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6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

魏茂刚;刘丽华;魏海龙;范惠明;罗林城;李凡敏;廖冰;陈丹;何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影响因素, Cox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 N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我院2007至2013年住院确诊为NSCLC病历资料完整的86例患者预后影响指标. 结果 单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分期、ZPS评分、手术、化疗共6项指标显著;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越低患者预后越差(P=0. 009),肿瘤分期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 005),ZPS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 014). 结论 对NSCLC预后有独立影响的指标有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患者ZPS评分.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不同吸附剂对百草枯的吸附作用

    目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体外不同吸附剂在不同时间对百草枯的吸附作用,为临床治疗百草枯中毒洗胃液种类的选择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实验组为:4%碳酸氢钠、50%乙醇、30%泥浆、30%泥浆(煮沸)、30%活性炭,对照组为清水. 将600mg/L百草枯分别加入以上各组中混匀后沉淀,分别于10min、30min、1h取上清液离心,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百草枯浓度. 结果 各实验组吸附剂对百草枯均有吸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0min时测上清液中百草枯含量:清水>50%乙醇>30%泥浆、30%泥浆(煮沸) >4%碳酸氢钠、30%活性炭.30min、1h时测上清液中百草枯含量:清水>50%乙醇>4%碳酸氢钠>30%泥浆、30%泥浆(煮沸)、30%活性炭. 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清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乙醇组:10min与3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0min与1h、30min与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余实验组:30min与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0min与1h、10min与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实验所用吸附剂对百草枯均有吸附作用,30%泥浆、30%泥浆(煮沸)、30%活性炭吸附效果佳. 随吸附剂与百草枯作用时间延长,吸附效果更佳.

    作者:景莉;袁凯锋;张昊;韩丽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血浆灌流联合血浆置换,观察组在此的基础上再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TBil、PT、TC、产科及内科并发症、母婴结局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而ATPP、ALB、FP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浆灌流联合胆红素吸附治疗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效果值得肯定,可有效改善肝功及凝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胡蓉;康信通;曾义岚;王丽;曾丽;杨启;张琼;陈治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小板数量对血浆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影响,提高检测质量,保证聚集率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方法 收集211例健康人静脉全血标本,离心获取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PRP)和乏血小板血浆( platelet-poor plas-ma,PPP) ,将PRP用自身PPP梯度稀释后获取不同血小板浓度的PRP检测样本,并确认PRP血浆中血小板浓度;利用血浆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讨论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在二磷酸腺苷( a 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 arachidonic acid,AA)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均在实验室设定参考范围之内,随着血小板浓度的降低,聚集率显著下降(P<0. 05);当浓度降低至<95 ×109∕L时,聚集率检测结果低于既定参考范围;血小板90~350 × 109∕L与聚集率呈正相关(rAA =0. 67,rADP =0. 69),其他浓度组与聚集率无相关性. 结论 血小板浓度对聚集率有影响,聚集率测定应在浓度为95 × 10 9∕L以上时测定,浓度与聚集率正相关,能准确反映聚集率.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左心耳封堵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总结左心耳封堵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心内科介入中心行全身麻醉下左心耳封堵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管理资料. 结果 共行左心耳封堵手术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69. 8 ± 11. 9)岁;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脑卒中10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冠心病7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5例,合并肺心病4例. 麻醉均采用全凭静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时间(85 ± 12. 2) min,术毕患者清醒时间(9 ± 2. 5)min. 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例,无麻醉相关并发症. 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估、严密的术中监测联合优秀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物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避免术中体动是左心耳封堵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

    作者:范丹;居金龙;徐广民;曾杰;黄建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以及治疗特点. 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的急性肠梗阻且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一般情况、病因、手术方式、结局. 结果 入组64例,肿瘤患者25例,占39. 06%;据不同病因行相应手术,其中50例治愈,占78. 13%,14例发生并发症占21. 88%. 术后1个月内死亡8人,死亡率12. 50%. 结论 恰当的术前评估、适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帆;赵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先心病封堵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先心病封堵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拟行介入封堵术的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 K组)和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组( KD组). 两组均采用不插管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的方式进行;两组均先用氯胺酮1mg/kg诱导,然后以10~30μg/( kg·min)速率维持;KD组则复合右美托咪定给药,先按0. 2~0. 5μg/kg给予一个负荷剂量,然后再以0. 05~0. 1μg/( kg·h)进行持续泵注.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后、手术开始后3min、5min、10min、20min各时点的HR、MAP、SpO2 数值;同时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的总用量(T1)、体动发生率(T2)、呼吸抑制发生率(T3)、苏醒期躁动发生率(T4)、谵妄的发生率(T5)和手术时间(T6). 结果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种类、ASA分级、NYHA分级方面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与K相比, KD组手术开始后的心率、血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组内比较无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KD组的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P<0. 05),但对呼吸的抑制却不明显,在面罩吸氧状态下均能保持SPO2在95% ~100%之间;与K组相比,KD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和谵妄的发生率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另外,在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KD组氯胺酮的总用量则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先心病封堵术中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雪刚;郭雄;汤荣兴;王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鼻内镜辅助U型管置入治疗儿童泪小管断裂8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U型管植入治疗儿童泪小管断裂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儿童泪小管断裂88例患者,采用在鼻内窥镜下U形植入泪道引流管吻合泪小管断端,留置引流管3~6月,拔管3~9个月随访观察疗效. 结果 85 例( 96. 6%)泪小管断裂吻合成功,泪道冲洗通畅,拔管顺利,无溢泪. 3 例(3. 4%)冲洗不通畅,经激光成形再次装管后冲洗通畅. 所有儿童及家属对外观满意,舒适度良好. 结论 鼻内窥镜下双头U环形植入泪道引流管治疗儿童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少医源性损伤,不影响患者的外观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娟娟;李满;文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及向药厂索取资料,全面收集依达拉奉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 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终纳入12个已完成的随机对照试验,共778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常规治疗可降低患者3月不良结局的发生[OR=0. 42, 95%CI(0. 28, 0. 6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联合常规治疗可减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OR=0. 38, 95%CI(0. 24, 0. 62)]及继发脑梗死[OR=0. 30, 95%CI(0. 15, 0. 59)]. 但纳入系统评价的临床试验均未描述随机分组的具体方法,分配隐藏情况不清楚,未报道盲法方案,故在选择、实施和测量等各阶段产生偏倚的可能性大,对本系统评价的结果应持谨慎态度. 纳入的12个试验中5个试验报告了用依达拉奉相关不良反应,常见为肝功能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短期及长期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但现有研究的质量较低,未来研究应克服现有研究的不足,尤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随机分配方法、充分隐藏分配方案、盲法评估结局和使用安慰剂对照.

    作者:李洁;张萍;易兴阳;王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初产对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并妊娠期糖尿病( GDM )的高龄初产对孕妇妊娠及其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219 例合并GDM的初产妇,按年龄分成两组:≥35岁为高龄组,20~34岁为适龄组. 对妊娠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与适龄组比较,高龄组患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及内科疾病的风险增加, OR值分别为3. 05 [ 95%CI (1. 04,8. 97)]、4. 87[95%CI(2. 21,10. 37)],且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及早产风险显著性增加,OR值分别为4. 21 [95%CI(1. 13,15. 76]、3. 34[95%CI(1. 15,9. 72)]. 两组之间前置胎盘、胎位异常、足月胎膜早破(PROM)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比较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及择期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与适龄组比较,高龄组阴道分娩率降低,而择期剖宫产率升高,OR 值分别为 0.20[95%CI(0.11,0.37)]、8.60[95%CI(4.45, 16. 61)]. 两组之间阴道助产及急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新生儿情况比较,两组均无胎儿畸形及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早产儿均为适龄儿无低体重者. 足月儿新生儿体重情况及产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合并GDM的高龄初产母儿并发症高,对推迟妊娠的女性应加强妊娠督导.

    作者:杨莉;田杰;王跃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血行途径肝转移瘤CT征象的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血行途径肝转移瘤的CT征象和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及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66例肝转移瘤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 其中肝动脉来源27例,门静脉来源39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40~80岁. 对两组不同来源肝转移瘤的CT特征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两组不同来源肝转移瘤在钙化征象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肝转移瘤的血供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钙化常见于门静脉来源的肝转移瘤,此征象对确定原发瘤的来源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肝转移瘤供血方式及血供丰富与否与转移瘤的血行途径无显著相关性. 肿瘤供血方式与原发瘤的生物学特性相关.

    作者:匡敏;谢明国;邬颖华;胡小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式的选择分析

    目的 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疗效.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大于60岁共72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空心钉、动力髋螺钉( 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等方法内固定,进行术中术后随访,对比三组骨折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 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本组术后随访6~50个月. 三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有8例内固定失效,占总患者数11. 11%,其中空心钉3例,DHS 3例,PFNA 2例. 结论 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病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在C臂下闭合牵引复位PFNA内固定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俊;蔡礼涛;任洋良;王艇;徐辉;罗家龙;谢广文;周强;代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eutz-Jeghers综合征诊治1例报道

    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临床罕见或少见病,2010年我院诊治1 例,现对本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临床罕见或少见病,2010年我院诊治1 例,现对本病例的诊治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农民,已婚. 因反复左下腹痛2月于2010年10月9日入院. 2月前患者不明诱因的左下腹隐痛、钝痛,或阵发性发作,无放射性,伴有恶心,便秘,4~5 d 1次大便,无粘液及血便.

    作者:余剑平;曾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思考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手术入路、操作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研究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手术成功率及残石率. 结果 术前患者通过彩色B超和/或CT、MRCP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术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3. 5h. 其中经胆总管探查取石20例,胆囊颈管探查3例,放置T管17例,1期缝合3例,胆囊颈管结扎3例;术中取出结石数目>6枚者5例,3~6枚者6例,3枚以下者12例;结石直径为0 . 5~1. 2 cm;住院时间5~14 d. 术后无胆瘘及腹膜炎等并发症出现,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1例通过EST取石成功,1例通过T管取石成功. 结论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但是基层医院仍需要沿学习曲线加强学习.

    作者:赖景奎;刘兴东;曾鹏;杨波;刘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锶89治疗转移性椎体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放射性粒子碘125 ( I 125 )植入配合锶89核素( Sr 89 )内照射治疗转移性椎体肿瘤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以68例诊断明确的转移性椎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I 125粒子植入治疗,其余34位联合组患者接受I 125粒子植入联合Sr 89内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疼痛评分、病灶大小以及生存时间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I125粒子植入联合Sr89内照射治疗转移性椎体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玉;吴超群;代洪玉;李萍;余娟;王卓敏;钟国成;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口腔炎合剂急性毒性和免疫功能影响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口腔炎合剂的急性毒性,同时研究口腔炎合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受试药以大浓度,大灌胃体积经口给予小鼠,测其经口给药的大耐受量;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口腔炎合剂按低、高剂量组灌胃,连续14d. 称体重、胸腺重和肝脾重,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炭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大浓度、大灌胃体积下灌胃给予小鼠,动物无死亡,受试药小鼠大给药量相当于成人常用量的168倍. 口腔炎合剂高剂量组能提高该模型小鼠的脾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廓清指数K和校正吞噬指数α(P<0. 05);口腔炎合剂低剂量组对该模型小鼠炭粒廓清指数K、校正吞噬指数α无明显影响(P>0. 05). 结论 口腔炎合剂在常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的. 口腔炎合剂高剂量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袁晓燕;陈彦清;郭江;兰玉平;张月辉;冉红兵;黎晓兰;刘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肠外瘘治疗进展

    肠外瘘是腹部手术、创伤或感染等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腔内继发感染出现腹膜炎,腹腔内肠道消化液或脓液向腹壁切口或引流口穿破,形成排出脓液、消化液或气体的肠管与体表通道的病理性改变. 肠外瘘是外科常见一种严重并发症,既往死亡率高达50% ~60%,目前死亡率仍然高达6. 2% ~17%,同时术后并发症是感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等,患者痛苦大,费用高,住院时间长,是外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1]. 因此对其国内外治疗进展进行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外科新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如损伤控制外科和快速康复外科在肠外瘘临床实践中的运用,肠外瘘救治方式也不断更新. 本综述主要集中回顾肠外瘘在新理论运用及重要治疗进展.

    作者:贺佳玉;刘兴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内镜成像技术判断表浅食管鳞癌浸润深度的进展

    表浅食管鳞癌( superficia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ESCC)是指癌组织局限于食管黏膜及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应用内镜下微创技术治疗表浅食管鳞癌,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术后5年生存率无差异,但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降低围手术期手术相关病死率[1]. SESCC 从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以下类型:上皮内癌和(或)黏膜内癌仅浸润固有膜表层为m1 ,癌组织浸润固有膜中层为m2 ,癌组织浸润固有膜深层或黏膜肌层为m3 ,癌组织浸润黏膜下层上1/3为sm1 ,浸润黏膜下层中1/3 为sm2 ,浸润黏膜下层下1/3 为sm3 [2]. 根据日本指南,局限于食管黏膜上皮层( epithelium,EP)和黏膜固有层( lamina pro-pria mucosa,LPM)的食管鳞癌是内镜治疗的绝对适应证[3]. 因此,判断SESCC 的浸润深度,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天娇;陈薇;罗斌阳;甘涛;杨锦林;王一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栓弹力图对脓毒血症病程鉴别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脓毒血症病程中血栓弹力图( Thrombelastograph,TEG)参数的差异,探讨血栓弹力图对脓毒血症病程严重程度的鉴别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脓毒血症致死的患者病程变化,以临床诊断和APACHEII系统为分组依据,检测28例脓毒血症患者在脓毒血症各个典型病期的TEG的变化,统计脓毒血症早期( a组)、严重脓毒血症( b组)、脓毒血症休克(c组)、多器官功能衰竭(d组)中R(reaction time)、K(coagulation time)、α(alpha angle)、MA(maximum ampli-tude)的差异,量化分析TEG与APACHEII评分的关系,评价TEG参数对脓毒血症病程的鉴别价值. 结果 脓毒血症病程发展不同时期的APACHEII评分差异明显,脓毒血症严重程度与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r=0. 662,P<0. 01);不同病情程度的脓毒血症,TEG参数R、K、α、MA有明显区别. 根据病程与TEG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R和MA与脓毒学症的病程存在相关性,而K和α仅在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现前存在差异. 结论 TEG参数在脓毒血症病程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病程相关性,预示了TEG对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具有鉴别能力,同时提示脓毒血症发展与凝血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周春;周莉;谢润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口腔修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口腔修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并确立以提高口腔修复科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现场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完成情况,分析并归纳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对品管圈前后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后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修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由活动前的51. 42%逐步提高到77%,洗手合格率由75. 7%上升到90. 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修复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的持续改进管理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手卫生现状.

    作者:刘朝晖;张陶;林映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我管理在功能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自我管理在生物反馈治疗结合家庭训练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和健康行为自我管理,以方便抽样法对门诊100例FC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FC患者自我管理分为(59. 97 ± 14. 85),其中11例表现出(11%)表现出高水平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便秘症状积分呈负相关(P<0. 01). 结论 在护理干预中,应重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使其树立治疗信心并维持良好健康行为,养成良好排便习惯,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宋月琼;刘瑜钰;戴靓;肖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