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素蓉;廖垚;周筱秋;王晋;胥云霞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奥美拉唑)45例和B组(替普瑞酮)45例两个治疗组,连续治疗2个月.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的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对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7.8%,奥美拉唑改善临床症状优于替普瑞酮(P<0.05).奥美拉唑胃镜检查和组织学病理检查的有效率分别为40.0%、44.4%,替普瑞酮分别为48.9%、51.1%,替普瑞酮对胃粘膜炎症的改善情况优于奥美拉唑(P<0.05).结论 与奥美拉唑相比,替普瑞酮缓解临床症状效果较差,但对于病理组织状况改善效果较好.
作者:吴冀川;龙恩武;陈子洋;季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的穿刺针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时患者疼痛程度之间有无差别.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3年3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的1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3种不同直径的穿刺活检针进行甲状腺穿刺,采用主诉疼痛分级法(VRT)和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两种痛觉分级方法让患者对术中和术后当日的疼痛感觉进行评估.采用x2检验的等级相关分析和线性趋势检验,分析受试者疼痛程度与穿刺针型号之间的关系.结果 VRT评估3种直径活检针穿刺疼痛程度0~1级,3组患者之间疼痛程度没有差别,不同性别之间也没有差异.NRS评估3种直径活检针穿刺疼痛程度0~3级,3组之间疼痛程度没有差别,疼痛程度与活检针直径没有关系.结论 使用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进行甲状腺穿刺,患者的疼痛程度之间没有差异,应根据患者结节的性质选择适宜的穿刺针.
作者:程莹;邢军;艾智华;万勇;游志清;郭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奎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奋乃静)和观察组(奎硫平),每组各30例,根据症状量表(PANSS)评分标准,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显效率比较(70.0% vs 66.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26.7% vs 5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奎硫平与奋乃静的疗效相当,但是奎硫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作者:向汉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心脏术后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验证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抑酸和手术治疗的应激性溃疡患者.结果 保守治疗15例,治愈13例,死亡2例;手术治愈3例.结论 心脏手术后应激性溃疡治疗与抑酸药物及手术干预有关.
作者:熊伟;袁强;王继相;余恺;许果;白上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别行CTC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比较二者的一致性.结果 CTCA对1~3级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较好,但对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欠佳.CTCA显示管径≥2rnm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灵敏度为88.78%,特异度为96.05%;阳性预测值为82.86%,阴性预测值97.55%,假阳性率为17.14%,假阴性率为2.45%,准确率为92.96%.CTCA和SC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31).结论 CTCA是一种快速、无创和可靠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与SCA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常规筛查,但必要时仍需行SCA检查,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作者:甘锐;余文艺;兰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一次性血透护理包在临床使用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50例,采用一次性血透护理包进行上下机操作;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上下机操作.比较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以及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使用一次性血透护理包的操作时间少于传统方法(P<0.05),护士满意度高于传统方法(P<0.05).结论 使用一次性血透护理包在减少交叉感染的基础上可节约操作时间,提高护士满意度,并且能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林;严雪萍;石梅;刁永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行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闭孔神经阻滞组(U组,30例),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闭孔神经阻滞组(U+S组,30例).观察闭孔神经阻滞后5、10、15 min后内收肌收缩情况,记录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操作时间,麻醉相关时间,穿刺次数,15min时阻滞成功率.结果 U+S组与U组相比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没有明显差异(7.7vs6.4min,P=0.232),U+S组操作时间比S组长(3.1vs1.7min,P<0.001),麻醉相关时间两组无差异(U+S组9.8min,S组8.6min,P=0.68),穿刺次数两组无差异(U+S组2.4min,S组2.1min,P=0.28),15min时U+S组与U组相比阻滞成功率高(100%比80%,P=0.04).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行闭孔神经阻滞功率高,可以安全、有效的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闭孔神经反射.
作者:欧阳胜;刘群;颜渊;蒋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行植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用导管溶栓术进行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均成功导入溶栓导管,疗效明显.回收滤器32例,捕获血栓28例.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致死性肺栓塞.结论 与传统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比较,导管溶栓术治疗不仅临床操作简单,快速有效,并发症少,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后遗症发生的概率.
作者:钟武;赖雪;陈睦虎;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CT资料.结果 良性甲状腺结节形态规则20例、边缘清晰21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环形强化1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22例、边缘模糊23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强化残圈征”11例和“蟹足状强化”1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6.96%、阴性预测值77.78%、假阳性率为13.04%、假阴性率为22.22%和准确率为82.00%.甲状腺良性结节BF、MTT与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V、PS和TTP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性质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荣华;姚尉;李成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 价支气管镜检查和(或)治疗咯血患者价值及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咯血患者,经支气管镜下治疗前病因明确患者85例,给予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后给予冰去甲肾上腺素1ml+血凝酶1KU局部喷洒治疗.经支气管镜下检查及治疗前病因不明确患者42例,先行活检及刷检检查,后给予止血治疗(止血方法同上).结果 127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和(或)治疗后,病因明确患者104例,止血治疗有效者100例(96.2%).病因未明确者23例,止血有效患者19例(82.6%);4例患者止血治疗无效,其中出现大咯血2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1例.支气管镜下治疗前85例病因明确患者镜下止血治疗有效者83例,有效率97.6%;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前42例病因不明确患者,镜下止血有效者36例,有效率8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咯血患者支气管镜检查能够较好的明确病因,支气管镜下治疗咯血疗效好,病因明确者疗效更佳,病因不明确咯血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存在高风险.
作者:罗世林;周江;张仕国;毛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及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86例儿童肥大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前后相关症状、睡眠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打鼾症状和其他并发症的好转率达到83.6%~100%.患儿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惊醒等症状消失,伴发的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明显好转.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部分切除及腺样体吸切术既能明显改善儿童OSAHS患者的临床症状,又可保留原有扁桃体的生理功能,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管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122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实施出院后的延续护理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法 建立以腹膜透析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针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对122例出院后的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采取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平台、家庭随访、肾友会的一系列形式开展出院后延续护理.结果 经2年零4个月的实践,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有效降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提高了护士的腹膜透析专科知识,加强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显著激发了腹透患者的积极情绪.结论 延续护理服务为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了持续的护理服务,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降低了其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医疗团队中的地位.
作者:田峰;王莉;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前瞻性研究应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观察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科完成的LC患者总共76例.其中有6例因合并胆总管结石复杂胆管结石,4例术中转开放而退出观察.观察剩余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剩余66例有25例术后使用芬太尼PCIA为观察组(n=25),41例未使用或仅肌肉注射哌替啶注射液镇痛为对照组(n=41).两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分别为(3.3±1.2 vs 3.7±1.6)(P>0.05);观察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止吐药物应用率、坐起时眩晕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2% vs26.8% (P<0.05),40% vs 17.1%(P<0.05);40% vs 12.2%(P<0.01).观察组手术当晚肛门排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6% vs 85.4% (P<0.05);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LC术后应用芬太尼PCIA的镇痛效果与不用相比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由于其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规应用PCIA进行LC术后镇痛的必要性还有待商榷.
作者:李锡霞;何俊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ACC/AHA分期与心功能指标及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4例,按ACC/AHA心衰进展分为A、B、C、D四组,健康体检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UA水平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心衰患者血UA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其水平在心衰各亚组随心衰进展分期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心衰分期的患者UA与LVEF呈负相关(r=-0.236,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362,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随着心衰进展分期的增加而升高,与LVEF呈负相关,LVEDD呈正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心衰分期状态,可应用于临床评价心功能.
作者:丁光明;董天宏;胡桂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血透中心治疗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在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卫生宣教等方面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2006年4月至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HBV标志物阳性患者、HCV标志物阳性患者、梅毒螺旋体(TRUST)阳性患者的护理管理要点.结果 59例在我院至少透析1年以上的阳性患者,均未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所有医护人员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 严格执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超;李亚娟;郭从俊;冉梦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科学诊断新生儿窒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转归,轻度窒息108例,重度窒息13例,剖宫产60例,经阴道分娩61例,其中产钳助产8例.结果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母亲因素:母亲有妊娠并发症49例(40.5%);分娩因素:①羊水胎粪污染51例(42.15%);②胎儿宫内窘迫20例(16.5%);③胎膜早破20例(16.5%);④胎盘异常(前置、早剥、老化)13例(10.74%);⑤单纯脐带异常(绕颈、过短、过长、打结等)11例(9.1%);⑥产程异常5例(4.13%).所有患儿出生后均进行新生儿复苏,球囊正压通气占72.72%,气管插管占11.57%(配合胸外心脏按压占7.44%),用肾上腺素占6.6%,生理盐水扩容占1.65%.行nCPAP 46例占38%,机械通气占4.96%.治愈出院63例,好转出院51例,病情加重转院3例,病情好转转院2例,死亡2例(其中1例放弃抢救死亡).结论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很多,121例新生儿窒息中产前产时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必须加强围产期的保健,严格定期产前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有效的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的通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窒息复苏要强调黄金60s.在积极复苏成功后,应及时转入新生儿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需复苏的新生儿不一定是窒息,而处于抑制状态或缺乏活力的新生儿必须马上规范复苏,科学认识新生儿窒息诊断,Apgar评分不能用来指导复苏.
作者:幸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时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回顾我科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因碎石不当引起并发症26例,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碎石过程中通道丢失无法继续碎石者4例,碎石时损伤肾脏导致出血无法继续手术者12例,导致肾实质穿孔者10例,予以术中中转或改二期手术.结论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需根据结石情况及肾脏情况调整碎石技巧,并注意安全导丝的应用.
作者:李健;王海峰;赖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拟验证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 ransversus abdominal plane,TAP)阻滞在剖宫产全麻后的镇痛疗效.方法 实施全麻剖宫产并且愿意接受术后镇痛的产妇40例,分为TAP+PCIA(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组与单纯PCIA组.胎儿娩出后均接静脉电子镇痛泵.在手术结束后实施超声引导下TAP.观察并记录48 h内各随访时点的NRS(运动与静息时),镇痛泵使用时间,按压次数(D1),实际进入次数(D 2),产妇满意度评分.镇痛相关并发症:呕吐,瘙痒,嗜睡.结果 TAP+ PCIA组在术后24h内的时间点的NRS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5),而24h后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镇痛泵使用时间TAP+ PCIA组长于PCIA组(P<0.05),而D1/D2低于PCIA组(P<0.05),产妇满意度两组近似(P>0.05).两组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可以产生较单纯静脉镇痛更为良好的产科术后镇痛.
作者:郑珈琳;罗世忠;郭昌立;张玲;钟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用于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疗效,探讨卡前列素使用的适应症和佳使用时间.方法 对使用卡前列素治疗的87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来用卡前列素的产后出血病例87例作为对照.结果 卡前列素组87名患者中,69例疗效显著,14例有效,总有效率达95.4%,无效4例,2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显效快的特点,但注意应在出血的早期应用.
作者:张永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间断鼻胃管喂养,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喂养耐受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开始增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改善胃肠道功能,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翔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