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1例

王兰娣;程炫

关键词:中药治疗, 胸闷, 咳嗽, 呼吸系统, 胸背部, 吸烟史, 症状, 诱因, 胸痛, 消瘦, 咯血, 咯痰, 块状, 活动, 患者, 工人, 发热, 病例
摘要:1 病例患者,刘某,44岁,工人.平素体健,无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等呼吸系统症状,亦无长期吸烟史.于2004年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咳嗽,咯块状黄痰,质地柔韧,以晨起为主,伴有胸闷、胸背部胀满不适,无发热、胸痛、咯血及消瘦等,活动无明显受限.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解毒退翳汤对HSK小鼠血清IL-12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解毒退翳汤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小鼠血清白介素(IL)-1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模型组、解毒退翳汤组.观察治疗3w后小鼠血清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解毒退翳汤组血清IL-12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解毒退翳汤可能通过增强IL-12的表达提高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

    作者:孙超;崔逢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宫颈癌放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宫颈癌病人在放射治疗全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在我科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心里护理、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护理和放射并发症护理的3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中晚期宫颈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例中晚期宫颈癌病人经放射治疗和综合性护理,原发癌灶得到了有效控制,明显减轻了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提高了放疗质量.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保证放疗质量和减轻病人痛苦的重要措施.

    作者:乔秋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复方丹葛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目的:介绍复方丹葛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薄层法鉴别丹参酮ⅡA(C19H18O3);HPLC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C21H20O9)、丹参中原儿茶醛(C7H6O3)的含量.结论:制备工艺可靠,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能够有效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宋小地;胡锦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牵引按摩疗法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

    牵引按摩疗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的有效疗法,是一个调整椎体内外平衡的过程,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增宽椎间隙,有利于外突组织的复位、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可松解神经根与关节囊的粘连,缓解神经根所受刺激压迫,并改善或恢复钩椎关节与神经根以及椎体后关节等的解剖位置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颈部拔伸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改善或矫正颈椎小关节紊乱,调整椎间孔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有利于伸展黄韧带、后纵韧带,改变椎间与硬膜囊和脊髓的空间位置,改善脊柱颈段内平衡.

    作者:张伟;王臻;石小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强骨颗粒对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中NO、IL-6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骨颗粒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去势方法进行造模,8周制成大鼠OP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强骨颗粒组、雌激素组,观察大鼠血清中NO、IL-6及骨生物力学.结果:治疗30 d后, 强骨颗粒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清中NO、降低血清中IL-6含量、改善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结论: 强骨颗粒对OP的疗效机理与升高血清中NO、降低血清中IL-6含量、改善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有关.

    作者:昝强;陈志辉;张静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寒热并用在《伤寒杂病论》组方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张仲景寒热并用方剂配伍规律与经验.方法:研究<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和方剂,整理探寻寒热并用配伍方法与经验.结论:寒热并用是方剂配伍的精华,要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根据病因病机确定是否寒热搭配和药物选择.组方时要熟识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特点,力求恰中病机,相助无过,性味平和,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永学;任小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热毒血瘀型心绞痛45例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散瘀解毒法加味四妙勇安汤(当归、金银花、玄参、太子参、毛冬青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1.1%.结论:治疗本病应从疏通冠脉解决心肌缺血缺氧着手,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作者:周广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遗尿的中医辨证论治浅析

    遗尿俗称尿床,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年的临床工作发现,遗尿患者特点虽不尽相同,但分析归纳后发现,不外有以下几点.1 下元虚冷,肾气不足这一类型以3~5岁儿童多见.病机:肾主水,为先天之本,开窍于二阴,藏真阳而寓元阳,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津液之府,小便乃津液之余,靠肾阳温养气化.如果小儿受寒造成肾阳相对不足、下元虚冷、温化闭藏失职,水道失其制约则发生遗尿.

    作者:何培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含服生姜煎汁联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30例

    目的:评价生姜煎汁联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生姜煎汁联合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代赭石、党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治疗本病30例.结果:经本方法治疗2~6d,平均2.8d达到好转,3.6d达到显效.提示:生姜煎汁联合旋覆代赭汤可以有效治疗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

    作者:黄剑林;张燕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推拿配合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镜术后病患31例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训练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关节镜术后病患的疗效.方法: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推拿配合训练治疗;对照组26例,按常规方法进行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术前、术后3个月评分分别60.7±3.5分、93.8±9.3分.对照照评分分别为60.6±7.8分、79.6±4.7分.结论:本方法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以利于关节功能锻炼和恢复.

    作者:陈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藏药珍珠七十丸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12例

    目的:观察藏药珍珠七十丸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2008年12月对我院30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的12例心肌桥患者,给予藏药珍珠七十丸(珍珠、藏红花、牛黄、檀香、降香、甘草、天竺黄、珊瑚等)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100%,9例心绞痛消失,3例心绞痛减轻.结论:藏药珍珠七十丸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引起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李文华;蔡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参夏舒心饮治疗痰瘀痹阻型心绞痛160例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活血类中药配伍组方治疗痰瘀痹阻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服参夏舒心饮(瓜蒌、人参、薤白、法半夏、白术、丹参、川芎、肉桂等),对照组服复方丹参片.结果:对心绞痛的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中医证候、常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夏舒心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

    作者:雷瑗琳;田惠民;乔会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益心饮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化痰类中药配伍干预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4例冠心病经PCI治疗的病人分为:两组均给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心饮组(黄芪、党参、丹参、降香、赤芍、川芎、五味子、麦冬等),比较两组之间PCI术后的心绞痛、临床再狭窄和造影再狭窄发生人数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和临床再狭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造影再狭窄发生人数治疗组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饮对PCI术后再狭窄有预防作用.

    作者:龙卫平;杨坚毅;何汉康;陈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七厘散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2例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类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七厘散加减(血竭、儿茶、木香、青皮、陈皮、细辛、乳香、没药、红花等)治疗本病32例.结果:总有效率97%,在减轻疼痛,改善麻木、酸胀、睡眠等方面效果明显.结论:七厘散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朝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安宫汤治疗更年期子宫出血55例

    目的:观察滋肾、止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更年期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采用安宫汤(熟地黄、山药、山萸肉、阿胶、仙鹤草等)内服;对照组55例,服用宫血宁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安宫汤治疗更年期子宫出血具有滋阴养阴,固冲止血的功效.

    作者:韩丽娟;张敏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益气养血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益气养血口服液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鉴别的方法对益气养血口服液中的黄芪、陈皮、当归、麦冬进行薄层鉴别研究.结果:样品中均检出黄芪中的黄芪甲苷、陈皮、当归中的阿魏酸和麦冬,表明方法稳定、可靠.

    作者:田继义;罗红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膏剂外敷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32例

    目的:观察中药膏剂外敷对湿热瘀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中药膏剂(虎杖、生大黄、黄柏、天花粉、车前草、牛膝、生半夏、冰片等)外敷,对照组予口服西药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钾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疼痛均有明显疗效,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9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外敷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方面有明显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锡玮;胡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湿盛型腹泻120例

    目的:观察补脾除湿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七味白术散(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藿香、木香、葛根等)随症加减.结果:总有效率94.17%.结论: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具有健脾化湿止泻的作用.

    作者:刘双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40例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的患者按随机法分为针刺组40例,服用艾司唑仑对照组40例,连续治疗8周.结果:两组均对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有所改善,但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金锦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实脾饮加味治疗顽固性泄泻56例

    目的:观察应用温脾暖肾,行滞化湿法治疗顽固性泄泻的疗效.方法:采用实脾饮(制附片、干姜、厚朴、白术、木瓜、草果仁、大腹子等)治疗56例,并与服用四神丸治疗3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对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脾饮加味治疗顽固性泄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何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