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配合西药治疗Bell's面瘫53例

赵宁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穴, 颊车, 翳风, 风池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西药治疗Bell's面瘫的疗效.方法:针刺颊车、地苍、翳风等穴.服用强的松,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结果:总有效率96.2%.结论:针刺所选穴位,具有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兴奋神经,改善局部营养代谢,起到良好的调整作用,有利于恢复面部的肌肉及神经功能.早期应用激素可减轻急性期面神经水肿,缓解面神经受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肌注B族维生素及口服ATP可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髓鞘恢复.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牵引按摩疗法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

    牵引按摩疗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有效疗法,是一个调整椎体内外平衡的过程,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增宽椎间隙,有利于外突组织的复位、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可松解神经根与关节囊的粘连,缓解神经根所受刺激压迫,并改善或恢复钩椎关节与神经根以及椎体后关节等的解剖位置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颈部拔伸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改善或矫正颈椎小关节紊乱,调整椎间孔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利于伸展黄韧带、后纵韧带,改变椎间与硬膜囊和脊髓的空间位置,改善脊柱颈段内平衡.

    作者:张伟;王臻;石小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牵引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60例

    目的:探讨牵引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260例,均采用自制坐式悬吊枕颌颈椎角度牵引结合推拿疗法治疗.结果:显效85例占32%,有效29例占12%.结论:牵引结合推拿疗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佳方法之一.

    作者:齐永杰;张丽艳;唐梦雨;任普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直肠滴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直肠癌30例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直肠滴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各30例均给予动脉灌注化疗,采用西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组同时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20ml、1次/日,连续直肠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7%(P<0.05).结论:本方法对中晚期直肠恶性肿瘤具有缓解控制肿瘤,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白晓娟;罗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4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用潘生丁,治疗组加内服中药解毒消疹汤(黄芩、金银花、连翘、葛根、蒲公英、生石膏、知母等),外敷中药外洗方外洗(野菊花、大青叶、苦参、白鲜皮、蛇床子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结论:本方法具有退热快,皮疹消褪早,病程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乾生;张军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肾衰竭(ARF)是由肾小球滤过率急骤下降导致体内尿素氮和肌酐等代谢物积聚,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现将其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发病原因该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明确其病因,尽早去除致病因素,对提高其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陈氏[1]对65例老年ARF临床分析表明:其主要发病原因是感染,占32%;低血容量位居第二,占23% ;药物中毒,占14%.

    作者:孙岚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32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剂(黄芪、党参、当归、丹参、何首乌等)治疗心绞痛32例.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63%,血脂改善总有效率为84.3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8.75%.提示: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改善血脂及心肌供血.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山楂有机酸部位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目的:验证山楂有机酸部位的助消化功能.方法:通过对肠蠕动,胃肠运动调节的实验研究山楂有机酸部位对消化系统的药效作用.结果:山楂有机酸部位可以促进胃肠运动,并对其有单向调节作用.

    作者:吴建华;孙净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灸综合治疗顽固性面瘫126例

    目的:探讨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用头体针相结合,透穴电针疗法TDP照射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126例.结果:有效率达到100%.结论:头体针相结合、局部透穴电针疗法、TDP照射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比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蒋贵东;王海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栓通与舒血宁联合治疗脑梗死60例

    目的:观察血栓通与舒血宁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12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60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60例血栓通与舒血宁联合应用为治疗组.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栓通与舒血宁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好,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且用药安全.

    作者:崔淑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推拿配合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镜术后病患31例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关节镜术后病患的疗效.方法: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推拿配合训练治疗;对照组26例,按常规方法进行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术前、术后3个月评分分别60.7±3.5分、93.8±9.3分.对照照评分分别为60.6±7.8分、79.6±4.7分.结论:本方法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利于关节功能锻炼和恢复.

    作者:陈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自拟臌胀汤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8例

    目的:观察自拟臌胀汤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药(水蛭、白术、黄芪、三七、紫草等)配合西药人血白蛋白、肝安注射液、利尿剂等治疗肝硬化腹水3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67%.提示:自拟臌胀汤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学彬;海银贵;马宏俊;王双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步长稳心颗粒与阿普唑仑联合治疗更年期心悸失眠36例

    更年期胸闷、心悸、失眠是困扰更年期妇女较为突出的一个疑症.常表现为紧张、心慌、胸闷、心悸、烦躁、潮热部分表现为入睡困难,进而出现焦虑的心理反应,易激惹等诸多症候.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笔者采用稳心颗粒加阿普唑仑治疗本病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林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揉穴捏脊治疗小儿腹泻580例

    目的:观察揉穴捏脊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揉脾俞穴和肾俞穴,捏脊,每天治疗一次.结果:治愈率98%,有效率100%.结论:揉穴捏脊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胡宏超;郭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述情志对免疫及健康的影响

    目的:论述情志对免疫及健康的影响.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不良情志会降低免疫功能,导致疾病发生.而良好的情志则会增强免疫功能,维护机体健康.

    作者:任保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活血通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绞痛40例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活血通脉汤(丹参、降香、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结果:总有效率75%.结论:证实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李耀;郭海宁;祝林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69例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针刺(风池、大椎、颈椎旁穴)配合滚法、指推法等手法治疗颈椎病69例.结果:总有效率95.66%.结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疏筋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冯志庆;曹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藏药珍珠七十丸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12例

    目的:观察藏药珍珠七十丸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8年12月对我院30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的12例心肌桥患者,给予藏药珍珠七十丸(珍珠、藏红花、牛黄、檀香、降香、甘草、天竺黄、珊瑚等)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100%,9例心绞痛消失,3例心绞痛减轻.结论:藏药珍珠七十丸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李文华;蔡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半夏在辛开苦降法中的配伍意义探析

    通过对中药半夏在仲景不同方剂中的配伍应用,探讨半夏之辛味及消痞散结,降逆化痰止呕之功在辛开苦降法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赵松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足跖腱起点筋膜炎性跟痛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足跖腱筋膜炎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采用GZ-IIIA型骨质增生药物电泳治疗仪治疗本病61足.结果:总有效率98.36%.结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足跖腱筋膜炎性跟痛时需加强临床护理.

    作者:贾桃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祛湿解痛汤配合手法综合治疗颈性头痛50例

    目的:观察祛湿止痛类中药配伍组方再配合手法综合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祛湿解痛汤(羌活、荆芥、防风、川芎、香薷、蔓荆子、丹参等)内服,配合使用手法和中草药烫疗,观察病人头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祛湿解痛汤配合手法综合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较好.

    作者:杨吉恒;彭宇;陈敏;王志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