药珍珠七十丸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李文华;蔡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祛湿止痛类中药配伍组方再配合手法综合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祛湿解痛汤(羌活、荆芥、防风、川芎、香薷、蔓荆子、丹参等)内服,配合使用手法和中草药烫疗,观察病人头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祛湿解痛汤配合手法综合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较好.
作者:杨吉恒;彭宇;陈敏;王志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中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将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及一般护理;治疗组42例另加中药浴(苦参、蛇床子、威灵仙、白鲜皮、苍术等)及药浴前、中、后护理.结果:经过8周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60.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有效得当的护理措施,使NB-UVB联合中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燕林霞;张金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用头体针相结合,透穴电针疗法TDP照射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126例.结果: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头体针相结合、局部透穴电针疗法、TDP照射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比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贵东;王海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风在不同时辰(时间段)的发病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西安地区八家医院16891例中风病患者,在昼夜发病过程中存在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发现中风的发病,中经络以夜间为主( 子时至寅时为多),中脏腑的也是以夜间(子时至寅时)及上午(卯时至午时)发病相对白天较多.结论: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对发病的高峰时间进行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治疗,以减少中风疾病的发生,为以后更好地预防中风病的发生及其治疗、预后的判断等提供参考.
作者:荣培红;林海;李江英;纪永毅;吕富荣;王玮;马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通过对中药半夏在仲景不同方剂中的配伍应用,探讨半夏之辛味及消痞散结,降逆化痰止呕之功在辛开苦降法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赵松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笔者结合临床,浅析从痰从瘀从虚论治脑梗塞,与同仁共商榷.1 痰瘀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痰浊和瘀血有类似之处,二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同属中医邪毒之类.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痰是机体物质(脂质)代谢过程失控生成并过量积累的各种病理产物,且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新的致病因素.
作者:张亚琴;杨晓峰;邱根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解毒退翳汤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小鼠血清白介素(IL)-1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模型组、解毒退翳汤组.观察治疗3w后小鼠血清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退翳汤组血清IL-12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解毒退翳汤可能通过增强IL-12的表达提高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
作者:孙超;崔逢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对照组40例,采用降压药物及常规治疗.结果:两组高血压并室性早搏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3%,对照组总有效率25%;两组高血压并室性早搏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35%;两组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高血压并室性早搏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国平;张学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抗栓胶囊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对照品线性范围在0.060~0.300μg,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2.4%.结论:此方法灵敏度好,精密度、重现性良好,能有效控制抗栓胶囊的质量.
作者:牟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总结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足跖腱筋膜炎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采用GZ-IIIA型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治疗本病61足.结果:总有效率98.36%.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足跖腱筋膜炎性跟痛时需加强临床护理.
作者:贾桃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散瘀解毒法加味四妙勇安汤(当归、金银花、玄参、太子参、毛冬青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1.1%.结论:治疗本病应从疏通冠脉解决心肌缺血缺氧着手,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作者:周广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介绍复方丹葛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薄层法鉴别丹参酮ⅡA(C19H18O3);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C21H20O9)、丹参中原儿茶醛(C7H6O3)的含量.结论:制备工艺可靠,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能够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宋小地;胡锦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使用冠心舒通胶囊,对照组40例使用精制冠心胶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0.0%与80.0%;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0.0%与40.0%;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0.0%与85.0%;其余各指标疗效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由于例数较少,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舒通胶囊对心绞痛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适用于心血瘀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作者:高红;卢露;郭剑;何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西药治疗Bell's面瘫的疗效.方法:针刺颊车、地苍、翳风等穴.服用强的松,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结果:总有效率96.2%.结论:针刺所选穴位,具有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兴奋神经,改善局部营养代谢,起到良好的调整作用,有利于恢复面部的肌肉及神经功能.早期应用激素可减轻急性期面神经水肿,缓解面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肌注B族维生素及口服ATP可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作者:赵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笔者自2001年3月~2008年2月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之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莘;屈安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建立红丝毛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水合氯醛及水装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根、叶、茎叶显微特征明显,易于观察.结论:方法简便,可用于红丝毛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叶万飞;杨智峰;李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的辨治思路及治疗方案.方法: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在制定治疗乳腺增生症模式时应重视肝肾并治,并强调以调肝为先的重要性.治疗中还应注意补肾,清热散结.
作者:高建军;麻小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红车轴草提取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开发降脂新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饮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实验模型,测定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内皮素,研究红车轴草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车轴草给药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以及血浆AngⅡ和ET水平,可能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有防治作用.
作者:张艳秋;张琴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